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earth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论述题 请求解答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09-2-21 15:56:38 | 只看该作者
30# 江南小愚


tip 就是waltz的《国际政治理论》,在下博学谈不上,无非是简单涉猎了一点

以下是一份最基础的国关理论的书目,当然,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国际政治不在于我们的想象和演绎,而在于阅历

国际关系参考书目
现实主义:
[英]E•H•卡尔:《20年危机(1919—1939):国际关系研究导论》,秦亚青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
[美]汉斯•摩根索:《国家间政治:为寻求权利和和平斗争》,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美]肯尼斯•沃尔兹:《人,国家与战争——一种理论的分析》,倪世雄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版。
[美]肯尼斯•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信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美]罗伯特•吉尔平:《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武军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美]约翰•米尔斯海默:《大国政治的悲剧》,王义桅、唐小松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自由主义:
[美]罗伯特•基欧汉:《霸权之后》,苏长和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权力与相互依赖》(第三版),门洪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美]朱迪斯•戈尔茨坦、罗伯特•基欧汉编:《观念与外交政策:信念、制度与政治变迁》,刘东国、于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美]大卫•鲍德温:《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肖欢容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美]罗伯特•基欧汉主编:《新现实主义及其批判》,郭树勇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建构主义:
[美]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英国学派:
[英]赫德利•布尔:《无政府社会——世界政治秩序研究》,张小明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英]马丁•怀特:《权力政治》,宋爱群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

IPE
[美]罗伯特•吉尔平:《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杨宇光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美]罗伯特•吉尔平:《全球政治经济学——解读国际经济秩序》,杨宇光、杨炯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美]罗伯特•吉尔平:《全球资本主义的挑战:21世纪的世界经济》,杨宇光、杨炯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研究方法
阎学通,孙学峰:《国际关系实用研究方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美]W.菲力普斯•夏夫利著:《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新知译,上海世纪出版社,2006年版。

综合类:
[美]罗伯特•A•帕斯特:《世纪之旅:七大国百年外交风云》,胡利平、杨韵琴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美]约瑟夫•奈:《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张小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美]多尔蒂,普法尔茨格拉夫编:《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第五版),阎学通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
[美]阿诺德•沃尔弗斯:《纷争与协作—国际政治论文集》,于铁军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
[美]罗伯特•杰维斯:《国际政治中的知觉和错误知觉》,秦亚青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大抉择:美国站在十字路口》,王振西等译,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
[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美]亨利•基辛格:《大外交》,顾淑馨等译,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
[美]亨利•基辛格:《美国需要外交政策吗?》,胡利平、凌建平译,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1年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09-2-21 16:22:38 | 只看该作者
我更看重实际的技巧和核心思想,像华尔兹的书我就不会再看了
因为他那点货我已经基本学到了,当然我不一定有他那么知识丰富
这需要阅历和时间的积累。其实我更喜欢看过去那些外交官的一些
自传,和那种秘密备忘录的资料。当然是解密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09-2-23 00:58:14 | 只看该作者
江南兄与R兄的对话颇有深意。
江南兄自己也说了学科的交叉造就了思维的跳跃,所以你的逻辑方面也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
好比R兄指出了你的最后段中“系统论”的观点其实与真正的系统论相差甚远,而更像一般意义上的行为体策论。
说难听点就是话题的跑题了(这本是我想说的。但为什么不说。逻辑不是国际关系的事。思维跳跃是好事。但逻辑需要的是严谨,而非跳跃。逻辑和思维是两码事,如果混在一起以后要吃亏的。)
R兄的功底可见一斑。其解题的角度也很恰当。其实我在想为什么“利剑”一定是权力,而不是利益。没有利益的保证的契约也是空文啊。(突然想到一个词,权利,中国人就是聪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09-2-23 10:11:30 | 只看该作者
33# 游公子


游兄谬赞了,其实江南兄的有些帖子还是有道理的,虽然说实话他的第一帖最后一段我也参不透其深意。而且跨学科的视野是很必要的能力,对于江南兄的热情我还是很佩服的
游兄的“权利”似乎带有把权力与利益相熔合的意味,想来有趣,大概涉及到了中国人理解和转化西方概念的一些特点,在很多时候我们是把目标和手段合到一起来认识,于是中国人语境中的“权利”似乎完全不同于droit,在我们看来,利是与权不可分的,这就有点古典现实主义的味道了
呵呵,扯远了,见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09-2-23 10:14:37 | 只看该作者
西方人理解的契约必然是以利益为基础的,没用双方的利益交换(虽说不必然平等),契约不可称之为契约;“利剑保障的契约”语境中的利剑还是单纯指权力,或者是指保障利益得以实现的手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楼主| 发表于 2009-2-25 19:10:25 | 只看该作者
各位仁兄,小弟要写一篇 日本对中国崛起的认知与反应    的论文
    希望 强人 能介绍几本书 和相关文章   以及写作框架
              小弟非常感谢 ,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09-4-6 15:16:29 | 只看该作者
果然很强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09-4-8 19:06:55 | 只看该作者
哈哈,唇枪舌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09-5-13 13:00:26 | 只看该作者
看不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5 18:33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