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余克礼(左)昨天抵台。右为中国孙子兵法研究学会会长、退役中将李际均。
中评社台北11月13日电/大陆著名台湾问题专家、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所长余克礼今天在此间表示,两岸问题的本质是政治问题,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不能回避两岸复杂和敏感的政治问题。
他指出,当前,两岸关系发展正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两岸应站在全民族发展的高度,审时度势,在不断推进两岸经济性事务性协商的同时,乘势促进两岸政治关系发展,早日实现两岸关系全面正常化。
余克礼是在出席由太平洋文化基金会主办的“两岸一甲子”学术研讨会上提出上述主张的。
余克礼说,今年以来,随着两岸经济关系和各项交流交往快速深入发展,碰触与研究两岸政治敏感问题、探讨与思考两岸政治关系发展,开始成为两岸特别是学术界、舆论界关注与议论的热门话题。他表示,去年五月国民党重新上台执政以来,两岸关系发生了积极变化,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使两岸关系在经历了多年的波折后,终于迈入了和平发展轨道。两岸这些成果的取得和所发生的巨变,都是因为今天的两岸执政党有了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政治互信基础,归根结底,还是政治因素所起的作用。
余克礼指出,六十年来、特别是近十五年来,两岸关系发展的经验教训不断证明,两岸之间的政治互信是发展两岸关系最基本的前提,一个中国原则是建立两岸政治互信的基石。马英九上台、国民党重新执政后,由于国共两党在发展两岸关系方面,早在2005年,连战主席“破冰之旅”时,就已与胡Jintao总书记达成了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识和“五项共同愿景”,建立了政治互信基础。因此,两岸双方很快形成了“先易后难”、“先经后政”务实推进两岸关系发展的基本思路与默契。在两岸关系发展历经了十几年重大波折的情况下,当时这样的选择是理智、务实的。它不仅可以缓解刚走马上任的马英九执政团队的某些压力,而且还可以为更顺利、更扎实地推动两岸关系不断取得实质进展,增强台湾同胞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信心创造更大的空间。因此,它有其阶段性的价值与意义。
但是,两岸关系发展不可能,也不应该一直停留在“易”和“经”的阶段上。因为,当这些问题解决到一定的程度,两岸关系发展需要再往下深入时,必然要碰触到政治瓶颈,更何况在发展两岸关系的过程中,“易”、“难”、“经”、“政”本身就是相互交叉、错综复杂地纠缠在一起的,是很难区隔得清楚的。这就是今天两岸关系在“易”和“经”等方面取得一定突破后,很多热心两岸问题的人士,开始关心、期待两岸政治关系发展的主要原因。
余克礼在研讨会上还提出了如何推进两岸政治关系发展的几点具体想法。他认为,首先应本着建设性的积极态度促进两岸政治关系发展。
其次,关于推进两岸政治关系发展的思路,他表示仍可秉持以下思路:由易到难、由急到缓、由简单到复杂、由单项到多项、由低级到高级;从研究探讨问题认真准备着手,到充分沟通协商达成默契、形成共识,要分层次、分步骤、分阶段有序进行。总之,应本着循序渐进,逐步突破,稳健发展的基本原则,既不要操之过急,但也不能牛步化。
第三,可从容易做得到的建立应对两岸突发事件,维护两岸关系稳定的各种机制做起。
第四,逐步破解两岸政治难题,为结束敌对状态、签订和平协议预作准备,创造条件。
第五,应排除外力干扰。两岸问题是属于中国的内部事务,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事情,不容外国势力插手,这也是现在两岸执政者的共识。
余克礼论文全文将发表在《中国评论》月刊12月号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