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考研教育网2009年考研政治马哲各章冲刺复习指导(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4-21 15:55: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四、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一)本章框架结构
  这一章的内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认识的理论。前两章“唯物论”和“辩证法”已经阐明了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那末,物质世界能否为我们认识?认识的本质和机制是什么?认识的过程和规律是怎样的?认识的真理性标准是什么?这就是认识论要回答的问题。
  这一章的中心线索就是认识的本质、过程、真理性和思维方法。在逻辑结构上分为四个层次,与本章的四节相对应。
  第一节“认识的发生和本质”指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又指导实践。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的机制是对信息的选择和重构过程。
  第二节“认识的发展过程”指出,认识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的过程。认识发展的总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与上升的过程。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以及认识过程中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第三节阐述了“真理和价值”。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真理又是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统一。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辩证统一。价值和客观性的主体性。价值评价及其尺度,价值选择及其实现。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活动的两大主题,二者的统一是人类活动的内在要求。
  第四节是“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认识论与辩证思维方法与工作方法是三位一体,密不可分的。辩证思维方法就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的思维工具。它包括一系列相互联系着的基本方法。
  (二)复习方法建议
  这一章对于考试来说非常重要。原因有二:其一,同第三章“辩证法”相同,“认识论”同样突出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功能;同样经过多年的教学考试实践而生成了大量的较为成熟的题目。其二,今年考试大纲的修订原则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有关内容以及结合社会现实问题。十七大精神的内涵十分丰富,但与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密切相关的内容,以“认识论”最为直接。胡Jintao同志2007年6月25日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这一思想,就是直接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基本原理为理论根据的。还有许多与重大社会现实问题相关的重要观点,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等提法,就是以认识论中的价值论原理为思想底蕴的。因此,如果据此来命制与哲学有关的题目,“认识论”首当其冲。
  在近年考试命题的变化和调整中,我们不难捕捉到在本章所强调的问题。在第一节,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和“主体在认识中的作用”。在第三节,则是与价值有关的一系列问题。如上所述,这是重要的考点。即使是“以人为本”这样抽象宏大的问题,其实也就是以人的价值为本,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
  从复习的角度看,除去第一节有关信息、选择、重构的内容显得比较专门以及个别提法比较费解外,新增的价值问题也是有难度的,尽管与现实紧密相关,但在理论上比较抽象,要在梳理破解的基础上才能掌握。本章的另一个困难在于内容多且琐细,实际复习过程往往与预定的计划时间不符,这是正常现象。因此,一方面在制订时间表时可留有余地。另一方面在执行时间表时要坐下来坚持读下去。具体地说,先大略熟悉一下本章各节的内容和节与节之间的逻辑联系。然后,以节为单位,用比较快的进度阅读两遍,目的在于将每节的内容在头脑中系统化。达到这一步,在临考前的冲刺复习中就主动了。

  应试复习不能抽象地讲“学无止境”,要考虑针对性,但也要在掌握了理论框架和每节中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才能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解题能力。“功到自然成”。
[上一页]   [下一页]
·考研教育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5 05:31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