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鄢烈山:谁要玩祭孔 就让他们玩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9-14 19:22: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9月28日是孔子2556岁诞辰日,世界各地将举行祭孔仪式,央视将首次直播“2005全球联合祭孔”。据报道,台北孔庙将于27日、28日先后举办纪念孔子诞辰2556周年的释奠习仪和释奠典礼。”

我弄不清“释奠”何义,猜测“习仪”大约是“演习”?这祭孔的仪式,连曲阜的主祭人都茫然无所适从,我辈更蒙查查不敢置喙了。据闻,台湾的台南孔庙祭孔很正统,以成书院所依循的“释奠”典礼是清康熙52年所颁制的仪式,一揽子规矩成龙配套。祖国大陆西南边陲小城云南省建水县传承着一套祭孔规则,正所谓“礼失求诸野”;海外则有韩国、日本的儒教组织保存着华夏祭孔旧礼。在我看来,祭孔仪式的细节如何,并不重要。演秦皇汉武到慈禧光绪历代帝王的戏多了,咱也未曾较真秦始皇到底是什么口音、光绪皇帝穿什么质料的衣服,优孟衣冠像那么回事就得了。


祭孔而有这么大的规模和声势,一年更比一年强,原在我的意料之中。既有几年来祭孔的铺垫,又有在全世界建100座孔子书院之类的新进展在前,“全球”呀“首播”呀都是顺理成章的。

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对祭孔,我就是个看热闹的。我看到的是大家一起来热闹,一起来娱乐,一起来作秀,一起来争夺“眼球”。正如说在全世界建100座孔子书院之类我就是这么想的。因为语言学习这事儿是很功利的。拿破仑时代法语红遍天,如今英语独领风骚无非因美国是超级大国,执世界经济、文化之牛耳。人家觉得与中国打交道有利可图,不用你费心推广他也要学中文;反之,强按牛头喝水,只能吸引几个沾小便宜的混混捧场。

如今是一个商业时代,争祖宗文化遗产的人往往怀着经济开发的目的。比如三省争炎帝陵的正宗,两省争诸葛隐居地归属等等,无非在争夺旅游资源。我去过曲阜,毫无疑问,当地主事者有强烈的商品“开发”意识。打文化招牌谋商业利益,“秀”他一把,最典型的近例是李敖的“神州文化之旅”。你以为活动主办方祭出李敖这张王牌是在做公益活动吗?李敖演讲提供观点拼盘供各方各取所需,同时不忘推销他的《李敖大全集》,真的很“技巧”耶。

在这个“娱乐至死”的物质主义时代,有多少正经八百的东西值得我们认真对待?那些鼓吹“国学”的人有几多是真心服膺国学的?学者杨东平近日撰文说:“8月中旬,当代最活跃的文化保守主义、自由主义和新左派学者啸聚武夷山,举行的‘武夷论道’同样剑拔弩张、精彩纷呈。”我不是学者也无门无派,侥幸列席了“武夷论道”,可以证明他所言不虚。

会上散发了高调倡扬国学的康晓光与卧病未能与会的“国学”主倡者蒋庆的发言稿,二人都主张将儒教定为“国教”。在政教分离已成为世界上所有民主国家民众的共识的21世纪,在传统上释、道、儒三教并行、国家只是文化上“独尊儒术”的中国,康、蒋这种主张可谓惊世骇俗。这回,康晓光又明白地表示,“我们”是在“用儒家的话语来建构我们的理想蓝图”。他把公祭孔子、公祭黄帝看成推行“政教合一”的“投石问路”。(见9月27日《南方都市报》)。徐友渔先生对此予以批驳,提醒世人:“孔教不是中国的国教”:“如果我们把祭孔活动搞成国祭,从宪政的角度看是不对的。”

我以为徐友渔先生未免书生气,他太认真。我甚至都不相信康晓光、蒋庆是在“痴人说梦”,他们比曹操还清醒,不过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罢了。先别“从宪政的角度看”,且从宪法的角度看,他们“投石问路”的路能行得通吗?对此,主张威权主义的康晓光心明如镜,可是他还是要说儒教国教什么的。

以此观之,所谓祭孔,咱们不妨将它当做“超级女声”一样的文化娱乐吧,只是投资者与热心参与者不同罢了,谁要玩、有钱玩就让他们玩去!  


学术批评网(www.acriticism.com)转发 2005年9月29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2 08:09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