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630|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30 10:28: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人民大学

2008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章



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兼有部分理工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尤其在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领域具有突出的整体优势。学校目前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比例为1:1,是全国高校中这一比例最高的研究型大学之一。

为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研究生培养机制,鼓励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我校2008年试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

学校将统筹资源、优化配置,实行新的研究生奖助体系,通过设立研究生基本奖助金和三助岗位(助教、助管、助研)等多种形式对研究生进行奖助学,入学后基本奖助金根据研究生学习成绩、科研成果(能力)和综合表现进行动态管理。

学校设立特等奖助金用于选拔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欢迎全国重点大学的优秀毕业生报考我校。

我校基本奖助金包括特等奖助金、全额奖助金和半额奖助金,覆盖面达80%。

我校现有博士学位授予点100个,2008年计划招收博士生850人,我校的博士生招生考试每年一次。

一、我校实行网上招生,招生信息均在网上发布

    网上招生包括网上报名、网上支付报名费等。我校博士生招生信息均在网上发布,考生须随时登录研究生院网站查询有关通知。考生自行从研究生院网站下载《准考证》、《初试成绩通知》、《复试通知》等,我校不再给考生寄发书面通知。

二、报名条件

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国民教育系列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录取前取得硕士学位);获得学士学位后六年或六年以上(从获得学士学位到2008年9月1日),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身体健康,年龄一般不超过四十五周岁。

我校2008年原则上不招收在职培养博士生,如为培养高校师资则可例外。招收的在职博士生应到校脱产学习一年。在职培养博士生控制在招生人数的10%左右。

同等学力者报考我校,须具备以下条件:

1、必须获得学士学位满六年;

2、报名时已在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硕士水平的论文3篇以上;

3、报名时原则上已获得国家外语六级水平考试证书;或2005年6月以后参加六级考试成绩达到450分以上者,提交成绩单;

4、初试时加试两门业务课和政治理论课;

5、提交与报考专业相关的、相当于硕士学位水平的论文。

三、报名时间和程序

1、一律采取网上报名、网上支付报名费的方式,我校不再接受函报和汇款单。

网上报名网址: pgs.ruc.edu.cn

   网上报名时间为:2007年11月1日8:00-11月10日20:00,

                                                   11月16日8:00-12月23日20:00。

具体报名程序如下:

1)考生登录研究生院网站,注册用户;

2)考生在网上提交报名信息;

3)通过网报系统的网上支付平台到工商银行网上银行交纳报名费;网上支付成功后,考生获得报名号;

考生在网上支付报名费后,一律不退报名费。

    4)网上报名成功后,考生须携带有效身份证件(截至初试考试日期仍有效的《身份证》、《军官证》)、学位证书原件(应届双证硕士生持学生证,要求每学期均注册)在我校规定的照相时间到我校进行电子照相。

   电子照相时间和地点为:

第一次:2007年11月13日,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教学一楼1101教室;

第二次:2007年12月25日,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教学一楼1101教室;

外地考生补照相:2008年3月18日,地点于照相前三天见研究生院网站通知。

5)交报名材料:

①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

②两名与报考学科有关的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推荐书;

③硕士课程学习成绩单原件和复印件、硕士学位论文(应届毕业硕士生可提供论文摘要和目录等);

跨学科专业报考者、同等学力报考者须提交内容与所报专业相关的、相当于硕士学位水平的论文;

同等学力报考者提交国家外语六级水平考试证书或成绩单复印件以及在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的与报考专业相关的硕士水平的论文;

④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所获专利及其他科研成果;

⑤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本人想致力研究的问题和设想的陈述书;

⑥在职考生须提交单位人事部门同意脱产学习的证明。

交报名材料方式:

①    北京考生:于电子照相时交以上材料;

② 外地考生:报考商学院的外地考生须在网上报名、交费并获得报名号十天内,将以上材料寄到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并在信封背面注明报名号和姓名。

报考其他院系的外地考生于面试报到时面交报考院系。

2、考生必须如实、准确提交报名信息,不得弄虚作假。一旦发现考生提交的报名信息不实,立即取消考生报考资格或录取资格。

3、请在安全场所网上报名、网上支付报名费,因考生自己操作失误或网上支付帐号和密码泄漏造成的损失,我校概不负责。

四、博士生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段,初试包括笔试和与导师见面。初试日期为2008年3月20-24日,其中笔试日期为3月22-24日。考试地点:中国人民大学。

考生须在初试前一天到报考院系报到,报到时须携带硕士学位证书、学历证书原件(应届毕业生必须在入学前补交,初试前一天报到时持学生证),同等学力报考者还须提交国家外语六级考试证书原件或成绩单原件和相当于硕士学位水平的论文。

笔试科目:外国语(不含听力)和两门业务课。

已获得硕士学位跨一级学科报考的考生和同等学力考生须加试两门业务课,名称详见我校博士生招生专业目录考试科目四、五;同等学力考生还须加试政治理论。



五、复试日期:2008年4月12-13日;地点:中国人民大学

根据导师和院系意见进行差额复试,比例为130%~150%左右。考生于2008年4月初登录研究生院网站查询是否参加复试。

复试时参加我校组织的体检,体检医院为我校校医院,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体检不合格者我校不予录取。

我校根据初试、复试情况,结合考生科研能力、个人素质的审核,综合评估,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考生可于5月上旬从网上查询是否录取。

六、我校历史学院各专业、国际关系学院各专业试行导师指导与导师组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七、2008年我校继续实行住宿收费制。

八、我校不允许学生同时攻读两个(及以上)不同层次或相同层次的学位。

九、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培养方案的规定内容,按照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和学位授予的相关规定,符合条件的,可被颁发相应的学历证书,并被授予博士学位。

十、我校不举办考前辅导班。

研究生院网站:pgs.ruc.edu.cn

各院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           学院

邮政编码:100872

研招办电话:010-62515340           中国人民大学查号台:010-62511301

各院系咨询电话详见研究生院网站。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07-8-30 10:29:03 | 只看该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100900-国际关系学院)

一、已获得硕士学位,未跨一级学科报考者,初试笔试科目如下:
 1、报考西方经济学(020104)专业:必考科目为科目一、科目二、外语、科目四;
 2、报考数量经济学(020209)专业:必考科目为科目一、科目二、外语、科目四、科目五;
 3、报考除西方经济学(020104)、数量经济学(020209)以外的其他专业:必考科目为科目一、科目二、外语。
二、已获硕士学位,跨一级学科报考者,初试笔试需加试两门业务课,即笔试科目为:科目一、科目二、外语、科目四、科目五;
三、同等学力考生,初试笔试须加试两门业务课和政治理论,即笔试科目为:科目一、科目二、外语、科目四、科目五、政治理论;


专业 方向 导师 科目一 科目二 外语 科目四 科目五
030201-政治学理论 01-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 程虎歗 137-政治学理论 247-中外现代政治思想史 英俄日德法 433-西方近现代政治制度史 588-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史
030201-政治学理论 02-中国近代民众政治意识与乡土文化 程虎歗 137-政治学理论 247-中外现代政治思想史 英俄日德法 433-西方近现代政治制度史 588-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史
030201-政治学理论 03-政治学理论 景跃进 137-政治学理论 247-中外现代政治思想史 英俄日德法 433-西方近现代政治制度史 588-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史
030201-政治学理论 04-中国政治 景跃进 137-政治学理论 247-中外现代政治思想史 英俄日德法 433-西方近现代政治制度史 588-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史
030201-政治学理论 05-西方政治思想史 王乐理 137-政治学理论 247-中外现代政治思想史 英俄日德法 433-西方近现代政治制度史 588-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史
030201-政治学理论 06-当代西方政治思潮 王乐理 137-政治学理论 247-中外现代政治思想史 英俄日德法 433-西方近现代政治制度史 588-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史
030202-中外政治制度 01-比较政治制度 张小劲 137-政治学理论 248-中外政治制度 英俄日德法 433-西方近现代政治制度史 588-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史
030202-中外政治制度 02-欧洲问题研究 张小劲 137-政治学理论 248-中外政治制度 英俄日德法 433-西方近现代政治制度史 588-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史
030202-中外政治制度 03-政党与政党制度比较研究 周淑真 137-政治学理论 248-中外政治制度 英俄日德法 433-西方近现代政治制度史 588-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史
030202-中外政治制度 04-当代中国政治 周淑真 137-政治学理论 248-中外政治制度 英俄日德法 433-西方近现代政治制度史 588-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史
030202-中外政治制度 05-地方政府与地方政治 王续添 137-政治学理论 248-中外政治制度 英俄日德法 433-西方近现代政治制度史 588-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史
030202-中外政治制度 06-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 王续添 137-政治学理论 248-中外政治制度 英俄日德法 433-西方近现代政治制度史 588-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史
030203-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01-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李景治 138-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49-当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英俄日德法 434-政治学原理 58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030203-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02-当代国际共运与世界社会主义 李景治 138-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49-当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英俄日德法 434-政治学原理 58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030203-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03-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张惟英 138-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49-当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英俄日德法 434-政治学原理 58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030203-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04-政体比较研究 张惟英 138-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49-当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英俄日德法 434-政治学原理 58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030203-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05-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与当代 高放 138-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49-当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英俄日德法 434-政治学原理 58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030203-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06-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高放 138-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49-当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英俄日德法 434-政治学原理 58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030203-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07-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 蒲国良 138-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49-当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英俄日德法 434-政治学原理 58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030203-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08-当代世界社会主义 蒲国良 138-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49-当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英俄日德法 434-政治学原理 58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030203-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09-当代世界社会主义 王学东(兼) 138-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49-当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英俄日德法 434-政治学原理 58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030206-国际政治 01-国际政治理论思想 时殷弘 139-国际关系理论 250-当代国际政治 英俄日德法 435-国际关系史 590-西方政治思想史
030206-国际政治 02-当代国际战略研究 时殷弘 139-国际关系理论 250-当代国际政治 英俄日德法 435-国际关系史 590-西方政治思想史
030206-国际政治 03-国际政治经济学 宋新宁 139-国际关系理论 250-当代国际政治 英俄日德法 435-国际关系史 590-西方政治思想史
030206-国际政治 04-欧洲问题研究 宋新宁 139-国际关系理论 250-当代国际政治 英俄日德法 435-国际关系史 590-西方政治思想史
030206-国际政治 05-国际政治经济学 查道炯 139-国际关系理论 250-当代国际政治 英俄日德法 435-国际关系史 590-西方政治思想史
030206-国际政治 06-中外经济关系 查道炯 139-国际关系理论 250-当代国际政治 英俄日德法 435-国际关系史 590-西方政治思想史
030207-国际关系 01-当代国际关系 陈岳 139-国际关系理论 251-当代国际关系 英俄日德法 435-国际关系史 590-西方政治思想史
030207-国际关系 02-中国对外关系 陈岳 139-国际关系理论 251-当代国际关系 英俄日德法 435-国际关系史 590-西方政治思想史
030207-国际关系 03-俄罗斯对外关系 陈新明 139-国际关系理论 251-当代国际关系 英俄日德法 435-国际关系史 590-西方政治思想史
030207-国际关系 04-东欧中亚国家对外关系 陈新明 139-国际关系理论 251-当代国际关系 英俄日德法 435-国际关系史 590-西方政治思想史
030207-国际关系 05-发展中国家研究 刘青建 139-国际关系理论 251-当代国际关系 英俄日德法 435-国际关系史 590-西方政治思想史
030207-国际关系 06-当代国际关系 刘青建 139-国际关系理论 251-当代国际关系 英俄日德法 435-国际关系史 590-西方政治思想史
030207-国际关系 07-全球化与全球治理研究 庞中英 139-国际关系理论 251-当代国际关系 英俄日德法 435-国际关系史 590-西方政治思想史
030207-国际关系 08-地区主义与地区合作研究 庞中英 139-国际关系理论 251-当代国际关系 英俄日德法 435-国际关系史 590-西方政治思想史
030208-外交学 01-当代中国对外关系 李宝俊 139-国际关系理论 252-外交学与当代中国外交 英俄日德法 435-国际关系史 590-西方政治思想史
030208-外交学 02-当代中国外交战略研究 李宝俊 139-国际关系理论 252-外交学与当代中国外交 英俄日德法 435-国际关系史 590-西方政治思想史
030208-外交学 03-外交政策研究 金灿荣 139-国际关系理论 252-外交学与当代中国外交 英俄日德法 435-国际关系史 590-西方政治思想史
030208-外交学 04-美国问题研究 金灿荣 139-国际关系理论 252-外交学与当代中国外交 英俄日德法 435-国际关系史 590-西方政治思想史
030208-外交学 05-公众外交 金正昆 139-国际关系理论 252-外交学与当代中国外交 英俄日德法 435-国际关系史 590-西方政治思想史
030208-外交学 06-现代外交制度 金正昆 139-国际关系理论 252-外交学与当代中国外交 英俄日德法 435-国际关系史 590-西方政治思想史
030220-中国政治 01-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 张鸣 137-政治学理论 248-中外政治制度 英俄日德法 436-西方近现代政治制度史 535-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史
030220-中国政治 02-中国乡村政治与文化 张鸣 137-政治学理论 248-中外政治制度 英俄日德法 436-西方近现代政治制度史 535-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史
030220-中国政治 03-台湾问题研究 黄嘉树 137-政治学理论 248-中外政治制度 英俄日德法 436-西方近现代政治制度史 535-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史
030220-中国政治 04-当代中国政治 黄嘉树 137-政治学理论 248-中外政治制度 英俄日德法 436-西方近现代政治制度史 535-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史
030220-中国政治 05-中国政府与政治 杨光斌 137-政治学理论 248-中外政治制度 英俄日德法 436-西方近现代政治制度史 535-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史
030220-中国政治 06-政治发展与制度变迁 杨光斌 137-政治学理论 248-中外政治制度 英俄日德法 436-西方近现代政治制度史 535-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史
030220-中国政治 07-中央与地方关系 俞可平(兼) 137-政治学理论 248-中外政治制度 英俄日德法 436-西方近现代政治制度史 535-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史
3#
发表于 2007-8-30 20:39:40 | 只看该作者
金灿荣老师为什么属于外交专业啊,应在国际关系专业招生啊.
4#
发表于 2007-8-31 09:52:26 | 只看该作者

请教达人

已获得硕士学位的跨一级学科报考需要加试两门课,
那么硕士在读的学生,跨学科考博的是不是也得加试呢?:time:
菜鸟请教
5#
发表于 2007-9-3 13:58:28 | 只看该作者
:hug: 这个也不清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5-18 13:10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