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倍晋三果然当选日本自民党新总裁,日本各大报章20日几乎都没有在头版显著地位登载总裁选举新闻,反之,且有评论说自民党总裁选举数十年来从未像这次缺乏紧张与期待感。
倒是美国媒体纷纷推测评论安倍晋三未来的政治方向,《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今日美国报》、《时代杂志》、《新闻周刊》都有论述,几乎都认为这位甲级战犯的外孙天生就是保守派,定将日本推向狂热的民族主义路线。
如果仅把目光置于安倍是否去参拜靖国神社,那全无意义,重要的是他的政治取向,坚决主张修改宪法才是最危险的讯号。日本一些评论家认为安倍远较小泉纯一郎更右倾,他的历史观与战争观完全是以狭隘的民族主义为出发点,他认为太平洋战争是保卫战,是日本为了生存的战争。日本数十年来受了委屈,现在是重新抬头的时期。
前自民党总裁,一度是小泉好友的山崎拓便说,日本已发生巨大的世代交替,战后出生的议员不断增加,新一代不像老一代那样了解到战争的可怖与和平的可贵,安倍属于此一代,其主张政策总强调力量,主张强势,不看重以外交手段解决问题,重视防务而轻视外交。
安倍曾公开说:“修宪或制订一部新宪法将是政治日程上的事”他就任后当然会积极推动,即使不能产生一部新宪法,也要把现行宪法第九条的“非战条款”删去,而一旦去掉这个限制,日本就可以毫无忌惮地扩军,甚至制造核武。
安倍这样做,在当前日本是有市场的,且看他人气为何如此旺的原因,在参加小泉内阁之前,他根本无足轻重,但二○○二年小泉与朝鲜进行接触,他劝小泉强硬,如果当年遭朝鲜特5绑架的日本人质不能返国,即不在联合宣言上签字,结果五名人质顺利返国,人质事件是当时媒体炒作最厉害的新闻,安倍也因此声名大噪,声望人气不断上升。
当朝鲜试射飞弹后,他立刻主张先发制人而攻击朝鲜,而在自民党总裁选举前夕,日本政府又公布了比美国更严厉的对朝鲜金融制裁举措。这虽是内阁决定的,但实系小泉与安倍的决策。这种强硬政策非常适合日本人目前的心态。
如果修宪有进展,安倍就成为日本新帝国主义的开拓者,以后的日本对世局的和平与战争都有很大影响了,岂在乎是否参拜靖国神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