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金融危机影响并未消除 有必要加大拉动内需力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3-16 11:15: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当前,美国的金融危机不断恶化,不仅对世界各国的金融体系造成了冲击,而且极大地影响了世界各国的实体经济。在这种背景下,我国的实体经济也受到了较大的冲击。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的经济增长率从上年的13%下降到9.0%,一年之间下滑了4个百分点,这是从1990年以来从来没有见到过的。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冲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企业造成了冲击。首先,受金融危机影响,美、日、欧对我国的进口急剧减少,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导致我国企业出口困难。其次,贸易保护主义开始在国际市场上抬头,贸易摩擦加大,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我国企业的出口。再次,我国大多数出口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较差,受到美国金融危机的冲击很大。此外,在2008年,因许多国外企业无法按时支付货款,形成了我国出口企业的大量应收账款。
    二、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进口企业造成了冲击。一方面,由于2008年下半年国际商品价格大幅下跌,导致我国很多进口企业刚刚与外国相关企业签订了高价协议,支付了高额货款,但是很快就遭受了价格大幅暴跌的损失。另一方面,由于在国内经济下滑的过程中,许多国内企业对进口产品需求减少,进一步给进口企业的业务造成了负面影响。
    三、美国金融危机在我国国内造成了横向冲击。随着时间的延续,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进出口企业造成的冲击不断向有关的上、下游企业传导。例如,2008年,许多国内的设备制造企业向有关的进、出口企业提供了产品,但由于我国的进、出口企业遭受了金融危机的冲击,资金紧张,无法支付货款,形成了大量的国内应收账款,从而使国内设备制造业陷入了困境。
    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实体经济造成的冲击,已引起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2008年11月上旬,我们推出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为了拉动内需,刺激消费,我们决定扩大投资四万亿并出台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
    目前,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重大转换已经有三个多月,但是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9年1月份各项经济指标来看,我国受到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并没有消除。其一,2009年2月份的出口增长率同比下降了25.7%,进口增长率同比下降了24.1%,这种情况说明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进、出口企业的冲击在继续扩大;其二,2009年2月CPI同比下降1.6%,六年来首次告负,这说明市场中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不足,消费并没有得到明显的刺激;其三,2009年2月份PPI同比下降4.5%,说明企业对生产资料的需求在大幅缩减,拉动内需的政策还没有产生明显效果。

    面对十分严峻的形势,如何防范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冲击的问题,必须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在此,我们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改变传统的投资方式。要进一步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从政策上鼓励企业自主创新与技术升级。加大对技术创新、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投资。通过推动这些新兴产业的发展带动经济可持续增长。
    其次,积极刺激消费需求。一是尽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居民的消费意愿;二是想方设法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扩大消费券的发放范围,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三是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生产新产品,创造新的消费热点;四是尽快改变房地产市场有房无市,商品房空置,交易量萎缩的状况。通过房价的下调,扩大商品房的交易量,从而进一步刺激消费;五是通过政策倾斜,切实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从而带动农村居民的有效消费。
    第三,努力调整出口方向。一方面,我国出口企业要努力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增强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不断拓展国际市场,扩大出口范围,努力向发展中国家开拓市场,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此外,我们还要注意做好出口向内销的转化。提高出口企业产品内销的比重,依靠内需为主拉动经济增长。
    第四,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及时有效地遏制经济大幅下滑的局面。我们首先要切实保证四万亿投资资金的落实;同时,在当前严峻的形势下,我们有必要追加投资资金,加大拉动内需的力度,有效地防止经济进一步下滑。为此,我们建议,2009年应当进一步增发用于基本建设的特种国债,扩大政府债券的发行范围,适当放宽商业银行贷款额度。只有如此,我们才能有效地抵御美国金融危机的冲击,保证国民经济稳定增长。(贺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24 07:38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