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万学海文邓论冲刺100题(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4-22 14:44: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单项选择题Ⅰ : 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 . 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上这段表述揭示了科学发展观的:
A . 核心和本质 B . 实质 C . 基 本要求 D . 内涵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2 . 2000 年国内生产总值是 1980 年的 6 倍以上,超过原定 20 年翻两番的目标;商品供应普遍短缺的状况根本改观;经济结构实现重大调整;基础设施薄弱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人民生活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这段材料表明:
A .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已经基本实现 B . “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已基本实现
C . “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已基本实现 D . “三步走”战略已基本实现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C 选项。
3 . 我国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富强是指经济现代化,民主是指政治现代化,文明是文化现代化。从以上这段话可以直接得出我国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特点是:
A . 战略实现过程具有不平衡性 B . 既具有雄心壮志,又实事求是
C . 注重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D . 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和归宿点
本 题的正确答案是 C 选项。
4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目标是 :
A .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B .形成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支撑、第三产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C .形成以效益为中心、结构为基础、速度为条件的产业格局
D .形成东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 选项。
5 . 下面是我国不同年度各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的统计表 (%)
年份 产业 1980 年 1985 年 1990 年 1994 年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30.1
48.5
21.4 28.4
43.1
28.5 27.1
41.6
31.3 21.0
47.2
31.8

该表说明 1980 年以来我国 :
A . 产业结构呈现优化趋势        B . 第一产业呈现萎缩趋势
C . 第二产业处于停滞状态        D . 第三产业处于超前发展状态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二、多项选择题Ⅱ : 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
1 . 温Jiabao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讲话中指出,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关系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其依据是:
A . 科学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
B .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C .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
D .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BCD 。
2 . 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下列选项中是对“五个统筹”具体内涵的体现的是:
A . 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
B . 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户籍管理制度、义务教育制度和税收制度
C .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 .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BCD 。
3 . 在全国 31 个省市自治区中, 15 个小康实现程度达 90 %以上, 9 个达 80 ~ 90 %, 7 个在 80 %以下;目前农村还有 3000 万人的温饱还没有完全解决,相当数量的人口虽然已经解决了温饱,但还未达到小康。这段材料表明:
A . 我国目前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
B . 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长时期的奋斗
C . 人民生活总体上还没有达到小康水平 D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BD 。
4 .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特点表现在:
A . 既具有雄心壮志,又坚持实事求是 B . 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和归宿点
C . 注重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D . 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BCD 。
5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不是最近提出来的,上世纪 50 年代就曾用过这一提法。改革开放以来,至少在 1984 年中央 1 号文件、 1987 年中央 5 号文件和 1991 年中央 21 号文件即十三届八中全会《决定》中出现过这一提法。但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背景和涵义与以前有很大不同。具体表现在:
A .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B .我国总体上经济发展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
C .在以人为本与构建和谐社会理念深入人心的新形势下
D .是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的具体化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BCD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5 15:37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