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论人民民主(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2-7 20:47: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美国以人民的建国,诞生的独立宪法,标志着人民民主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人类社会中,人民民主的新时代应从美国建国开始,尽管它的人民民主在思想上制度上并未达到完美,但美国是最早成为一个人民民主国家。FaGuo和欧洲是民人民民主的发源地,18世纪的人民民主革命是伟大的,可是它并没有在美国之前结出成熟的果实而不坠落。美国获得了人民民主革命整体的成功,它说明在人类社会中,可以建立人民民主的国家。1776年13个洲通过的《独立宣言》一开始就明确要建立一个人民民主的国家;它以政治宣言形式肯定了“天赋人权”的理论。1777年11月大陆会议通过的《联邦和永久联合条例》是美国第一个统一的宪法性文件;1787年制宪会议通过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是世界上最高早成文的人民民主宪法。美国宪法规定的民主政治原则,鲜明地表现在:(1)坚持人人平等,没有平等就谈不上其它权利;(2)保障公民的人权,即公民依法享有的各种民主权利;(3)政府服务于人民;(4)依法治国,实行分权,防止权利过分集中和滥用权力;(5)权利和义务相当等。这一切都体现在宪法中,宪法是最高的法律。美国宪法至今有27条修正案,其中11条是补充人民的民主权利,保证人民民主的实现,即人权问题的补充。1791年通过的10条权利法案,为人权立法奠定了法律基础,强调保障公民的思想、言论和出版和*会及人民要求改变政府的自由及陪审权等。1863年13条修正案是“废奴”。使奴隶制在美国为非法。美国第一个以宪法规定政教分离的原则,人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但宗教组织不得干予政治,也就是不得干予人民民主的实施。
美国的共和制是以美国人民民主的方式赢得了社会一切阶层的赞同,美国人民民主制度突出的特点是代议制民主,它和总统由人民直选,很好的配合,保证了美国人民具有的自由、民主、平等的权利,真正实现了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美国人民民主制度突出的长处是宪法至上,一切个人和政党都必须置于宪法之下,“公民的整合”是通过普选和民主宪法实现的,人民民主是宪法的核心。美国人民建立的是一个崭新的民主国家,它没有欧洲、亚洲封建思想、制度的传统束缚,欧洲的民主思想原则在北美的土地上结出灿烂的花果。人民民主的原则是如此的坚定。第3任总统杰弗逊说:“任何政府形式,一旦对这种目标说来变为毁灭性的,那么人民就有理由改变它,废除它,并且建立新的政府,把它基础置于这些原则之上。
A、托克维尔1835年在他的《美国的民主》中,认为民主和自由的这种综合是一种优越性,因为它在政治上符合多数人的利益,美国民主制的法律事实上往往是有缺陷的不健全的。但它总的说来。有利于多数人民,在民主制度中,珍视自己权利的人民会阻止它的代表背离它的利益所要求的总路线。民主不是只有利于这个或那个阶级,而是服务于大多数人的福利。A、托克维尔认为美国的政治社会制度与其说是一种模式,不如说是人们应如何来调解民主的一种范例。
美国实行的三权分立,主权在民是美国宪政架构的实质内容,它的目的在于使立法、行政、司法互不隶属,相互独立,相互牵制,彼此平衡,对权力进行制约的立法权在民,就保证了人民的主权,防止出现独*暴政。美国实行的两院制——参议院众议院实际是立法机 的分工制衡,一切立法出自参议院,而众议院则可弥补立法的不足。美国的政党政治是从属于宪法原则的,不构成政党的权利核心地位,政党也必须接受人民的监督在宪法之下行为。政党的治国主张,要靠人民的认可才能确立。美国的总统是经过政党的推荐,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而且任期有限,一旦总统和它的政党不按人民的意旨行事,就会受到人民的公开反对,以宪法赋予的权利,使其就范或予撤换,所以美国的总统和政党从未超出人民可以控制的范围。这就保证了美国不存在各种形式的政变,改变人民民主国家的性质,从而也保证了美国国家的长期稳定。
美国有比较完善的保证宪法实施和保障人民民主的法律和措施做到了依法治国。保证了国家的巩固。
美国的人民民主制度保证了思想落上的自由,人的积极作用的发挥,在经济上、文化上、政治是博取众长,保持着不断革新的活力,美国的经济总的来说是在强劲的发展着,使其在世界上成为最强大的经济军事强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富裕国家。
美国的人民民主制是人类有史以来社会建设的集大成者,它不仅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且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起着巨大的积极影响。
(3)十八世纪至十九世纪人民民主思想的成熟和发展不仅产生了欧洲和北美的人民民主革命,也产生了全世界的人民主大革命。这种革命不仅具有浓厚的反封建专制和色彩,也具有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色彩,它和民族独立运结合在一起。特别是在十九世纪,这表现在:
1794年在墨西哥、厄瓜多尔等拉丁美洲国家出现的FaGuo大革命的传单和标语;海地数十万黑人奴隶点燃了独立解放斗争的战火,海地人民要求根据1789年巴黎国民议会宣布的一般原则,要求FaGuo向这个殖民地国家实行完全的公民权。1803年海地人民击败了FaGuo入侵者,实现了独立。
1810年,墨西可哥伊达尔哥、多洛雷斯领导了人民起义反对西班牙的殖民统治,宣布“印第安人是土地的所有者和主人”,他们颁布法令,解放奴隶,经过人民艰苦曲折的斗争于1813年11月6日宣布独立;1821年9月16日正式独立。
委内瑞拉的西蒙波利瓦尔为捍卫整个拉丁美洲的独立和自由和独立而战,成为委内瑞拉、委多瓜尔、秘鲁、波利维亚、巴拿马、哥伦比亚六个国家的奠基者。1819年制订委内瑞拉新宪法;1826年制定波利维亚宪法、强调人民主权是立国的基本原则。他主张解放黑人奴隶,给所有印第安人以平等的权利,他参照英、美的政治体制,设立了介于君主制和共和制的中央集权政府。
在亚洲,1876年那梅克·凯末尔等一批记者、作家、军官发动政变,废除了澳斯曼国王改立新的素丹,掌握了政权,颁布了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成为两院制的国会,实现君主立宪制度。
1885年印度成立了国民大会党,积极宣传民主和自治。
1851年至1852年,伊朗、巴布教徒起义,具有浓厚的宗教的色彩,是一次反封建,反殖民主义的斗争,也提出了保护私有财产,保护人身自由,经商光荣等要求。
四、20世纪是人民民主思想蓬勃发展的时代,也是与反人民民主思想激烈斗争的时代。
(一)20世纪人民民主的思想火花,点燃了全世界的人民民主革命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中国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和国,他1905年提出的“三民主义”(民族、民主、民权)是结合中国实际的人民民主建国纲领,中国首先要获得民族的独立,摆脱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控制,人民民主才能得到实现。他提出的“五权宪法”(立法、行政、司法、监察、考试的分权和监督,是治国的纲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五权宪法”既吸收了欧洲、北美人民主义的思想),又结合中国实际作了发展。它本应对亚洲和世界产生更积极的影响,但因军阀的阻挠和内战而在中国无法贯彻实行。
1917年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苏维埃(工农兵)政权,宣告了以马克思想为指导的革命的胜利。它彻底推翻了沙皇封建制度,挫败了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在人类历史第一次把工农兵摆在主人翁的地位,尽管后来斯大林的统治进行了蜕变,但这是绝无仅有的。俄国十月革命宣布工农兵苏维埃政权实际是无产阶级的专政的政权。对生产资料实行公有制,执行计划经济,建立了中央集权的领导体制,一方面保证了经济的强力发展,使组成加盟共和国的苏联成为强大的国家,另一方面削弱了人民民主。十月革命的胜利,鼓舞了全世界的劳动者的革命情绪,对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制度都是强有力的震撼。它属于人民民主发展的范围。
在人民民主思想的影响下,1918年FaGuo大革命发生十一月革命,1919年匈牙利建立了短暂的苏维埃共和国。1919年在中国爆发了民主与科学的民众运动。1920年伊朗库切可汗按苏联的模式建立了为时一年半的吉兰共和国。1923年至1930年印度甘地领导的与英国殖民者的“不合作运动”,达到了高潮。
1949年,中国***领导的革命推翻了国民党的统治,从根本上结束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状态,使中国获得了真正的民族独立。劳动人民的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中国革命是十月革命的继续,它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以充分发动人民群众,主要是农民群众,以农村围城市,最后取得革命胜利的。革命队伍和建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带有深厚的农民革命色彩,它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和苏联的经验对生产资料实行公有制,执行计划经济,建立了中央集权的领导体制,把落后的中国变为强大的国家。
在20世纪上半叶,亚洲、非洲、拉丁美洲,许许多多国家走向了独立,成了共和国。
(二)20世纪,人民民主和反人民民主的斗争,表现在许多国家民族争取国家,民族独立上,也表现在国际集团的搏斗上
1914年8月开始到1919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既是人民民主与反人民民主的斗争,又是强国霸权的斗争。巴黎和会和凡尔赛和约,战胜一方的国际联盟并没有给世界带来人民民主和和平,强国之间的矛盾并没有得到解决,唯一有利于人民的是促成了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一战以牺牲人民民主的强权政治,为法、日、意、法西斯主义的侵略日后铺平道路。1912年到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加深了国际矛盾,也促进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936年西班牙内战,实际上是一次世界资产阶级民主派和马克思主义派为一方,法西斯为一方的民主与反民主的较量。1931年西班牙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共和国,进行了有限的民主改革,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民主党”在佛朗哥的领导下,与德国、意大利法西斯联合,发动了武装战争。英、美法等国出于对西班牙有共产党及左派参加的人民民主阵线的顾忌,采取不干涉政策,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支持西班牙人民阵线建立的共和国,最后由于法、意、法西斯的直接参与,佛朗哥建立了所谓君主制的独*王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以德、日、法、意法西斯为轴心国方,以美、俄、英、法、中等国家为一方的殊死战争。德、日、意、法西斯主义的特点是:在经济上垄断资本主义,在政治上的专制独*,在军事上的帝国主义扩张,在民族上的FaGuo的日耳曼民族和日本的大和民族的种族优越论是人类历史上最反人民民主的,集封建专制强权霸道,屠杀成性的反动思想和行为于一体的主义。法西斯主义取消了人民的一切民主自由权利,为了强占别国领土资源,不惜毁灭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和屠杀他国人民和不同的民族,德国意大利纳粹党和日本军国主义分子,是典型的人类本性的扭曲,他们给世界造成了有始以来最大的灾害,也是对人类应有的人民民主造成了最大的摧残。
二战由于法西斯的肆无忌惮和英、美、法等西方大国绥靖政策的失败,战斗的搏斗由强权争霸性质,转变为争取人民民主与反人民主搏斗的性质。世界人民认识到只有抗击和消灭法西斯,人民的自由、民主、平等才能存在,美国毕竟是个民主国家,经过罗斯福总统(1882——1945)实施“新政”后的美国,坚定的站在反法西斯的一边,美国的参战对反法西斯的斗争起到了无可代替的作用,苏联和欧洲等国家,中国和亚洲一些国家对反法西斯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苏联承担了巨大的压力,给德国法西斯以重创,全世界反法西斯人民形成了统一战线,终于战胜了历史上最凶残的法西斯主义。
   在战争结束前的开罗会议和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不仅决定联合盟国的一切力量击败法、日、法西斯,而且决定与战后为防法西斯势力的再起,维护世界和平,必须支持各国人民独立民主的愿望。
二战的胜利,首先是人民民主的胜利。二战世界上许多国家走上了民族独立和民主建国的阶段。西欧许多国家在美国的帮助下实现了复兴,重新建立和发展了人民民主;在欧洲东部一些国家则和苏联结成同盟组成了“社会主义集团”。
(三)二战后形成的两大阵营的斗争,人民民主也是其中的内容重要
1949年4月,美、加、英、法、荷、比、卢、丹、挪、冰、葡、意十二国处长在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合约》,目的在于遏制苏联集团。1995年5月,苏、波、罗、保、匈、捷、阿民主德国在华沙缔结了《华沙条约》,自此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东方阵营明显的对立起来,在这两个阵营中,美国、苏联是霸主,两大阵营的斗争,实质是美苏争霸的斗争。双方实力相当,西方的经济实力超过东方,民主力量也比东方胜出一筹,但谁也无法击败对方。美国在朝鲜,越南进行战争的尝试;苏联在阿富汗进行战争的尝试均以失败而告终,谁战胜谁的问题并不单纯取决军事的力量,而主要的综合国力,综合国力是内在的力量,除了经济政治军事的力量而外,人民的民主是根本力量存在。这在一点上以苏联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有着致命的弱关。
社会主义革命应当是人民民主革命,苏联1938年就宣布建成了社会主义,成为强大的国家,担并没有把马克思主义提出的以人为目的的思想继承下来,而把马克思主义过时的偏颇理论发挥得淋漓尽致。社会主义建成意味着资产阶级已经消灭了,共产党应当代表全民的利益,为全民的福祉而奋斗,但仍然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阶级斗争,并把阶级斗争作为统率一切的纲领,而且阶级斗争的发展越来越尖锐,这不仅背离了社会的实际,而且严重侵害了人民的自由、民主和平等。社会主义是反对封建专制的,但中央集权的领导,却形成了专制和官民的体制。计划经济在特定的时期,可以使经济迅猛的发展,但正常经济的运行必须尊重经济的规律,强制实行集体化和取消商品的生产,必然脱离社会的实际,社会主义是以人为主体,是集体的概念,见物不见人,视人为物的工具,这和社主义是对立的,以领袖的个人崇拜,以一种意识形态对人民思想的禁锢,对人们生活领域的干予甚至以镇压的手段对付人们的不同意见和反抗,人们的自由、民主、平等也就不存在了。1989年强大的苏联的群体,这是根本的原因。苏联如果一开始就把人民民主放在建国、治国的主导地位,根基是牢固的,不可能出现大厦倾刻而倒的局面。西方阵营正是利用他们的民主优势,从外部作用于苏联的内部,因为人类的绝大多数都是热爱自由、民主、平等的。除了少数人性变态的分子。西方阵营的民主并不是完美无缺的,但它确实是人民民主,号称人民和民主共和国的苏联,却总害怕西方的民主,进行所谓的反和平应变,这种状态本身就是对人民民主的拒绝和恐惧,人民民主并不是西方资本主义国有的固有财富,它是所有人类的共同财富。
苏联的解体,标志着人民民主继二次大战后的又一次重大的思想解放,标志着人民民主的进一步胜利。

五、联合国《人权宣言》的公布,标志着人民民主已成为人类社会的主流。这也是人民民主发展史在当代最伟大的成果
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成立。在联合国宪章一开头就写道:“在我们联合国所有人民的生活中,曾经经历了两次巨大创痛(指两次世界大战),为了拯救世界未来的世世代代,我们应重新重视基本人权和人类的尊严与价值。
1948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世界人权宣言》,1966年根据《世界人权》的原则联大又通过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公约》及《经济社会及文化国际公约》,是对人类社会有史以来,人民民主历史发展的总结,它是世界各地人民争取人民民主权利的结晶,这是对未来人民民主发展的重要依据,它将引导全世界人民迈向共同的理想社会。它是号召性的也是规范性的,它是世界人民的共识,它对每个国家都是检验进步还是落后的尺度。它是超越国家制度、阶级利益、宗教信条和各种传统规范之上的社会准则。它事实上已经成为各国把人的权利、人的尊严确定为国家制度和政府一切行为的目标。
《世界人权宣言》,序言指出,人类家庭所有成员的尊严及平等不移的权利的承认乃是世界自由、正义与和平的基础,这包括所有的人和所有的国家都是有平等的尊严和权利,只有这样世界才会有共同的自由、正义和平等。
《宣言》的第一条指出:“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第二条指出:“人人有资格享受本宣言记载的一切权利和自由、不分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政治或其他见解、国籍或社会出身、财产、出生或其他身份等任何区别。”宣言共30条,前29条都是人权涉及的各个领域,以及人的权利和对社会的义务。《宣言》是对有关人权问题完整的陈述。
两个公约的序言,文字是一样的,首先确认的《世界人权宣言》的原则,也是联合宪章的原则,即人权原则。一定时期,甚至现在,有的人坚持把人权分为资产阶级人权和社会主义人权,或宗教的人权。把人权的内容以阶级的宗教的理由而加以分割,把人生而俱有的人权和生存权,发展权加以分割。其实人权概念并不存在国与国,民族与民族,阶级与阶级,个人与个人在性质上的区别,只存在认知程度或认识正确与否和具体实施的区别。如果说世界上没有藐视、践踏人权的现象存在,这个人权宣言就毫无意义,正像人类历史长期以来对人民民主(人权)的争取一样,没有人民民主就不会有民主的提出。1993年,世界人权会议通过的《维也纳宣言和行动纲领》,重申了人权的普遍性,并把人权放在发展和民主的范畴之内。这实际是包含了不同认知的共同点,人民民主的人权,离不开为人类生存的经济发展,也离不开经济发展中对人民民主,即人权的关重,人民民主的人权要求在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明等一切方面实施人民民主(人权),而不是分割的有先有后或只在某一方面实施人民民主(人权),强调有先有后加以分割,实际是对自己掌握的权力,不愿去全面推进人民民主(人权),或者不尊重人民民主权(人权)的一种辩护。1980年联合国通过了《发展人权宣言》其中指出:“发展权是一项不可剥夺的人权,每一个人和所有的民族都有权参加和享有经济社会和政治的发展”。
《人权宣言》和两个公约都鲜明指出:“所有人民都有自决权”,“他们凭这种权利自由决定他们的政治地位,并且谋取他们的经济和文化发展”,这说明关系所有人的人权是前提,而不是尊重某一部分人的人权,或者先有某一部分人的人权,才能有其他人的人权。
《人权宣言》和两个公约在第一条内容上共同的写法,其重要意义就在于为基本人权制订了国际的标准,任何国家却要关注人权,所以人权这个普查原则为基点,审视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个人与个人在整个人类社会领域里的各种关系。


小  结
人民民主的历史发展,说明了人类社会中的人、生性就是要求自由、民主、平等的,人人应当享有自由、民主、平等即人权的权利。人民民主的含义是共同的。
人权问题的出现是因为人类社会由于经济、政治的原因,出现不自由、不民主、不平等的状态。人民争取自由、民主、平等是合乎人性的,人民争取的人权是对人类社会是针对人类社会中不民主的制度和意识形态,对大自然是争取的自由的问题。
人民民主的发展,不是顺其自然的,而是通过斗争的。完全可以说是人类用劳动和鲜血浇铸的,无法计算的奴隶、农奴、农民、工人、知识分子及其它人群作出了牺牲,没有人民的斗争,不会有今天人民民主的发展。
别涅狄克·斯宾诺莎(1632——1677)说:“历史从人们对暴政的反抗,恰恰说明人们的天赋之权不可能完全丧失。”
人民民主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不全面到全面的过程,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和各地区,各个国家、民族的交往日益加强,人们的视野更加开阔,特别通过斗争得到更多的权利,人民民主的内容更加丰富和充实。人们日益认识到人类的幸福生活,是靠人民民主权利的根本发挥,只有在人民民主的社会中,人类的劳动才会创造更大的价值,才能促进人类社会在各方面的发展达到社会的和谐和与大自然的和谐。
人民民主由不成熟,发展到21世纪已成为人类社会的主流但也进入了了最艰巨的时代。它已经有了牢固的基础,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向完美的结局发展着,但21世纪的人民民主将面对更复杂的斗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7 23:57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