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5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栽赃完成缉毒任务,申诉信蘸满血泪惊动了中央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匿名  发表于 2004-8-22 15:19:44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栽赃完成缉毒任务,申诉信蘸满血泪惊动了中央
<br>
<br>
<br>
<br>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报刊文摘 ◆ 纪实摘要 ◆2004-8-20 第1960期
<br>
<br>
<br>
<br>人为炮制的“假贩毒案”惊动了中央
<br>
<br>------------------------------------------
<br>  尤峰是甘肃省东乡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在一年多时间里,他勾结缉毒警察炮制了数起“假贩毒案”,致使三人被判死刑,而他自己也从公安机关骗得缉毒奖金高达25万元。《人生与伴侣》第8期刊文披露了这起震惊中央的案件。
<br>
<br>  1998年,正当尤峰为生计发愁时,他得知凡是给临洮县公安局提供贩毒线索者,便可得到一笔可观的缉毒奖金。尤峰于是将自己伪装成买家,混进毒贩的圈子里,然后将“情报”悄悄地反馈给缉毒刑警。两年来,警方根据尤峰提供的线索破获了4起贩毒案,他因此名声大振,还得到了数万元的奖金。
<br>
<br>  2000年7月初,临夏公安局禁毒支队因上半年的禁毒任务未完成,支队长丁永年便找到“神通广大”的尤峰,要他帮忙提供贩毒线索。尤峰满口应承了。尤峰从电视中得到启发,找到自己的结拜兄弟马宏宝策划出“假贩毒计划”。
<br>
<br>  7月25日,两人在马宏宝家里加工了8份毒品。第2天上午,他们便匆匆地赶到兰州。下午2时左右,尤峰在兰州小西湖边,随手招了一辆出租车开往临夏。在出租车到达渡口上船时,尤峰乘司机杨树喜不注意,偷偷拿出自己公文包里的毒品,放进了出租车的后备箱。浑然不知的杨树喜驱车准备返回兰州时,被守候多时的临夏公安局禁毒警察拦截……
<br>
<br>  经过鉴定,司机杨树喜“贩毒”数量高达3279克。
<br>
<br>  杨树喜很快意识到是那个乘客栽赃于自己,他连声喊冤,可人赃俱获,哪里还由得他去申辩?尤峰这次得到了临夏公安局给他的2.1万元奖金。
<br>
<br>  2001年6月初,兰州市西固公安分局上半年的缉毒任务没有完成,受到上级的批评,副大队长赵明瑞为此找到尤峰,尤峰满口答应了赵明瑞的要求。
<br>
<br>  2001年6月中旬的一天,尤峰与广河县三甲集镇宏达汽车修理厂厂长马福祥联系,以每克43元的价格,从他的朋友手中购买到1000克真海洛因。紧接着,马福祥和马宏宝用模具将“扑热息痛药片”进行粉碎,然后掺入海洛因,再以2075克、3699克、3279克及10001克分别进行包装。
<br>
<br>  接着,尤峰立即实施栽赃计划。尤峰在一家舞厅跳舞时,结识了坐台小姐彭清。他要彭清帮他运送东西,保证她赚钱。彭便答应了。一切安排妥当之后,尤峰才将自己炮制“假贩毒案”的真相告诉了赵明瑞。
<br>
<br>  不知是计的彭清按照尤峰的吩咐,来到指定地点交货,被“从天而降”的两名警察一举抓获,现场查获“毒品”2075克……这一次,尤峰不但得到了4.6万元的奖金,他那个因盗窃被关押在看守所的儿子也被释放了。
<br>
<br>  这样,“公安特勤”尤峰的名字在兰州缉毒警察中越来越响了。2001年7月,在市里举行公安缉毒任务大检查中,临洮县公安局完成的缉毒任务是全市倒数第一,被上级领导批评。“痛定思痛”,分管缉毒工作的副局长张文卓也萌发了找神通广大的“公安特勤”尤峰“帮忙”的念头。
<br>
<br>  2001年8月11日中午1时,尤峰再次上演了栽赃出租车司机贩毒一幕。缉毒大队对荆爱国出租车上所搜缴的嫌疑物品进行了鉴定,确定为海洛因,共有3699克!
<br>
<br>  一幕幕人为炮制的“假贩毒案”使兰州市几个公安分局相关人员成了“缉毒英雄”。与此同时,一封封蘸满血泪的申诉信惊动了公安部,也惊动了国务院。2002年3月,国务院派督察员赴甘肃省组成联合调查组,对几例“制假”案进行全面调查。
<br>
<br>  2003年5月14日,尤峰在家中加工造假毒品时被逮捕。有关部门将荆爱国、杨树喜案所获毒品重新鉴定,结果除表皮、外角部检出含量0.1%-0.19%的海洛因成分外,中间均未检出海洛因成分。
<br>
<br>  三名无辜受害者彭清、荆爱国和杨树喜经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回重审后,先后被宣布无罪释放。有关涉案人员也陆续被绳之以法。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04-8-23 14:41:36 | 只看该作者
见怪不怪了  类似的现象在一般的国家好象都没有\r<br>有很多案件都是中国首创\r<br>国情决定
3#
发表于 2004-8-25 12:32:13 | 只看该作者
楼上的灌水能力实在佩服 我觉得哪里都有这样的事 大概是从骗保险得到启发 中国人的脑子都用在这方面了 要是多想着对人民有益的 我想现在的科技水平应该不会比日本或者美国等国家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15 02:39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