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1日电 据山西晚报报道,11月29日,省内各大媒体对太原理工大学为整肃学风,开除一名博士生、两名硕士生、一名本科生的事件作了报道,消息一出,全国各大媒体竞相转载,一度成为多个门户网站当日的首页甚至是头条新闻。尽管已过去十多天了,但关于此事的诸多讨论依然余波未了。
剽窃论文博士生被开除
尽管在这一事件中,还有两名找人替考学位英语的硕士生和一名携带手机进入考场的本科生被开除,但因剽窃论文被开除的博士生显然吸引了更多公众的视线。12月7日,记者在太原理工大学,了解了此事的来龙去脉。
今年3月,太原理工大学电力工程学院一位老师在翻阅一本年初的《微电机》期刊时,看到一篇学术论文的内容和结果与本人教的一名刚刚毕业的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一样,但署名却是本学院的另外一名博士生,这名博士生也是本校老师。电力工程学院立即对情况进行了核实,并确认该博士生的行为确属剽窃。《太原理工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第七章第三十四条明确规定:研究生剽窃、抄袭他人研究成果,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学籍处分。今年6月,由30多位校内主要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及各学院院长组成的太原理工大学学位委员会举行一年一度的例会,会议议程之一就是研究讨论关于此事的处理意见,大家一致同意“对抄袭等学术腐败行为必须严格按规定处理,决不能姑息迁就。”今年11月13日,经校长办公会研究决定,对剽窃他人研究成果的博士生,按校规给予开除学籍处分。
这在我省高校中还是首例。
“想尽早拿到文凭让他们铤而走险”
12月7日上午,记者在太原理工大学校园内随机采访了几位同学,他们大都表示,没听说过此事。惟一一位知道此事的同学是从网上得知的,但老师和博士生对此事却议论纷纷。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博士生分析说:“读博士是一个需要耗费大量精力、时间,并不断工作、思考、创新的苦差事!太原理工大学对博士生在学期间科研工作的基本要求之一是,发表三篇以上的高水平论文,其中至少一篇被美国《科学文献索引》或《工程文献索引》引用。事实上,对于一部分在职的大学教师来说,他们已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博士文凭不过是提高工资、福利待遇的一个手段。而日常沉重的教学压力已经牵扯了他们绝大部分精力,他们不大可能像许多国家统招的博士生一样,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中去。即使是国家统招的博士生,五六年时间才拿到博士文凭的也大有人在。所以,早日完成在学期间的论文发表数量,尽早拿到博士文凭,成了一部分人铤而走险、剽窃他人研究成果的动力!”
“不管怎么说,剽窃都是一种令人不齿的行为!”信息工程学院一位研三的学生称,“事实上,对于工科学生来说,论文的90%都是在借鉴前人或学长的成果,但另外10%的工作是要自己做的!”
“博士生的导师该负什么责任?”
山西财经大学一位博士生导师在自己的博客中撰文提出这样的质疑:“博士生是被开除了,他的导师该负什么责任呢?在研究生教育制度中,所培养学生在学期间,学术成果证伪的第一责任人应是他的导师———不管该成果是否署有导师的名字,这是一个通行的惯例。”
然而,记者了解到,事件发生后,被开除博士的导师并没有受到相关的连带处分。太原理工大学研究生院一位负责人称,今后,学校会更加强调导师和学科带头人要严把学生的质量关,加强学风和学术道德建设,对违反学术道德的人和事决不姑息迁就。
12月7日晚,记者对山西财经大学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博导进行了电话采访。他表示,导师教导弟子,不仅要督促他做实验,出成果,更要教导弟子严肃做学问,诚信做学问。然而,现状是,在全国各大高校,导师在教导弟子问题上普遍存在懈怠现象,甚至对弟子抄袭、剽窃别人的成果给予不同程度的默认和纵容。而且,各学校在博士生的教学质量问题上也缺乏有效的科学的监管体系,学校制度不完善也是博士生剽窃事件发生的一个成因。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近年来,省内各大高校研究生扩招规模逐年递增,致使许多导师所带弟子的数量也逐年递增。在许多高校,有的导师带的弟子甚至多达四五十人。学生规模扩大,导师精力不济,也成为导师对弟子“照顾不周”的一个重要原因。
不能再放任学术不端行为
“归根结底,这就是一个学术腐败问题!”一位博士生导师说。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剽窃论文在高校已不是新鲜事了。
张文(化名)是省城某高校2003年的毕业生,他向记者讲述了自己写作本科论文的过程:“我做毕业论文的时候,恰逢2003年SARS肆虐,我回了家。眼看毕业临近,论文却没有着落。留在学校的同学给我寄了两份抄来的论文,我糅了糅打印了一份交给老师,没想到居然得了优。有的同学直接从网上下载一篇论文,只字不改地交给老师,同样要评好论文。”
在太原理工大学某学院,曾发生一起两个学生论文从标题到内容只字不差的事件,老师无奈,只好把论文发回,让这两位同学重写。
“从本科起,学术不端行为就存在于学生的治学过程中,这样的学生再去读硕士、读博士,他的治学态度怎么能够严谨起来?是该重视学生品德教育、诚信教育的时候了,如果继续放任学生的学术不端行为,不久的将来,类似博士剽窃的事件还会发生!”一位高校博导表示。
记者发稿时获悉,那位被开除学籍的博士,今年34岁,硕士研究生阶段即在太原理工大学就读,后留校任教,2005年考上博士。事情发生后,他已向学校递交了调离申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