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08|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推手(中国台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5-15 09:46: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08-5-15 09:48:13 | 只看该作者
片名:推手
  英文名:Pushing Hands
  导演:李安
  主演:郎雄 王莱 王伯昭 李涵 黛博拉·史赖德
  地区:中国台湾
  时长:105分钟
  类型:剧情/喜剧
  出品日期:1991年
剧情简介:

  移民美国的北京太极拳师朱师傅在儿子优裕的家庭生活,却有寂寞之感。原因是美国的儿媳妇玛莎接受不了这个异国的公公。加上语言的不通,两代人的鸿沟产生了。老人在寂寞中有一次出外散步时,迷失了。回到家的儿子,见父亲不在,出门寻找,几次失望而回,与妻子产生冲突。老父在餐馆里与流氓大打出手后由警察送回家。本来是幸福的家庭生活,由于老父的到来,面临崩溃的边缘。儿子在无可选择下,于是生出驱逐老父的念头……

  朱老先生最后离开了儿子,自己去唐人街的餐馆洗碗打工,惟一能给他一点安慰的是一位从台湾来的陈老太。李安通过这两位老人对故土的怀恋,表达了所有海外移民一种无法遏止的乡愁。
3#
 楼主| 发表于 2008-5-15 09:48:29 | 只看该作者
影片背景:

  1988年,李安回到他的出生地台北。在台湾中影公司,李安被视为继侯孝贤、杨德昌之后的第二拨儿新导演之一。1990年,台湾新闻局征集优秀剧本。为获得优秀剧本奖金,李安动手写了一个电影剧本《推手》。该剧本不仅为李安赢得了40万元奖金,而且使他获得第一次独立导片的机会———台湾中影看中《推手》,决定采用包拍的方式,让李安吸取美国东岸独立拍片的经验,以包拍的方式拍摄《推手》。

  《推手》是奠定李安导演地位的处女作,也是奠定了其在台湾新生代导演地位的影片。影片一经推出便获得了极大的轰动。《推手》获1991年台湾金马奖八项提名,最终夺得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及最有潜力新导演“评审团特别奖”,此外,该片还获得1992年亚太影展最佳影片奖。
4#
 楼主| 发表于 2008-5-15 09:48:40 | 只看该作者
简评:

  《推手》围绕一个移民美国家庭发生的一系列故事,表现了传统的中国文化与美国的风土人情之间的冲突。中西文化的背景是不同的,美国是青年人的天堂,老年人是坟墓,富裕的物质能够保障老年人的生活,然而,儿女的温情却不像中国人,美国人很难接受,上一代人与自己同住。在美国的法律中,儿女是自系亲属,生儿育女的父母却不列为自系亲属。这对传统的孝子贤孙报亲恩的中国老人来说,简直是可怕的。《推手》与李安其后导演的《喜宴》、《饮食男女》并称为“父亲三部曲”,都是以一个家庭为主线,描写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生存的境遇。在李安的这三部曲中,我们会尽可能多地体会出一种东西方文化间的碰撞和冲突。从《推手》就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在影片中得以充分地发掘。以现代人的目光看中国传统文化对今天社会生活的适用性,并以此来挽救现代社会中人们的麻痹和冷漠。李安为他的影片找到了连接点,构成了思想上的脉络,贯穿于影片始终,从而一气呵成。
5#
 楼主| 发表于 2008-5-15 09:49:03 | 只看该作者
老人问题,是个世界性的问题,而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明的分歧却是很大的。李安的电影《推手》选择这样一个中国老人在美国的故事,本身就包含着自然的冲突矛盾,而其中涉及的伦理、感情则是属于全人类的。

  东西方文化的不同,加上年龄、语言、生活习惯的不同,使老朱根本无法和儿媳交流,也无法融入儿子的生活,老朱真的成了一个多余的人。老朱一身太极功夫足以让他自傲,但在美国他却什么也没法干,连洗盘子都干不了。这是个难以调和的矛盾,也难怪儿子要以头撞墙。所有的儿子和所有的老人都会遇到这种两难的局面,面对这种冲突,李安也只能在冬日的阳光下轻轻的长叹了。就连最后的结尾,两位老人似乎又要走在一起、互相扶持了,本该是个圆满的结局,李安都只是让陈太太轻轻答了一声"没有",把无尽的惆怅留给了银幕前的观众。

  虽然是李安的第一部长片作品,但很多场面处理手法相当老到,后期作品的诸多元素和关注的问题都有所显露。老人问题、家庭伦理、对生活的无可奈何、幽默地处理手法等等,在李安以后的作品中都会有更多的发挥。

  不过,毕竟是处女作,这部《推手》还是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故事线索比较单一、人物也不够丰满立体,戏剧性发展比较局促,还没有李安后期作品的圆润舒展的作风和气派。
6#
 楼主| 发表于 2008-5-15 09:49:18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4 06:34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