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洲和一些发展中国家这么穷,哪有钱做碳交易?这是从乞丐里拿钱。发达国家30年里制造的碳排放占了世界90%,他们应该帮助发展中的国家新能源技术和清洁技术,不是说什么碳排放交易,这只会让发展中的国家越来越穷。发达国家这是不负责任的做法,而且从乞丐里拿钱。
11月2日,为期一周的第5轮气候谈判会议在西班牙名城巴塞罗纳开幕。虽然联合国已经对这次会议所能取得的突破不抱太大希望,但作为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前的最后一轮气候谈判,业界仍将这次会谈视为后京都时代“最后的救命稻草”。然而,这场原本严肃的国际会议却因非洲国家的集体“发飙”而变得极富戏剧性,后京都议定书时代何去何从变得更加扑朔迷离。在11月3日的会议上,非洲国家对发达国家在减排目标上的含糊其辞强烈不满,随后,55个非洲国家代表集体离席,会议因此中断了。
富国避谈减排目标引众怒
巴塞罗纳气候谈判的重要议题是发达国家如何量化各自的减排目标。令人遗憾的是,参会的37个发达国家代表的发言和讨论一直围绕着碳排放交易、温室气体排放新标准等边缘话题,对于最为关键的减排目标则采取“模糊战术”,始终不给出具体的数字。
由阿尔及利亚牵头的非洲国家则努力将话题转移回正确轨道。它们认为发达国家理应为过去的碳排买单,要求发达国家作出承诺,到2020年之前将其年碳排放量削减至1990年水平的40%。但目前各发达国家在此前各个场合提出的减排目标与这个数字相去甚远。以世界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美国为例,他们曾提出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排17%,如果以1990年为基准,这个数字仅为4%。
富国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前的最后一次会谈中依旧顾左右而言他,最终激怒了此前一直表现得不温不火的“非洲集团军”。11月3日,55位非洲国家代表打断了正在进行的会议,极其“团结”地走出会场,集体抗议发达国家的无所作为,日程早已被排满的会议不得不因此而中断了。
来自阿尔及利亚的谈判代表在随后的新闻发布会上依旧不依不饶:“发达国家把所有的心思放在减排在政治和经济上是否可行,而我们这些贫穷国家却在为了生存问题同气候变化抗争。”这些非洲国家还联名向联合国发出“威胁”:如果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不能立刻作出减排承诺,它们将让联合国因此“爆发一场危机”。
经过多方斡旋,非洲代表最终回到了4日的谈判桌上,但组织方被迫调整会谈议程,余下几天中60%的时间被用于商讨各国减排目标。
发展中国家集体爆发
非洲国家的愤然离席不仅惊动了联合国官员和发达国家代表,也极大地引起了发展中国家和不少国际组织的共鸣。77国集团(G77)、小岛国家联盟(Aosis)、最不发达国家组织(LDC)以及玻利维亚和南美洲若干个国家,总计130余个国家一致将矛头对准发达国家,要求这些工业化国家担起责任,给出量化的减排目标,大力削减温室气体排放。
最不发达国家组织主席布鲁诺·塞克洛直白地指出:“气候变暖正在给非洲人民带来死亡威胁,那些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肆意污染大气的国家却对此无动于衷。”牛津饥荒救济委员会(Oxfam)的一名发言人则对非洲代表的离席抗议表示认可,他说:“这一突发事件表明,非洲国家绝不会继续坐等事情发展到不可挽回的地步。他们的集体行动展现出了弱势群体的勇气和魄力。发达国家应该意识到,那些比他们贫穷的国家不能接受一个毫无成果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
在会场之外,发达国家对减排目标的刻意回避也招致了不少国际环保组织的批评。著名环保组织“地球之友”(Friends of the Earth)主席阿萨德·雷曼毫不客气地指出:“贫穷国家,尤其是非洲国家的人民正在生和死的边缘挣扎,发达国家不能忘记它们的碳排历史,这么做无异于谋杀,希望他们能够立刻采取行动。”绿色和平组织美国分部的气候运动主管达蒙·莫格伦则将美国作为反面教材,他指出,作为“碳排历史最为悠久”的国家,美国在此前的数轮气候会议中均错失了赎罪良机,发展中国家完全有理由要求美国承担更大的减排义务,而美国也没有任何借口对这样的要求说不。“非洲代表的集体行动应该让美国觉醒了,对于和非洲有着不解之缘的奥巴马总统更是如此。奥巴马应该放弃他那失败的清洁能源法案,推出一个真诚而又具备雄心的减排目标才是当务之急”。
发达国家陷于被动
非洲国家的集体离席事先没有任何征兆,发达国家原以为能够用一些边缘话题转移注意力,让巴塞罗那气候谈判像以往的数次气候会议一样不了了之,最终使得他们在这场南北国家的气候博弈中避免陷于被动。但最终这种表象上的势均力敌被离席事件打破,发达国家在非洲代表离场时表现得非常尴尬。
就连此前一直暗中支持非洲立场的法国也无奈地表示,非洲人的行为虽然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但却让发达国家陷于被动,因为之前非洲国家大多都扮演着“配角”,而这一事件几乎是让发展中国家“集体大爆发”,发展中国家的数量是发达国家的4倍,有着“不光彩”碳排历史的发达国家不可能没有压力。
总部设在伦敦的国际环境与发展研究所气候变化部主任萨利穆尔·胡奇也认为,这一事件让非洲在气候谈判上的话语权得到了提升,而此前非洲一直都被视为谈判桌上“可有可无的人”,这无疑会让发达国家又多了一个对手,富国在气候谈判上的强势地位将因此被削弱。
非洲谈判代表的突然离席并非一时冲动。截止目前,各发达国家还是没有能够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减排目标,一个月后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能取得多大的进展也还是个的大大的问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