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青燕 来源: 日期:2008-1-30
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刚刚结束了对比利时、FaGuo、瑞士和英国4个欧洲国家为期8天的访问,并出席了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其间,他分别同欧盟负责外交和安全政策的高级代表索拉纳、北约秘书长夏侯雅伯、比利时首相费尔霍夫施塔特、FaGuo总统萨克齐、英国首相布朗以及参加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的美国国务卿赖斯等会谈,并在研讨会和记者招待会等场合发表演说和回答问题。由于这是穆沙拉夫辞去军职连任总统后的首次出访,是在前总理贝·布托遇刺后国内局势又掀波澜之际和在推迟至2月18日举行国内议会选举之前进行的重要外事活动,其行程和发表的言论备受各方关注。
一、开启公关之行的考虑
在国际社会对巴基斯坦局势甚为担忧和巴国内袭击事件和冲突不断、国内政治压力加大的情况下,穆沙拉夫的欧洲“公关”之行有着其深层的多方考虑。一是,加强巴基斯坦与欧洲国家的关系,缓解国际政治和舆论压力。西方各国在巴基斯坦问题上的利益基本一致,北约在巴基斯坦邻国阿富汗派有40000驻军,巴基斯坦的稳定对于该地区的稳定和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但因穆沙拉夫之前实行紧急状态、解散最高法院等做法,招致国内外政治和舆论巨大压力,英联邦还中止了巴基斯坦的成员资格。穆沙拉夫希望此次出访可以“增信释疑”,减轻国际压力。二是,寻求欧盟经济支持,分散巴国内政治压力。欧盟是巴基斯坦最大的贸易伙伴,年双边贸易额达90亿美元,欧盟同时也是巴基斯坦最大的投资者。因此,推动欧盟与巴基斯坦的经贸合作,是穆沙拉夫此次欧洲之行的重点之一。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早餐会上,穆沙拉夫呼吁欧盟各国对巴基斯坦开放市场,加大投资,以协助巴维持经济增长,铲除贫穷、愚昧等恐怖主义根源。他强调,巴基斯坦的经济仍然保持增长,巴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确保外国投资者获得最大回报。同时,穆沙拉夫强调发展经济有利于分散其在国内的政治压力。三是,消除外界对巴基斯坦局势的误解,重塑巴基斯坦形象。穆沙拉夫认为西方各国在三个方面对巴基斯坦政局存在误解:1、法官免职涉及人权问题;2、即将到来的议会选举能否自由、公正;3、巴基斯坦的核武器是否安全。穆沙拉夫希望利用这次访问向北约和欧盟领导人解释巴基斯坦的立场,详细介绍巴政府为确保选举公正所做的努力,以消除西方国家的疑虑和担心,最大限度地获得国际社会的支持,重塑巴基斯坦形象。四是,就反恐问题和阿富汗局势与欧洲国家进行磋商。当前阿富汗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暴力事件频频发生。西方国家对巴基斯坦在反恐方面的作为一直存有疑虑。穆沙拉夫此次出访,能够面对面地向欧洲领导人介绍巴在反恐方面的坚定立场和所作的努力,增进信任,争取支持和援助。五是,向世界表明,穆沙拉夫本人依然是该国的“权力核心”,依然掌控大局。在重塑国家形象的同时,重塑他本人在国际和国内的个人形象和威信,为下个月举行的议会选举造势。
二、欧洲公关之行的效应
穆沙拉夫的欧洲之行取得了一定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同欧盟的关系,欧盟承认巴基斯坦在全球反恐战争、特别是稳定阿富汗局势中的重要地位。如穆沙拉夫和北约秘书长夏侯雅伯会谈时同意进一步加强在阿富汗的反恐合作。索拉纳也希望巴继续与阿富汗政府及北约领导的驻阿多国部队合作,努力实现阿富汗的稳定。FaGuo总统萨科齐也对巴打击恐怖主义的行动表示支持,“FaGuo将继续全力支持打击恐怖主义,因为FaGuo和世界都会从巴基斯坦的稳定、团结与民主中受益。”萨科齐还承诺,在FaGuo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后,将敦促欧盟增加对巴援助。英国首相布朗在与穆沙拉夫会谈后的记者招待会上表示将在之后的几周与其他国家的领导人商谈加大对巴基斯坦的经济援助,给巴基斯坦创造更多机会。然而,由于欧洲国家对巴基斯坦未来政局仍没有足够的信心,对双方未来的合作仍持谨慎态度,欧盟与巴基斯坦的对话将是有条件的,其首要条件就是巴基斯坦必须保证即将举行的大选自由、公正、透明。索拉纳表示将视选举的情况决定未来欧盟与巴方的合作水平。穆沙拉夫也未能在ouzhouyihui外交事务委员会和北约理事会会议上发表演讲。
三、穆此行值得关注的问题
穆沙拉夫在欧洲之行中多次发表演说和回答媒体提问,阐述了对反恐斗争、即将到来的议会选举、民主和人权及巴核武器安全性等的看法,有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首先,在反恐问题上,穆沙拉夫除了表示巴将继续尽一切努力打击伊斯兰极端主义,同欧盟加强在阿富汗的反恐合作外,重申巴基斯坦拒绝美国派出军队前往巴基斯坦境内作战。在世界经济论坛的早餐会上,穆沙拉夫称“不要迷信美国军队有什么魔法棒之类的东西,不要认为他们来了就会获得成功”。他认为,巴基斯坦的环境比美军在阿富汗所面对的环境要更为恶劣。美国军队在打击塔利班和“基地”组织方面不会比巴基斯坦军队做得更好。同时,他指出美国应该增加在阿富汗的军队,以平息阿富汗境内日益严重的叛乱。美国对巴在反恐作战中的帮助应该是使巴军队变得更为强大。穆沙拉夫一再重申拒绝美军入境作战,还与即将举行的议会选举密切相关,他强调:“大街上的任何一个人也不会允许出现这种事情。如果出现外国驻军,那么他们就会起来罢工和抗议。” 为保证议会选举前的局势趋于稳定和安抚巴民众反美情绪,在议会选举前穆沙拉夫是不可能在美军入境作战问题上松动。美方也深知这一点,盖茨强调,美军进入巴基斯坦的前提是巴基斯坦同意或提出要求,但他指出将就这一问题保持对话。所以在巴议会选举和新总理产生后,巴方的立场是否会改变还需要看局势的进一步发展。
穆沙拉夫在参加FaGuo国际关系研究院组织的会议上还表示,对巴基斯坦来说,抓捕本·拉丹和“基地”组织二号人物艾曼·扎瓦希里并没有太大意义,打击活跃在巴西北地区的塔利班武装才是首要任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认定,拉丹就隐藏在巴基斯坦境内与阿富汗交界的部落地区。因此,美国非常希望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能够“出手”搜捕拉丹。而穆沙拉夫指出动用10万巴基斯坦军队是与恐怖分子作战而不是为了抓捕拉丹和扎瓦西里。穆的这一表态有意在反恐斗争中淡化美国因素,争取更广泛的国际和国内支持。
在与布朗会见的当天,靠近阿富汗边境的巴基斯坦西北边境地区发生了武装人员绑架学生事件。穆沙拉夫指出,反恐战争是长期的,必须与之坚持不懈地斗争,这需要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双方共同努力,“一方的胜利是不够的” 。
其次,对即将举行的议会选举,穆沙拉夫指出,在议会中赢得多数席位的政党将组阁,如果任何政党均未能占明显多数席位,那么将组成联合政府。新总理将按照宪法规定主持国家行政管理事务,而他作为总统将在职权范围内对付部落地区的恐怖分子。他认为,双方能够独立履行各自职责,保证国家利益至上。而且,“为了国家的稳定和人民的福祉,总统和总理需要共同处理政务”。穆沙拉夫称与任何一个政党共事都不存在困难。如果有必要,他会准备好促成联合政府。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他表示准备与巴基斯坦人民党产生的总理共事。根据宪法,总统有一定的权力,但政府是由巴基斯坦的总理管理。” 他的这些表态对预见即将到来的议会选举、总理产生及之后的巴政权格局都有启示,也令人想到不久前人民党表态不排除与穆沙拉夫大选后合作,这也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直全力推动和促成的“配合”。
但是,各政党也可能以选举被操纵为由不接受计票结果,进而引发新的政治动荡。对此,穆沙拉夫强调选举一定是自由、公正、透明、和平的,不存在操纵选举的可能性。穆沙拉夫称为了选举不被操纵他已经做了能想到的一切。他表示大选的全部程序都是适当的,可以确保投票的透明和可信。他有信心巴基斯坦议会选举“透明和公正”地举行,并实现和平过渡,在选举后组建一个强大的民主政府。
再次,在西方国家关注的民主和人权问题上,穆沙拉夫要求西方在对待巴基斯坦实现民主的问题上要有耐心。他说,巴基斯坦正在向民主方向迈进,但要达到比较高的水平尚需时日。他表示尊重民主和人权,但西方国家不应为此向巴施压。穆沙拉夫称即将举行的选举维护了民主的本质,但国家的稳定和繁荣远比西方的人权理念更重要。他指出:“人权是为人民服务的,而不是让人民服务于人权”。就西方媒体对穆沙拉夫解职前最高法院法官的行为提出质疑,穆沙拉夫坚持说这些法官是因为贪污和裙带关系而被解职的。穆沙拉夫认为经济增长是关键,是确保普通民众福利的最好途径。美国国务卿赖斯也表示“民主不是一蹴而就的”,并强调美国不会改变援助巴基斯坦的政策。
最后,对国际社会普遍担忧的核武器安全问题上,穆沙拉夫在访欧期间多次强调,巴基斯坦的核武器十分安全,绝不可能落入恐怖分子和极端分子手中。他指出,核武器得到小心保护,受到多重监管,极端分子想染指巴基斯坦核武器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是“基地”组织或塔利班武装“彻底击败巴基斯坦军队”,要么是极端宗教组织在下个月举行的巴基斯坦大选中获胜。他强调,这两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均为零,核武器永远不可能落入坏人之手。
结束语
在穆沙拉夫欧洲之行中虽然不乏抗议和批评的声音,但穆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展开公关,为他在去年11月3日后采取的措施做辩护,力求消除外界对巴基斯坦的误解,为巴基斯坦近几个月的动荡局势解困,争取包括欧盟在内的西方各国的理解和支持。不过穆沙拉夫此行公关的成果,还需经受下月举行的议会选举结果及外界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做出的反应的检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