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7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编译还是剽窃?——评《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发表的一篇文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9-14 20:44: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登载在《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3月第24卷第3期的“从话轮转换看权势关系、性格刻画和情节”一文有重大剽窃嫌疑。

首先来看文中最令作者得意的戏剧文体学话轮分析的五个框架:
1)话题提出和控制情况;
2)话轮长度
3)话轮类型
4)话语打断和独白现象
5)话轮控制策略在

通读文章后不难发现,这五个框架是全文分析的基础,不但很好的承接了上文由塞克斯等学者提出的话轮转换理论,更重要的是为后文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理论平台,使作者游刃有余的分析一篇看似信手拈来、实则精心挑选的戏剧语篇,同时也构成了文章的“独创性”。如果作者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得出这一理论框架的话,实则为国内戏剧文体学研究界一大幸事,可谓开创戏剧文体学定量分析模式之先河。然而不幸的是,此文的写作和发表时间稍迟一步。早在1996年,笔者在英国求学之时便拜读过由Addison Wesley Longman Limited 出版公司发行、英国兰卡斯特大学现代英语与语言学系著名文体学家Mick Short先生著述的Exploring the Language of Poems, Plays and Prose(国内著名外语期刊《外国语》曾为此书作过书评).  

在英期间,由于专业关系,笔者曾多次通过电子邮件向Short先生求教戏剧文体学诸多问题并得到先生的热忱指导。如果读者手头有这本书,请翻至P206,中间有一个练习是这样要求的(为方便手头无书的读者,特将练习原文摘抄如下:

Look at the questions below and decide whether they apply best,  
other things being equal, to more powerful or less powerful  
interactants in conversations. I have indicated my intuitions  
with an “X” in the columns below. See if your intuitions  
about what is typical coincide with mine:
Powerful    Powerless
Speakers     speakers
Who has most turns? X
Who has the least? X
Who has the longest turns? X
Who has the shortest? X
Who initiates conversational exchanges?X
Who responds? X
Who controls the conversational topic?X
Who follows the topics of others? X
Who interrupts? X
Who is interrupted? X
Who uses terms of address not marked for respect
( e.g. first names only)? X
Who uses terms of address marked for respect
( e.g. title + last name)? X
Who allocates turns to others?X

在读过上文练习后,即使是戏剧文体学的门外汉也能即兴总结出几条所谓的理论框架。文章作者提出的五个框架似乎还留有余地,但这也为以后继续开发新的理论框架打下坚实基础。

如果说上述理论框架部分行为不足以构成剽窃,毕竟还有作者编译、加工、排列、组合等辛苦劳动在里边,那么后文的具体量化分析是否受到了Short 先生在原著P208的分析方式的启发就不得而知了。不过有一点需要指出,Short先生的著述毕竟太早,没有像作者那样大胆提出“定量分析模式”这一颇具现代意味的词藻。

最令人称奇的是在本文的结论部分,作者声称“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笔者完善了戏剧文体学中的话轮转换定量分析框架, 尤其在话题的分级、话轮长度的计算、话轮类型的划分、话轮控制策略的分类等方面提出了操作性较强的方法。”  

笔者感觉颇为惊奇,先不说作者气势如虹、当仁不让的胆略,也不谈剽窃与抄袭之嫌,单就学术研究的广度和宽度来看,无视这样一本在西方文体学界颇具知名度的教材的存在就令人生疑。另外,单纯的把统计英文字数作为定量分析模式的基本研究方法颇显幼稚。笔者在给英语专业本科生开设的文体学选修课中就介绍了这一方法,而学生们的反应是“小学数学终于派上了用场!”


学术批评网(www.acriticism.com)首发 2003年7月1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0-4-26 21:14:33 | 只看该作者
晕,够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6-30 15:23:54 | 只看该作者
O(∩_∩)O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13 18:02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