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2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把世界目光带到非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9-9 08:59: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的走近,把一个崭新的非洲呈现给世界

苏丹是胡主席将要访问的非洲国家之一。图为四名衣着艳丽的苏丹妇女顶着水罐取水。
    中国国家主席胡Jintao当地时间1月30日抵达非洲西部的喀麦隆,开始了他的非洲8国之行。非洲在北半球国家很多人的感觉中都很遥远,非洲出现在西方电视观众眼前的时候,或者是饥荒,或者是战乱。但中国与非洲的接触,把完全不同的镜头呈现给世界:一个发展的大陆,热爱和平的人民,以及与世界大国有尊严的交往。9个月前,胡Jintao刚刚访问过非洲,2个多月前,非洲几十个国家的领导人共聚北京。现在,非洲与中国又同时出现在世界的关注中。中国对非洲的尊重在世界范围内引来思考,也引来对非洲的刮目相看。一些西方大国也因此感觉到了某种紧迫感。德国的《布伦瑞克日报》是个地方性报纸,前几年每年有关非洲的大稿子不超过10篇,然而从去年开始,他们几乎每天都报道非洲话题。这种变化是世界对非洲的认识出现变化的真实写照。
  世界感叹中非往来频繁
    非洲与世界其他大洲有一点不同:它没有一个世界意义上的大国。以往的世界舞台上,非洲因此吃了不少亏,很少能靠自己的力量在发展的话题上吸引住世界的目光。西方与非洲的关系,实际上变相延续了宗主国与殖民地的关系,并因此而停滞,长期没有新意。近年来,西方对中非关系的发展充满了好奇,其中不乏“心态复杂”,但即使带有恶意的评论家,也不得不承认,中非关系是一种“全新的关系”,完全打破了西方与非洲关系的思路,中非的平等交往不仅受到非洲的极大欢迎,也给中国与非洲都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对欧洲而言,非洲曾是一块被遗忘的大陆。不过这种情况现在似乎已经成为了历史,欧洲人重又想起了南部的近邻”,主要原因之一是中国3年来在非洲的积极行动,德国之声电台说:“现在几乎没有哪个国际会议不讨论中国在非洲扮演的角色。”
    针对此次胡主席访非,西方媒体进行了大量报道。德国之声等把胡主席描绘成“非洲最喜欢的客人”,它们还对胡主席三次访非的路线进行了对比:在2004年初,胡Jintao就曾经访问过埃及、加蓬和阿尔及利亚。2006年4月,他又去了尼日利亚、摩洛哥和肯尼亚。而这次则是去喀麦隆、利比里亚、苏丹、赞比亚、纳米比亚、南非、莫桑比克、塞舌尔8国。4年之中胡Jintao三次访非,而且到访的非洲国家从没有重复。一些国家并不是对华贸易大户,所以可称为“超越经贸的非洲之旅”。
    南非斯泰伦博什大学中国研究中心的主任马丁·戴维斯感叹道:“这是前所未有的,我想不出有哪位国家元首,包括(南非总统)姆贝基在内,访问过这么多的非洲国家。”
    感叹中非交往密切的还有美国《洛杉矶时报》。该报1月31日的报道称,去年,中国国家主席、总理和外交部长都对非洲进行了访问,一共访问了16个国家。
    与中国国家领导人频频出访非洲相对应的是,中国人最近几年也出现在非洲的各个角落,甚至在最偏远的地区也在销售着中国的商品。直观地说,现在在任何一个非洲国家的街头,你看到的服装、小五金、家电等商品,都很有可能是中国制造。中国与非洲蓬勃发展的关系还有更多的标志,飙升的贸易数字也是世界媒体关注焦点。路透社1月31日的报道称,2006年,中非之间的贸易额增长了40%,达到了550亿美元,非洲方面的顺差约为21亿美元。
  中国成功赢得非洲伙伴信任
    无论是非洲,还是西方国家的媒体,在谈论中国与非洲的交往时,都要拿西方国家来进行比较。德国发展政策研究所专家麦斯纳教授认为,中国政府领导人与几乎所有非洲国家首脑举行会晤,这显示出中国将非洲视为一个战略地区,一个战略伙伴。而西方国家通常把非洲国家视为政治、经济不稳定的摇篮。两者之间区别很大。这导致了中国在非洲非常受欢迎,被非洲视为新的可以共同发展的伙伴。
    正是在与西方的比较之中,非洲人看到了中国给他们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和发展机遇。坦桑尼亚总统基奎特近日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说:“中国从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成为了世界舞台上的经济强国。中国是这种转变的模范。这给了非洲以希望,让我们知道有这种可能把我们的国家从可怕的贫穷带到发展的道路上来。有了正确的政策和正确的行动,有一天我们也会成为那样。”基奎特说,中国,还有印度,不仅能给非洲国家提供巨大的非洲商品市场,而且还是技术和医药等重要物资的一个物美价廉的来源。因为对于非洲国家来说,出口到中国要比出口到西方国家要容易得多,因为中国没有西方国家那么多的歧视非洲产品的标准。由于一些非贸易的壁垒,很多非洲国家的商品根本无法进入西方国家的市场。
    联合国出版的杂志《非洲复兴》本月题为《中非关系大跃进》的文章援引埃塞俄比亚总理梅莱斯的话说:“中国是我们所有人的灵感。中国向非洲展示的是,非洲确实能够在经济发展上渡过难关。”
    也有一些非洲人注意到了中国产品给非洲制造商带来的竞争。但他们认为中国给这个大陆的外部关系多元化带来了机会。中国方面不在政治经济政策上提出明确条件,他们对这一点也很欣赏,与之相比,西方大国采取的措施看上去很强硬。肯尼亚《民族日报》执行编辑马查理亚·盖托说:”只要中国愿意在非洲投资,我们就一定不能错过这个金矿。”他认为,虽然以往中非贸易流动的形式和非洲与其传统贸易伙伴类似:非洲出口石油和原材料,从中国进口制成品。但中国正在回应这个问题。“中非行动计划呼吁中非贸易‘以更加平衡的方式’发展。这个计划决定让非洲流入中国的免关税货物翻一番,这就是迈向‘更平衡贸易’的坚实一步。另外一个动作是,中国去年还承诺主动限制出口到南非的纺织品总额。”
    联合国非洲问题特别顾问勒格瓦伊拉说,不管非洲人对中国与非洲经济关系还有什么问题,北京在非洲的高亮相率“很清楚地表明,中国成功地赢得了非洲伙伴的信任。”
西方害怕什么
    与非洲舆论不同的是,西方媒体的报道总是念念不忘能源、人权,甚至以恐惧的心态来看待中非交往,一些西方媒体攻击说,中国走向非洲是出于对石油等战略资源的掠夺,中国在非洲政治经济影响的扩大是一种“新殖民主义”的表现。
    对于西方的攻击,中国外交部长助理翟隽回击说:“近年中国每年从非洲进口的石油3000多万吨,我不明白为什么这3000万吨就让有些人着急了,就说‘中国从非洲拿走资源’了,其他国家从非洲进口了1亿吨石油,我们也没提什么意见!”
    专家认为,西方国家对中国进行攻击,主要原因是西方从自己的利益来看中非接近,但西方的利益并不是非洲的利益。德国非洲问题专家莱曼也认为,中国进入非洲加深了那里的竞争关系,让那些常常以“宗主国”身份看待非洲的国家感受到了危机,所以他们才会感到恐惧;但站在非洲的角度来说,这种竞争让非洲在世界市场上的分量日益重要,为非洲更多提供了与西方进行谈判的砝码,这有利于非洲的国际地位的提升,有利于非洲大陆的崛起。
    设在芝加哥和罗马的《权力与利益新闻报道》的中国问题分析家亚当·沃尔夫说:“我想直到现在还有一种观念,认为美国和欧盟一直是非洲的主要投资者。现在一个新选手进入了这个领域,所以你不得不改变规则。说到把贷款和人权联系起来,它们(西方)不得不改变方式。”
    世界银行非洲地区副总裁的顾问哈里·布罗德曼教授认为,中国在非洲的强劲表现代表了国际经济中一个重要的转移:投资和贸易从原来依附性的南北关系开始转向合作性的南南关系。而这种关系将会把非洲国家从过分依赖几种商品的生产和出口国转变成更加多样化的经济体。“非洲国家和中国及印度的贸易和投资代表了迄今为止最重要、最罕见的机会,一个加速非洲的发展、扩展泛非贸易以及加快整个非洲大陆整合加入全球经济的机会。”这是世界发展中国家都希望看到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1 16:24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