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1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者视界:博士学位是敲门砖还是紧箍咒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9-16 09:46: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青年报》10月9日报纸以《大学青年教师成考博主力,博士学位功利性突出》为题报道,近几年高校教师考博热愈演愈烈,很多大学青年教师为了在高校中立足,不得不在繁重的教务  
、沉重的家庭压力下争取考博,以期尽早拿到博士学位,取得在高校中继续任教的资格。  
  在世纪之交以前,高校招收了大量硕士研究生,到了近几年,这些尚未取得博士学位的高校教师,在评职称、评工资等方面,由于学位问题而遇到瓶颈,博士学位没有成为一块敲门砖,却变成了一道紧箍咒,只要想在高校体制内往上爬,就得卸下头上的紧箍圈。因此出现了“大学青年教师成考博主力”的局面。  

  可以想象,当博士学位变成青年教师为了继续在高校谋生,而被迫去获取的一种工具,学术的纯洁性、非功利性将荡然无存。  
  在这里碰到了一个两难的困境,如果从提高高等教育水平的角度来看,应该要求高校教师有博士水平以上,而面对现实情况,这一要求又有导致博士学位功利化的危险。  
  而既要提高教师水平,又要保持学术纯洁性,便必须在招收教师的把关上,在博士学位授予上,避免行政力量对学术的干预,尊重学术自身的规律。  
  如报道中说到的,在化名为“黄慧”的老师所在的高校,“当初,由于学校规定除了个别专业外,只有博士生才有资格应聘教师,所以黄慧先以行政人员的资格进入了这所高校,在办公室‘坐’了一年之后才转为教师身份。”  
  行政人员工作一年便可以转化为教师,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如果这种现实合理的话,那么,“只有博士生才有资格应聘教师”的规定便形同虚设了。以“黄慧”为例,说明的不应该是博士学位功利化,而是高校用人机制仍然存在严重的问题。  
  随着研究生的不断扩招,高校教师待遇的好转,博士学位应该逐渐成为进入高校从教的敲门砖,而不是高校教师的紧箍咒。  
  (作者系中山大学哲学系博士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5-18 21:33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