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4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09,终于艰难地成功~~311低分录取历程回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1-25 21:13: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创] 2009,终于艰难地成功~~311低分录取历程回顾


大家好,我是中国政法大学应届毕业生,来自云南。4月21日很幸运地被世界历史研究所录取。整个考研过程中,深得论坛的帮助,在此深表谢意,各位热心助人的恩人们,感激不尽!此帖不敢称经验,因为说实话这次存在很多偶然的幸运。我就回顾一下这段时间的经历,说说我自己的看法吧,也给自己留个纪念。:)

      考研的念头是从大一的时候就有的,因为知道自己不是那种特别刻苦的牛人,社团活动也不积极,肯定没希望保研。出国的申请太复杂,而且想去德国需要考DAF,目前这水平不太现实,也许在学着看看有没有机会吧。关于工作的问题,经过一学期实习,觉得还是功底不足,需要再学习。法学双学位的课程修了一小半,虽然是打心底里敬重这门学科,无奈生而不具有那种思维,慎重考虑之后还是放弃了。
      之前一直在选专业的问题上犹豫不决。本校、本专业应该是相对容易,但就我有限的认识水平来说,新闻这个专业,似乎更重在实践。连读七年、学深入了的话,就比较偏向理论研究了,如果能成为新闻理论的学者当然很好,但我当时是这样想——同样是学术,何不拓宽一下视野,看看别的学科呢,呵呵。
      然后就是在考研论坛上逛,到处看各个学校的招生信息。我做事没啥计划性,基本上是走哪看哪。看过本校的其他专业,看过云大、浙大、南开,甚至乐观地考虑要不要报清华,因为听说他们的文史类专业远不像理工那么热门。后来,一看文学类的国家线太高,怵了,放弃。其实后来一想,当时不懂行情,光是横向直观比较各科分数线高低,忘了还有水涨船高的道理。其实是不太有可比性的。
      后来在写一个新闻稿的时候,偶然得知像中科院、社科院这样的研究机构,包括国家级和地方的,每年招的研究生其实不少,但由于了解的人不多,录取比例相对较高。下载了社科院近3年的招生专业目录,偶然发现有个“欧美环境史”,跟家人商量了一下,觉得新兴学科可以尝试一下,就决定报名了。

     初试考外语、政治各100分,以及一门全国统考专业课——历史学基础,占300分。参考书目之类的都是在论坛上得到的关键信息。因为实在是冷门专业,跑遍了昆明大小书店,都买不到教材和参考书。后来开学回北京,还是在淘宝店里把书买齐了。时间已经是9月中旬,离开考只有一百多天的时候,正式的复习才全面展开,同时每周还有新闻专业的好几门课得去上。
     历史这科目,复习起来发现体系十分庞杂。广义地说,凡是过去发生过的事,无论政、经、军、文,都属于它的涵盖范围,而且完全有理由要求记忆。没有任何相关专业背景,没上过一节本科历史课,看着砖头厚的几大本参考书、13本教材,真不是一种“担心”可以形容的感觉。以前进图书馆,老喜欢往历史那几排柜子跑,而到了10月,一看见“史”字就冒冷汗。
     这种低落的心态放到英语复习上,发现自己更是一无是处。来自边疆已经自觉矮了半分,又是一直不算厉害的科目,大学三年又似乎无甚进步……除了在CET考试里表现出写作算个长项,翻译、完型每次都要做错一大半。而且由于历史占掉了绝大多数时间,英语的复习几乎是见缝插针。虽然买了几大本历年真题、专项分析、模拟训练,也只是起到心理安慰的作用了。临到考前也没做几套完整的真题。真正起作用的,我觉得反倒是持续了3年的背单词,因为相对不用动脑子,我个人比较喜欢。
      政治,我仅次于数学的极端糟糕的科目,高考都险些没及格。在那段最纷乱的时间里,我最终痛下决心不管它了,反正即使怎么钻研也不可能做好,不如把宝贵的时间先让出来吧。
      10月,11月缓慢地翻过去了。每天不停地早起,占座,背历史,吃饭,背历史……其间最难受的还是心理压力。一是来源于对整个考研情况的无知,凭着论坛上的一点和自己的判断来摸石头过河,常常担心会不会从根本上就犯了方向性错误。二是难以控制地担心起不好的结局,如果没上,明年重考,再没上,怎么办?……可以用诚惶诚恐来形容。看着周围的人有的保了研,有的找了工作,有的计划出国,而自己的明天还是一个未知数。有时,甚至后悔不该把双学位给退了,至少还有条后路。
     12月10日到了,考试倒计时1个月。按当初的计划,应该是历史、英语复习基本结束,该开始对政治“抱佛脚”的时候了。但实际的情况是,历史还剩至少三分之一,英语也并不踏实。到再次抉择的时候了。考虑到对明年重考有利,我决定再把政治往后压,集中精力把历史先解决掉。
     飞速看完了剩下的历史。12月20日。从书包里丢出所有历史书、英语书,开始心无旁骛地死啃政治。到了这步田地,反正无力扭转大局了,倒是生出了一种放手一搏的豪情。背书只背黑体字,全书也就那几百句,背完一遍从头再来。楷体一概略过。最后,保证最常用的那几句话可以脱口而出,提笔就写。我觉得可以了,反正行不行就这样了。
     说漏了,中间还去研究所里领了一次准考证,顺便问了报考的大致情况。所里的刘老师人很好,告诉我今年报的人比较多,整个专业共24个,其中北京的就有4个。而今年4个方向每个只招1人,好在没有保送生,也就是说录取比例是6:1。而鉴于四个方向的冷热不同,还可能更高一些。

     1月8日,背着相当沉重的包,向研院进发。为防止周边住宿爆满的困境,我提前了一天出门。没想到离学校最近的店还是挂出了“客满”。在冰天雪地里一连问了好几家店,要么太贵,要么客满。本来打算安顿下来就赶紧再把书看一看的,没想到过了3个小时仍然独自迷茫地站在人生地不熟的街头,充满无奈。连续半年缺乏运动,加上那几天不幸地遇上了特殊日子,冷风一吹极端难受。肩上背个包都开始显得有点不堪重负,左右手换着提,提不动了就放在脚上拖着走。是自己非要把一大堆书都背着来找心理安慰,现在成了困境。当时要是有个熟人在旁边,我一定大哭了,问他怎么办?难道露宿街头?可是好在没有人在。抱怨无益,问题还得自己解决。
     后来,终于终于在一条背街找到一家还有空房的私人小旅馆住下来。房间里简直跟外面一样寒风凛冽,冻得人坐都坐不住,更别说看书。天黑下来,不敢一个人出门吃饭,索性匆匆洗漱完,把喝水的杯子灌上热水抱着钻进被子,又盖上了房间里能找到的所有被子、床单、床罩。
       灯一关,一种深切的悲凉感油然而生。对自己说,王荇芃啊,你长这么大没出过远门、没见过世面吧?这点麻烦受不了了吧?娇生惯养了这么多年后悔了吧?自称是未来的学者,多牛似的,如今还不是又冷又饿地龟缩在荒郊野外的鸡毛小店,就没辙了吧!你将来要是成功了,那是你的福分,很可能今天就是你人生的谷底。你要是失败了,往后比这严峻的事还多着呢。想要改变现实,是要靠自己努力去打拼的,没谁有义务帮你。你要牢牢记住这一夜。
     第二天醒来,稍微暖和了一点。加上宿舍的一位好姐妹杨柳说晚上可以赶过来陪我,心情豁然开朗。终于重新开始复习。这时候,深深觉得,能够不冷不饿,好好坐着看看书其实也是种福分。晚上她来了,见了面简直就像在他乡见了久别的亲人一样温暖。晚上一起缩在墙角、围着被子复习,似乎也就不那么冷了。
     1月10日。紧张。像小时候第一次考期末考一样,惴惴不安地起床,穿衣,边吃早饭边看书。杨柳像当年我妈一样,送我去考场,走在路上,天渐渐从暗变亮。三九天里的北京,似乎只有灰度,没有色彩。当时几乎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觉得人生有时候真的是一个循环,某种情景下,人的思想和情感会突然回到当年,进而终于发现当时无意识的事件其实正在改变什么。十年,几十年,就这样平直地走过,然后突然面临一个岔路口,需要做出某种抉择,而今后的人生将因此而不同。这又要等下一次回眸,才能看见今天所做的事意味着什么。

     考完第二门,发现裤子竟然磨破了。正好是刚开始复习时买的,经常穿着上自习,居然坐到薄如纸的地步。小小地自豪,觉得自己也不是那么不努力。裹着杨柳友情提供的长羽绒服去考的第三门。

     1月11日中午,所有3门考试结束,比大多数考研的战友提前半天获得解放。收拾东西,连饭都没吃,就迫不及待地要赶回我可爱的昌平。回来跟去时是同样的路程,迥异的心情。然后,放假,回家,日子过得飞快。已经豁达而自觉地开始准备重考,于是抄写了一假期的世界古代史。
     3月回来,等成绩。自己的预期从刚考完时极端狂妄的380,一路下滑到350,340。 分数出得很慢。心情越来越紧张,也在不停地做思想准备。但是,当311赫然出现在眼前的时候,还是有种懵了的感觉。像是当头一棒,甚至有点怀疑明年还有没有考的价值。
     还是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打了个电话区研究所问了问刘老师。还是宿舍里的玥玥同学友情代打的,因为我紧张得语无伦次。出乎意料,他说有希望,还给了导师的号码让我自己联系。导师后来告知,复试科目是20世纪欧美环境史。兴奋之余,很意外居然不考历史学基础了,迅速调整了一下思路,觉得既然有希望还是尽力争取吧。花这一个月,来速成一下这门陌生的学科。又开始新一轮的找书、买书、借书。偏偏学校图书馆恰在此时成了危房,竟关闭了。好在几经辗转,佳楠师姐从研院帮借到了书。
     复习后期,出现了最为意外的“精彩一周”。内容离题太远,不赘述了。总之发生了一系列大事件,心情不停地大起大落。我平淡多年的人际关系忽然间惊涛骇浪。其间,4月17日接到正式的复试通知,21日复试,然后迅速宣布录取。22日,毕业论文答辩结束,我完成了两个阶段的转折交接。
     如今,即将开始新生活。我发现要做的准备还很多。不管怎样,艰难和充满希望的考研结束了,得到了一个比较圆满的结果。可以开始向前看了!期待能和各位成为好朋友~~~:)

也许您还可能感兴趣:
任兴洲 中国市场体系30年:历程、经验与发展
两岸三通发展历程回顾:一路曲折大势所趋
一位19岁博士生的成长历程
我的考研历程——世界经济与政治所国际关系专业405分
【授权转载】不要停下你的脚步——世经政所考研历程 by zengxingcun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2 13:36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