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2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09年考研政治毛概考查重点预测(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4-21 15:58: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十、农村包围城市与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理论
  1.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
  第一、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是由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第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而工人阶级又少,因此,中国***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就必须深入农村,发动武装农民,建立农村革命政权,开展土地革命,确立起革命力量的深厚基础,最后夺取全国的胜利。
  第三、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异常强大的,并且长期占领着中国中心城市。而广大农村则是敌人力量相对薄弱的地方,这就为中国革命力量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可能。因此,中国革命只能在农村集聚力量,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才能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
  2.关于中国的红色政权能够长期存在和发展的原因与条件的分析
  第一、中国是一个几个帝国主义国家间接统治的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这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近代中国的特殊国情。
  第二、国民革命的影响。这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的客观条件。
  第三、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这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的又一个客观条件。
  第四、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这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的一个主观条件。
  第五、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正确政策。这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的又一个主观条件,也是中国的红色政权能够长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保证。
  3.“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所谓“工农武装割据”,即指在中国***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农村革命根据地三者是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
  毛**关于农村革命根据地政权存在与发展的原因和条件以及关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论述实际上否定了“城市中心论”,提出了“以农村为中心”的思想,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理论已基本形成。
  4.启示
  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
  十一、中国武装斗争实质是农民战争
  (一)中国革命必须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中国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没有起码的资产阶级民主,而受封建制度的压迫;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反动统治阶级凭借强大的反革命武装对人民实行独*恐怖统治,这就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长期的武装斗争,是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长期的武装斗争成为中国革命进程的一个基本特点,中国革命的一个主要法宝。
  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并不是说可以放弃其他的斗争形式。
  (二)中国武装斗争的实质
  “中国***的武装斗争,就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战争。”
  这是因为:第一,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是中国革命最广大的动力,是中国革命队伍的主力军。因此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是封建势力的主要压榨对象和帝国主义的主要掠夺对象,因而他们是中国革命的最广大动力。第二,农民是中国军队的来源。不同时期的中国人民的武装力量——红军、八路军和新四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绝大部分是穿着军装的农民。第三,中国革命进行长期的武装斗争,主要的是中国***领导之下的农民游击战争。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为着革命的最后胜利,要准备、积蓄和锻炼自己的力量,避免在力量不够的时候和强大的敌人作决定胜负的战斗,就必须到落后的农村去创建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依靠广大农民,开展游击战,把农村造成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伟大的革命阵地,借以反对利用城市进攻农村区域的凶恶敌人,借以在长期战斗中逐步地争取革命的全部胜利。
  十二、统一战线
  1.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特殊重要性和现实可能性。
  2.统一战线的具体形式。
  (1)国民革命时期国民革命联合战线。
  (2)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3)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4)解放战争时期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3.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经验
  (1)统一战线中的两个联盟。
  (2)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的原则是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
  (3)党在制定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和原则时,总是坚持阶级分析法,对统一战线的阶级构成进行科学分析。
  (4)统一战线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团结尽可能多的社会力量,最大限度孤立主要敌人,这就需要善于利用敌人内部的矛盾,在敌人营垒中找朋友,由此制定了“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的十六字策略原则。
  (5)把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是坚持和发展统一战线的又一基本原则。
  4.新民主主义统一战线的历史经验是:

  第一、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情况确定统一战线的策略,但工农联盟始终是统一战线的基础。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二、坚持反倾向斗争是统一战线策略正确实施的重要保证。
  第三、又联合又斗争是坚持统一战线策略的总方针。
  第四、坚持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党对统一战线实行坚强的领导,是中国统一战线的最根本特点,也是中国统一战线得以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发挥重大作用的最基本保证。
  十三、中国***对农民问题的认识及其采取的相关政策
  1.中国***对农民地位的认识
  农民是中国革命最广大的动力,是工人阶级天然的、最可靠的同盟军,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2.农民问题实质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又是土地问题。消灭封建地主阶级,实现土地制度的根本改革,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
  3.土地政策
  中国***为了解放农民,壮大革命力量,孤立和打击最主要的敌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逐步制定和完善了符合农村阶级关系和经济状况的土地政策和策略。分别采取两种形式:一是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的土地革命政策,变封建地主的土地为农民所有;二是削弱封建剥削制度的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
  4.党在不同革命时期的土地政策(参见八)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5 14:08 , Processed in 0.156250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