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018|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关的一些人、一些事和一些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2-8 05:06: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昨天有人提到国关,提到集体,提到荣誉,有人提到政治学的精神和传统。在这开
学的日子里,又恰逢一个百年的肇端,我们虽已属于旧人的行列,但却忘不了曾经的那
些人、那些事和那些话。国关曾经是一个系、一个院,但在我看来,他更多是一个群体
、一种气质和一种精神。我想了很久,没有能力总结什么,只能把我所知道的那很小的
一部分呈现出来。

    追梦人
    用这个词形容一位年逾八旬的老者似有不妥,但确乎再找不到更加合适的词了。他
曾经在七十岁时用一副对联形容自己的一生:“学徒农民士兵苦学生穷教授牛鬼博导是
生涯,商品货币资本宗主国殖民地计划市场乃文章。”他曾经在抗日的硝烟中为了看县
城图书馆里的两本书赤脚数十公里,为了筹措念中学的经费作学徒开书店,因为高二时
的一次演讲而立志师从王亚南先生考取中山大学经济系,后来成为国内研究帝国主义理
论的权威……到了晚年,在卧床四年与死神擦肩而过之后,又重新握管,每天坚持几千

字的写作……——陈其人先生。
    在国关的众多老前辈中,不乏这样的故事。我常想是什么能使他们在物质极端贫乏
的年代里追求知识?是什么能使他们在是非颠倒的年代里坚持理想?是什么能够使他们
在功成名就时奋斗不已?也许,唯有理想能够给出答案。他们或对事业、或对人生、或
对知识、或对爱情充满执著的追求,因而他们的心灵是纯净的,意志是坚强的,任何事
业和生活中的挫折,乃至折磨都不能动摇他们对梦想的追求。

    一国文,一本书,一支笔
    这是曹沛霖先生经常讲的基本技能,说得是只要大学四年能够掌握一门外语,烂熟
一本经典,写得一笔好文章,就算是真正的念了大学,将来也有了基本的谋生技能。常
常有人困惑于文科的无用,其实恰恰是忽视了基本的技能、基本的理论和基本的知识。
国关向来是重视基础和基本的,在学界也以扎实的理论而著称,然而每当毕业的时候,
不知道能有多少人得了一国文、一本书、一支笔?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多
    这是汪熙先生自勉的一副对联。在当下的时代要求一个人坐十年的冷板凳似乎是件
不可能的事情,在一个比数量、比字数的年月里要求一个人少写几个字确乎也是件极难
的事情。然古今凡成大事者,无不是十年砥一剑。四年的大学,时光何其匆匆,如没有
一个沉静的心态完成一件事,恐伸手遮挽时,只有一片蹉跎。

    把手机关掉
    这是朱明权先生第一堂上所提的要求。课堂是一个神圣的地方,大学里以学为大。
如果我们自己不尊重自己,不尊重知识,那么我们的文凭和知识分子的尊严就真正在现
代的浮华中一天天贬值下去了。摧毁知识分子地位的不是社会,而是知识分子自身。贬
低大学尊严的也不是社会,而是大学自身。只有自重才能赢得尊重。

    回去以后,夹着尾巴做人
    大家都知道92年石城舌战的辉煌,其中与国关的渊源也不再赘述。然而鲜有人知的
是,复旦辩论队获胜当晚,在新加坡文华酒店顶楼的“庆功宴”上,王沪宁先生微笑着
对几个队员们说:“比赛已经结束了,我只想送你们一句话。回去以后,夹着尾巴做人
。”

    静心求学、诚心报国、善心爱人
    这是一次国关的沙龙上,林尚立先生对复旦精神的概括。当时他说道,在复旦最值
得学的是一种气质,贵族的气质,就是唯美主义基础上的求真求实。但是在复旦仿佛还
缺乏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对于社会的责任感,就是责任心和爱心,对于社会科学来
说这一点尤其重要。
    夫君子者,不可以不宏志。真正有志于政治学的人,恐应该都会有天下的情怀。无
论将来是政治学者、政治家、外交家,还是一个公民,对于社会的责任心和爱心都是不
可或缺的。

    精英的意识,大众的情怀
    这是陈明明先生送给今年毕业生的一句话。我想它很代表国关精神或者说气质的两
个方面。

    ……

    我想,但凡成为传统的东西,一定有他存在的理由和价值;但凡成为气质的东西,
一定有着持久的生命力。对于我们这些旧人所熟知的对于新人们也许是陌生的。更遑论
复旦所拥有的了。
   
    有时我们会迷茫,那是因为我们没有梦想;有时候我们会浮躁,那是因为我们缺乏
毅力;
    有时候我们会得意,会气馁,继而陷入无限的空空然,那是因为我们缺乏根基,因
为我们遮蔽于眼前井口大小的空间,其实广阔的天地在于打开我们心灵的空间。
   
    大学也是一个无限的空间,无论是旧人还是新人,这个空间都要靠自己去打开。我
们有幸,恰逢一个百年的开端,历史不应该成为我们的包袱,但更不是我们可以丢弃的
。记得在北京大学一百年的时候,一位老先生这样寄语,“希望北大办得和过去一样好
。”我们不应该忘却,因为如果我们失忆,我们将没有未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0-8-12 00:21:08 | 只看该作者
怎一个好字了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9-27 11:45:21 | 只看该作者
说的真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0-10-6 15:51:24 | 只看该作者
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5-28 23:47:35 | 只看该作者
eeeeeeeeeeeeeee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5-29 01:10:45 | 只看该作者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5-8-17 11:51:13 | 只看该作者
楼主棒棒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6-10-16 07:32:3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1 09:21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