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4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赵世瑜: 将批评进行到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9-14 20:36: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面前有本《书评30家》,由伍杰、王建辉二位图书评论界的大将挑选了30位作者的书评大作,加以评点,汇集成册,意在把20世纪80年代书评界的代表性佳作奉献给读者,以推动图书评论健康有序的发展,自然是件大好事。

本书的好处就在于对每位作者书评的“简评”,就好像老师拿了几篇范文名作出来,做一番点评赏析,学生们于是乎恍然大悟:啊,原来好处在这里!令我动容的是,在这些简评中还颇有些对原作者的“挑剔”之辞,体现了对评论公正性原则的身体力行。

书评说好并不难,难的是把好话说得不那么肉麻,或者让读者看不出来说好话的痕迹。这么说决不是暗含讽刺,而是说不要像当年那首歌曲《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是好》一样,“就是好呀就是好,就是好”,而要分析其有价值之处究竟在哪里。要做到这一点可不容易,虽是评论一本书,光读本书绝对不行,你一定要把本书思想的渊源背景了解清楚,这样才可知道其与前与后相较,价值在何处。讲给读者听了,人家觉得你说得有理,甘愿掏腰包去买一本此书,而不觉得你是在那里当“托儿”,或者在作骗人的吆喝。我敢说,本书收集的这些书评,多数是在评论所评对象的价值的,但没有那种拍马的应酬之作,因此可作后生习作评论的范文。

书评说好话并不难,难的是说“坏话”,也就是批评或者异议。本书选了一些此类书评,比如郭齐勇、李宗桂、王武子、杨玉圣等的文章,不多,可见说“坏话”之难。批评本来是件好事,如果批评得对,被批评者应该有所收获,有所提高。但批评的难度要大大大于夸奖,一是要有勇气,二是批评得准确,三是要有与人为善的态度,所谓有理、有利、有节,三者缺一不可。这里的几篇,可以说符合这个原则,但在整个书评界,这样的文章还有待培育。或者是想批评而又有顾虑,顾左右而言它;或者好不容易抓住个落水狗,嬉笑怒骂,搞
得对方虽然理亏,却不能平心静气地接受,批评的目的又如何能达到?

其实对这本《书评30家》进行评说才难,书中的文章已是书评,还有选编者对这些书评的评论,我不知道该评论那些评论,还是评论对这些评论的评论,只好两方面都谈了些感想,虽不自量力,也只好知难而上。其实,如果让我来编这样一本书,我也不知道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标准。此书风格多样自不待言,但是否一定有可读性就不一定了,或者专门编一本杂文随笔式的集子,那是照顾到可读性;但如果考虑纳入学术评论,许多有水平的文章外行的确是读不下去的,那该是另一本集子。至于对国外学者著作的评论,如果同时选择一些学术批评的文章,那么就更见中国学界的进步。


无论如何,中国的学术发展正有赖书评界的努力,评论再难,也还是要不懈地继续评论下去。

(《书评30家》 伍杰 王建辉编 华夏出版社 1999年)


学术批评网(www.acriticism.com)转发 2005年2月4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5 18:32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