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自上任以来,在外交上动作频频。除了不久前所积极倡导的“东亚共同体”和强调美日同盟关系的“对等”化外,最近也开始与俄罗斯方面接触,试图解决北方四岛(俄罗斯方面称南千叶群岛)问题。由此看来,鸠山首相自上台以来的外交动作是为日本政治大国化作铺路的。这与日本民主党的干事长小泽一郎所谓的日本“国家正常化”一脉相承。
在日本人眼里,日本自二战战败后,一直被视为“非正常国家”。不过,随着日本经济实力的不断加强,在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后,日益上升的经济地位与其政治地位的不相符便成为日本政界人物试图加以改变的事实。日本“国家正常化”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产生的。其提出者就是现在的民主党干事长小泽一郎在其著作《日本改造计划》中所提出的。概括而言,就是要拥有一个正常国家在经济、安全、外交、政治上所具有的自主权和保卫权。更进一步说,就是要实现日本政治大国化和军事化。
纵观日本的“国家正常化”战略,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安保领域的自立,强化安保体系;二是摆脱“追随外交”,争取外交独立自主;三是成为地区政治大国,保证日本在地区政治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四是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依靠联合国发挥其作用。不过,就现在而言,在美日同盟关系及《日美安保条约》的框架下,为避免造成亚洲国家对日本军事化的担忧,日本目前在军事领域还不至于跨大步前进,在自民党执政时期,主要依靠为美军提供后勤保障而实现向海外派兵。不过,民主党上台执政后,则放弃了这一种做法,转而以向美军提供资金援助以保持双方之间的联系。因而,日本民主党的主要动作就集中于实现日本政治大国化的目标。从这一点上看,无论是自民党还是现在的民主党,并无多大的差别。甚至可以说,日本民主党对实现政治大国化目标的决心,比起自民党而言,有过之而无不及。
鸠山首相上台后,无论是其推行的“东亚共同体”概念还是借“普天间机场搬迁问题”强调美日同盟关系中,美日双方关系的“对等”,都是意在实现日本政治大国化目标。
鸠山首相刚刚上台就积极推行“东亚共同体”,除了为日本日后在东亚政治中留下一席之地的原因外,很大的原因还在于,担心日本在中国经济、实力迅速超越日本的现实面前,日本在地区政治地位受到削弱。因此,鸠山首相亟需先声夺人,先走一步。而在外交独立方面,鸠山首相则借普天间机场搬迁一事,要求与美国重新审定两国关系的“对等”地位。此举明显意在强调日本外交的独立自主性,试图摆脱自民党时期对美国的“追随外交”,为日本的政治大国化打下基础。
而今,借助俄罗斯开发远东之际,日本积极与俄罗斯改善关系,试图解决日本与俄罗斯在北方四岛上的领土纠纷,这不仅有利于民主党在外交上建功立业,为日后继续执政打下基础,同时也能向日本实现政治大国化的进程迈进一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