|
<FONT size=3><FONT color=red>首先想说的一句是:考研,它是个系统工程,不是一“件”事情。</FONT><BR>——现在讨论一些具体的问题还为时过早,所以先说说前期的一些事情。<BR><BR><FONT color=blue>[动机</FONT>]<BR>——考研的动机用五花八门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但是既然你选择了这条路,不管动机是什么,那么,就要一直走下去。不管是为学习,为工作,或者说是为爱情,既然你有了这个动机,那就说明你对这个问题还是很重视的,<FONT color=blue>俺认为,人这一辈子,做不了几件能如考研这样也许能改变自己命运的事情</FONT>,好好的珍惜这个机会,各位。<BR>——即使后来失去了这个动机——或者动力,那还要坚持下去,工程开始了,就继续下去,不需要其他理由——因为已经开始。这样,我们可以锻炼自己,锻炼自己认真去做一件事情的能力,这就是为什么考研的过程常常比结果还重要的原因。考过研人,不管考上与否,在日后的生活中,再面对一些事情的时候,那感觉肯定比其他人来的熟悉,自然的就走过去了——考研时那么痛苦我都闯过来了,现在怕什么!<BR><BR><FONT color=blue>[准备]</FONT>——心理准备——一颗红心,两手准备,考研很重要,但是还有很多事情同样重要,比如工作。考研要面对的是:苦、累、诱惑等等,苦累不必说,诱惑就是不考研的日子,你瞅瞅大四不考研的XDJM,那个轻松啊,舒服啊,自由啊,苦和累的时候,这种诱惑是非常大的,那时常常有人玩笑对我说:TMD,活的好好的,干吗要考研啊。都说考研有3关:开学时,找工作时,考前,想想蛮有道理,尤其是找工作的时候,那种诱惑确实大,至于考前,以前坛子上的一篇“2004年的最后一天,我放弃了考研”,颇让人感慨的。 <BR>——要把考研看成一件快乐的事情,真的,这种生活的确很快乐,你看啊:充实,紧张,刺激,有着无数别人无法体会的感觉,心情的每一次起伏,事后都会给你带来莫大的收益,这些收益,对各位日后的生活,将起到很好的作用,以一个良好的心态过来的,最后会明白很多别人无法体会和感受的东西——让你终生受用——这也算一种不可能每个人都有的资本。<BR>——行动准备——买书啊,呵呵,公共课的,英语,大家说的都很多,历年改动不大,05年的书你们可以用的,在此不赘述。数学也差不多,政治,看<FONT color=blue>最新版本的两课教材</FONT>就可以了,找一本05的大纲,知道大概怎么看,看什么内容,看时注重理解,尤其是哲学和政治经济学,记忆是后面的事情。<BR>——其他要处理好一些可能给你的考研造成干扰的事情,保证这一年不会出现特别大的影响情绪的事情——当然,不可抗力造成的除外,这一年属于“闭门造车”的模式,不要让一些无谓的事情干扰你的学习。现在就要练“坐下来”的工夫,能保证自己能坐那里一天吗?试试看,保证大部分人坐一个小时就屁股痒了。不要在意其他的一些事情,这一年只属于你自己,真正的朋友什么的只会支持你,你不用担心从朋友间或者一个圈子里“失踪”是不好的事情。然后,最好向本校的考过研的咨询一下,坚持到最后的,他们会给你好多指导,因为本校的情况——各个方面情况,学习上的以及生活上的,他们最清楚。另外,考研的“后勤”方面同样要重视,建议在这个时候,用一切努力和关系,混一个阅览室管理员的座位,不用占座啊,这个视各地情况了,我们这里教室有课多,只有阅览室天天开放——挤啊。<BR><BR><FONT color=blue>[战友]</FONT>——俺个人认为,最好找几个一起来(当然喜欢自己学的不用),考研气氛也很重要,几个人互相鼓励,帮助,相信在座的各位肯定很久没有尝试<BR>过几个人一起“背书包上学“的感觉了,那么,从现在开始吧,重温一下童年的感觉。其实关键是学习上的一些问题,要是讨论过的,印象非常的深,大家互相交流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考研生活的喜怒哀乐有人一起分享,将给你的“痛苦”生活带来很大的调节。想想,几个人每天结伴而行,共同努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多么快乐啊。<BR><BR><FONT color=blue>[导师&专业课]</FONT>——这个问题争论比较多,目前一些好的高校还是比较公开透明的,比较公平,而其他的,确实存在“猫腻”,有朋友认为这不公平,然而社会主义中国,存在这样的事情是合情合理的,我们都是20多的人了,不应该为这样的事情而过于愤怒。所以说,如果你有能力见到导师,建立联系,那就去见见。没有条件的,也没必要费周折去折腾这个事情,用心学习就是了。专业课方面,最好你报考学校能有你的朋友之类的,会给你很大帮助。历年考试资料,好的学校会有一些公开提供的,我就见过中国政法大学把历年试题都汇编成书,向考生提供。所以说,他们单位的网站你要常去看看,留意他们在这方面的服务,或者给他们打电话咨询相关情况。报考单位没有提供的,现在也有好多网站在卖,一般5元/份,不算贵,大家去网上搜索一下,我就不推荐了(托啊,呵呵),实在找不到的,去一些考研网站的学校分坛看看,如**考研站——**大学,里面有人卖试题的,可以联系他们购买。专业课的教材可以按照04年指定的来看,一般而言,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即使变化了,知识点也不会变多大。<BR><BR><FONT color=blue>[公共课]</FONT>——公共课的复习是起步阶段的主要任务,大家可根据各自情况,拿自己薄弱的先开刀,在这里提示一点,千万不要以为自己某一科学的很好,放一放,到后阶段看。这样做带来的恶果就是,到后来了,发现自己“擅长”的那一科还有很多没看,结果拉了后腿。公共课复习要有重点,但绝不能顾此失彼。上面已经说了,政治的看新的两课教材应该可以了,等新大纲出来了,再挑选相应的辅导书,不迟。总的来说,这半年,以基础为主,理解为主,进入并适应状态为主,千万不要搞的自己太紧张太疲劳,而误了后来的学习。<BR><BR><FONT color=blue>[辅导班]</FONT>——这个问题比较“敏感”了,商业因素过于集中,搞的大家比较郁闷,现在有些辅导班已经开始暑假培训了,如果你的基础比较差,基础班还是可以听听的,自己看总不如有人指导一下,基础不错或者自己复习可以的,听听串讲班,把课程的系统结构建立起来,也还不错。至于最后的点题班,呵呵,大家看看近几年的试题,心中应该有数,千万不要被商业宣传迷惑,最好的办法是以不变应万变,什么辅导班都不如自己学的扎实重要,各科目现在都回归基础了,基本功练好这才最重要,把宝押在最后所谓的“押题”,吃亏的不会是别人的。现在,一些学校还搞了一些内部的专业课辅导班(这些一般在后期了),如果能搞到这些班的资料,那真是你的福气,所以前面说的,最好能有报考学校的朋友的重要性就在这里,同样,一些名校是禁止搞这样的辅导班的,如果没有,你也不要失望,那说明大家很公平。<BR><BR><BR><FONT color=blue>[辅导书]</FONT>——书很快就要出来了,到时候估计基本上是满天飞,资料的选择也很重要,因为现在出版市场是乱的一团糟,需要你擦亮眼睛去寻找。数学和英语你现在可以用05年的,很多书你都可以用,它不象政治,有个时效性在里面,政治历年大纲变化相对稍多。做题什么的不要怕被打击,考研毕竟是考研,以现在的水平做题目,看辅导书,肯定要受打击,不然,那你的水平真是强了,呵呵。<BR><BR>[咨讯收集]<BR>——各种信息,各种经验,有时间的都要看看,俺到后来才发现自己开始只顾埋头看书,很多东西明白时有点迟了,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我告诉你一个秘密:多来沪江啊,这里高手云集,顶尖的高手将给你非常大的指导——各方面的。其他的考研网站也各有特色,大家有空就溜达溜达,很有好处。再提示:千万别泡在网上,资料够看就可以了,一多,你就不知所以然了。再说,所有经验类的,都是仁者见仁,不一定适合你,所以——“仅供参考”。<BR><BR><BR><BR><FONT color=red>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复习方法谈,欢迎大家投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ONT><BR>—— 本方法“源头”来自本人参加的一个培训,香港的黄纪思(Mr Peter Wong)做的,对他本人我就不多介绍,有兴趣的朋友大家去google一下。原来用于销售流程,现在clone给大家,身边的几个朋友试过,效果不错。申明:仅供大家参考。<BR>—— 很多朋友都是很长时间没学过政治了,等大纲出来,我们开始复习的时候,要分块进行,一口口吃下去,切忌着急到后来一口吞,本人坚决反对轻易的说”其实政治很容易,最后看看就可以“之类的话,考试这个事情因人而异。<BR>复习的时候,给自己准备个白纸(A4),一个笔记本:<BR><BR>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BR><BR>——每开始一个内容,比如一章,把要学的内容整理上去。<BR>—— 然后开始看书,觉得重要的,难点的,就提笔写上去,自己的灵感,记忆技巧,全部写上去,当然具体内容可以略写,觉得非常必要的,写到笔记本上,随时查阅。<BR>——首轮复习大家都比较慢的,所以记录进度以及过程中的一些”点“很有必要,然后,看完一章,回头看看自己的进度,查找哪些地方自己走了弯路,或者犯了错误,挑出来,列个清单,温故而知新的时候,重点看自己的不足之处。<BR>——这样,不管什么时候再看,都能随时把握当初自己的思路,真正起到温故而知新。不要看一次丢一次,看了半年了,还和刚刚接触书本一样。保持学习的连贯性非常重要,重复一句老话,考研是个系统工程,整个过程结束后,不管结果如果,我们在各个方面的能力,都要有个很大的提升,希望每个人在每件事情都学会不断总结,不断进步,读研不是唯一目的。<BR>——本方法非常适合团队合作,几个同学在一起(我觉得这个是很幸福的事情^_^),每次复习完一个内容,大家把自己归纳的表格拿出来比较一下,如果某个知识点都是被标记的了,那么,就有必要举行个讨论会,彻底吃透这个知识点,一起讨论的东西,是最不容易被忘记的!看看别人的经验、进度,又可以取长补短,互相学习。所以说,适合团队作业。<BR><BR>——<FONT color=blue>有个问题,有必要说一下:不要怕写,俗话说的好,读书百遍不如一遍烂笔头。还有,最后考试,是要你拿笔去写的!多写,对你锻炼自己的文字组织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NNN多的朋友看题,觉得:这个我会啊,结果一提笔,几句话写完就写不下去了。说句实话大家不要生气,很多朋友的字,很成问题,写出来一团糟,平时多写写更有好处!最后的试卷你要拿笔去写的,不是敲上去的。</FONT><FONT color=brown>字写的好,我敢说,一定可以无形中比别人多几分</FONT>!<BR>——————————————————————————————<BR><BR>【二】<BR><FONT color=red>关于考研复习真题的重要性</FONT>——目前论坛很少有人说到真题的内容,其实目前来说,缺少有效的参考书,本人的意思是大纲出来一段时间后再买参考书,如果大家对考研试题还缺乏一些感性的认识,那么,去把往年的试题拿来看看,在考研复习过程中,真题是最重要的复习材料之一。<BR>——真题中蕴含了大量的考试所考察的基本内容。真题的出题思路都非常严谨,有严密的逻辑。尤其是政治,每年都有很多题目和往年几乎是一样的,与之相比,市面上存在的大量模拟题良莠不齐,很多不是在难易程度上与考研相去甚远,就是命题思路存在“偏、难、怪”的倾向。因此,适当做一定量的模拟题是可以的,但如果把考研的复习建立在题海战术上,那么结果必然要么名落孙山,要么事倍功半。<BR>——所以说,大家复习过程中,尤其在初次复习中,难以把握度的问题,比如复习后不知道自己的吸收程度,那么复习一个章节后,把相关真题拿来做做,自然就知道了。推荐那种分章节的真题集,而不是整个试卷挨年分析的那种。<BR>——就考生与命题老师的关系而言,命题老师始终处于主动出击的位置,考生则处于被动接招的状态。但是,这绝不是意味着考生只能被动挨打,而不能发挥任何的主观能动性。恰恰相反,只要我们认真研究分析历年的试卷试题,特别是近几年的试卷试题,从中还是可以找到某些带规律性的命题要求和思路的。<BR>——从历年特别是近几年的命题情况看,一些基本的思想观点、基本原理,是经常考、反复考的重点。不少考题形式上、侧重点上会有变化,但往往万变不离其宗,离不开这些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所以说,要 认真做真题,体会考研特点并检测自己的水平,结合综合性复习资料理顺思路,从宏观上掌握各学科的逻辑脉络;从微观上将相互关联的知识点串联起来,融会贯通。把可能出问答题或材料分析题的知识点把握好。在复习的第一阶段利用好真题,便于我们深入了解各个学科考试的内容和考试命题的方式,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全面的复习,在备考的最后冲刺阶段利用好真题,要深刻领会本书提供的主观试题的分析方法和答题思路,这样才能在考场上真正做到有的放矢,驾轻就熟地答题,总之,若能把历年真题全部加以消化巩固,将会为考研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FONT> <B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