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5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日钓鱼岛难撼中日关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2-21 22:13: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一艘海洋科学调查船在东海有争议水域活动,引起中国和日本间就领海问题的新一轮争议。分析称,在中日两国关系整体转暖、中国总理温Jiabao也将在4月访日的大背景下,事件凸显两国关系仍然脆弱。不过有专家认为,北京和东京都不会让这个问题影响中日关系的大局。
两国官员口气强硬
  美国之音报道,日本政府指责中国海洋调查船“东方红二号”4日进入尖阁群岛、即中国称为钓鱼岛的西北偏西方向约30公里的日本专属经济水域进行调查活动,并通过外交途径向中国提出强烈抗议,要求中国立即停止活动。
  中国外交部亚洲司主管官员当天约见日本驻华使馆官员指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中国对日本就中国船只在钓鱼岛附近海域正常活动一事进行炒作表示强烈不满。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5日重申了中国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主权。姜瑜说:“中国有关船只在钓鱼岛附近海域进行正常海洋科考是行使中国正当主权权利。”姜瑜说,中国不会接受日本以钓鱼岛是日本领土为前提进行的任何交涉。
  日本官房长官盐崎恭久6日指出,中国对这个问题的答复以“该海域是中国领土”为前提,日本无法接受。日本首相安倍当天上午也表示,“尖阁群岛是日本固有领土这一立场没有改变,日本将继续要求中国做出令人满意的答复。”中国外交部随即在当天下午也做出回应,强调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
两国均基于国内政治考虑
  日本和中国官员在谈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口气都相当强硬,与安倍晋三出任首相以来两国关系改善的气氛不相符。
  美国北德克萨斯大学日中问题专家前田功指出,在国际关系中,每个国家的行动都是基于对国内政治的考虑。他说,以日本来说,日本今年夏天将举行重要的国会参议院选举,但安倍首相的民众支持率却持续下滑,这当中牵涉到对华政策,所以就产生了调整的必要。
  前田说:“目前日本公众越来越担心中国的活动,所以,如果政府认为对中国采取更强硬的态度有利于选举,就可能会这样做。”
  前田认为,中国政府考虑的其实也是民众对政府的支持。他说,如果在领土领海问题上让步,会有损政府的在民众中的形像和声誉,削弱共产党的执政基础,所以,中国也不会单方面做出任何让步。
中日关系仍然脆弱
  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长金熙德表示,在中日两国的复杂关系中,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因素,比如历史问题、台湾问题、东海问题以及日本“入常”问题等,如何处理这些问题,正考验着两国政治家的智慧。中国国家副主席曾庆红6日在会见日本客人时还强调,中日关系历史悠久,经历过明媚的春天,也有过寒冷的冬季,但友好合作一直是主流,改善和发展中日关系是两国政治家的共同责任和历史使命。
  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明年还要举办北京AOYUNHUI,中日关系正面临进一步发展的良好机遇。但他指出,当前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民众感情和舆论氛围都还相当脆弱,特别是日本国内政局如何发展,安倍是否坚持不参拜靖国神社,这对中日关系的发展至关重要。有专家指出,中国国家主席胡Jintao已经确定年内不安排访日,即表明中国对安倍政府仍存疑虑,希望能够见到进一步以行动,真正展现日本政府发展两国战略互惠关系的决心。
争端不影响两国关系大局
  自2004年10月以来,中国和日本已经就东海问题举行过六轮会谈,但是没有达成任何协议。新一轮领海争端使人们担心,刚刚开始改善的中日双边关系会再次趋冷。
  北德克萨斯大学的前田认为,由于争端涉及到那片海域可能蕴藏的自然资源,两国政府都不可能做出单方面让步,所以争端得以解决的前景很不乐观;但与此同时,两国在经济贸易等领域相互依存程度非常高,所以应当会努力避免使这类局部问题影响两国关系的大局。
  前田说:“两国政府都不愿意看到这个问题被搞得太大,太敏感,因此,我不认为这个问题会严重影响两国关系,但我也不认为问题能够顺利解决。”
  安倍晋三2006年10月访问中国。中国6日宣布,外交部长李肇星这个月将访问日本,为温Jiabao总理4月访问日本做准备。今年两国还将举办各种活动,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新一轮领海争端在多大程度上会影响正在改善的双边关系,还有待观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11 22:02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