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信人: antoniamm (Rachel), 信区: FDU_F.L.
标 题: 讲座笔记《小泉内阁与中日关系走向》
发信站: 日月光华 (2005年11月03日12:29:56 星期四), 站内信件
小泉内阁与中日关系走向
郭定平@3208
一、小泉内阁的基本特征
改革内阁
通过2005-9-11选举,自民党和公明党组成的联合执政党在480个议席中占据了327个
! ?/3的绝对多数,而自民党单独议席也达到296的独立执政条件。民主党议席剧降。
*为赢得选举而选择的时机(9.11纪念)、方针(改革)、手段(美女刺客)
右倾内阁
战后日本政坛保守-革新的对立(判断右倾的标准)
赞成/反对 日美同盟
赞成/反对 修改宪法
否认/坚持 东京审判
年轻内阁
18名内阁议员中一半以上是1945年后出生
官房长官:1954年出生的安倍晋三,原官房长官福田被排斥在内阁外
第一次当选的议员即入阁:男女共同参与及少子化特命担当大臣猪口邦子,1952年
生,上智大学国际政治学教授,精通英文法文。
强硬的鹰派:
安倍晋三与麻生太郎都是背景显赫的年轻阁僚,小泉力挺的安倍主张强化美日同盟
,
推动修改宪法,坚持参拜靖国神社,鼓吹制裁朝鲜。
二、日本政治的发展趋向
1.战败国 ——>正常国家(日语:普通国家)
1993小泽一郎《日本改造计划》
“对于国际社会视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就把它作为理所当然的事情来尽责实行”
自主化、平等化、大国化
2.官僚主导——>政党主导
建立党首讨论制、废除政务次官制度等
3.一党独大——>两党竞争
1955~1993自民党38年独掌大权——>自民、公明联合执政VS民主
4.派阀主导——>首相主导
政党资金援助、首相自主内阁、阁僚任期延长、首相独断决策
三、中日关系的未来走向
1.中日关系现状的不同判断——2004互为最大贸易伙伴国
2.中日关系恶化的具体表现
高层首脑不互访、靖国神社(*不同民族对生死问题的不同观点)等
3.中日关系问题的深层原因
日本国内、东亚地区、国际政治结构的变化
4.日本未来发展的基本估计
右翼分子VS民族主义分子 军国主义复活VS军国主义残余 大国、帝国、敌国
5.中日关系的可能发展前景
全面对抗(x)——和谐合作(x)——强强竞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