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8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朝鲜核试验动因分析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0-26 12:28: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p>朝鲜核试验的动因分析</p><p>?应该坚持的原则:实事求是。从朝鲜的角度来看,主要有:1、外交工具说</p><p>认为朝鲜利用核武器作为实现其外交利益的筹码,其目的是引起美国的注意,冲击美日,美韩同盟,在谈判中尽量赢得更多的外交与经济利益,并使朝鲜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周边环境,为已经开始的朝鲜国内改革获取物质的和道义的支持,发展经济以图自强。也有人提出:朝鲜进行核试验的目的就是为了打破其被国际社会排斥在外的现状,融入国际社会。之所以朝鲜被国际社会排斥,就是因为美国主导了这一过程,所以,朝鲜认定:要融入国际社会就必须与美国实现关系正常化,要实现关系正常化就必须与美国直接对话。朝核问题的由来就是为了实现这以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核试验只不过是实现这一目的的过程的延续。 06年6月9日,朝鲜中央通讯社发表评论说,“我们不是想用核威慑力量勒索任何其他国家,而是为了减少常规武器,这样我们就可以把节省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于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种说法应该说符合朝鲜的外交宣传,因为朝鲜一直要求美国对其让步进行“理所当然的补偿”,也符合朝鲜目前的经济窘迫现实,但不足以解释朝鲜的最终目的。朝鲜在经济最为困难的1994—1997年期间并没有强烈要求国际援助,相反,在朝鲜宣布“已经摆脱苦难的行军”后,在外交舞台频频出击,实际隐含了其深远的战略意图。历史证明,不应该把朝鲜的经济现实与外交政策之间的关系直线化理解。</p><p>?2、安全保障说</p><p>认为朝鲜由于强烈的不安全感而谋求核武器,力图获得“终极安全保障”,以获得国家安全和体制延续,摆脱冷战梦魇,进而谋求国家发展。从根本上说,朝鲜发射导弹和搞核试验的目的是为了自卫,也是美国对朝鲜推行敌对政策的结果。因为美国把朝鲜划定为“邪恶轴心国”、“流氓国家”、“失败国家”、“非民主国家”、“暴政前哨”。美国国内的新保守派不断呼吁要“改变、改造甚至推翻金正日政权”。朝鲜认为它的国家安全受到来自美国的极大威胁。正如朝鲜在宣布将进行核试验的声明中所说:“美国的战争威胁和制裁活动使朝鲜不得不进行拥有核武器所必需的核试验”。在决定进行核试验前,朝鲜当然会考虑到它会面临制裁,但制裁和国家生存与安全相比,朝鲜认为后者则更为重要。国之不存,何况它乎?近年来,国际风云变幻莫测,朝鲜总结和吸取了最近的几次现代化战争的经验教训,认为被打的相关国家,由于没有核武器等高科技的反击能力,所以被动挨打。这也是促使朝鲜加快研发核武器的原因之一。对于目前朝核危机中朝方的举措,相当一部分国际观察家认为,对于处在饥荒边沿的朝鲜,这样做是为了生存。只有很少的人相信,朝鲜的目标是为了把自己变成一个核大国。这种说法符合一个历史事实:自核武器诞生以来的国际关系史表明,美国从来没有对有核武器国家使用过武力,对苏联没有,对中国没有,对其他核武器国家也没有。这也符合朝鲜的安全处境:位于核国家的包围之中。空洞的会谈并不能保证朝鲜的现实安全。朝鲜认为,别国的安全“保护伞”靠不住,只有发展核武器和提高自己的国防力量,安全才有保障。朝鲜一直宣称拥有核武器是朝鲜的权利和面临强大敌对势力而不得不拥有的“核遏制力”。但似乎还不是朝鲜追求核武器的最根本因素,因为在冷战时代朝鲜处于战争最前沿的时候,朝鲜依然宣传无核化,反对拥有核武器。许多理由表明,即使没有核武器朝鲜也完全可以保证自己的生存,如朝鲜的武器威慑,美国的战略利益,周边国家的牵制。</p><p>?3、国内团结说</p><p>认为朝鲜目前国内局势不稳定,经济长期萧条,必须发展核武器以振奋国内民众士气,显示国家力量,共度过难关,同时朝鲜是“独*政策”,其稳定建立在领导者的威望基础上,所以必须以此来显示领导者的威望,力量和对国际社会的挑战,增强国民对领导者的崇拜与追随。有韩国分析家表示,朝鲜可能年末将有饥荒,所以现在进行核试验来鼓舞国民士气。应该说,外交是内政的继续,考察外交政策应该与其国内政治联系起来。取得核武器有助于振奋国民人心,有利于执政党威望的提高,有利于国力强盛,无论是美国还是当年的苏联,都是这样。但把外交和内政完全等同起来却是简单化的,不符合历史与现实。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民主国家不会发展核武器,只有西方认定的“独*国家”才热衷于武力。这实际上是西方“邪恶轴心”的翻版。</p><p>?4、情感宣泄说</p><p>认为朝鲜已经丧失了冷静的判断,毫无理智的进行外交宣泄,自己都难以把握后果。</p><p>?5、民族性格说</p><p>认为作为对主权和自尊十分敏感的国家,朝鲜很难屈服于武力。朝鲜民族拥有很强自尊心和民族意识,崇尚走极端,需要发展核武器以显示民族的“超级强硬”力量和扩大在国际舞台的影响力。有什么样的民众,就有什么样的政治家。民族性格是影响一国政治家制定政策的重要因素。但其作用的发挥是深远的,而不是简单的决定与被决定关系。民族性格说在方法论上是不科学的,在研究中是难以把握的。世界上不存在只“热爱战争”的“流氓国家”,也不存在“完全热爱和平”的“民主和平国家”,一国的政策动因还是应该建筑在对该国现实政治的深刻理解基础上。</p><p>?6、综合动因说。</p><p>这种观点认为,朝鲜发展核计划有多种目的和目标。在推进这一计划过程中,可以此为筹码与美谈判,做交易,这是“过程目标”,而“最终目标”则是拥有核武器,以提高阻遏美方攻击能力。同时,核武器的研制还具有鼓舞朝鲜国内人民斗志,提高领袖威信,增加民众凝聚力,显示把发展军事放在优先地位的“先军政治”的正确性等多重使命。</p><p>?7、国家战略说</p><p>认为朝鲜发展核武器是其国家发展战略利益,是为推进“先军政治”,建设“强盛大国”和实现“祖国统一”而进行的深远战略的组成部分。这就需要深入研究朝鲜的先军政治,主体思想,强盛大国等战略思想,深入把握朝鲜的政治特点和国家战略。朝鲜的国家指导思想是“主体思想”,其核心是独立自主,目标在于“思想上的主体,政治上自主,经济上自立,国防上自卫”。朝鲜的国家发展战略是建立独立自主的“强盛大国”,不依赖对任何大国的特殊关系,所以,发展核武器是其军事上自卫的保证,也是“强盛大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朝鲜来说,无论是作为目前的生存,还是建设强盛大国,乃至将来实现半岛的统一,拥有核武器而成为世界重要国家,都是其一直谋求的目标。是不是进行核试验,是时机选择问题。</p><p>?8、虚张声势说</p><p>认为朝鲜是否进行了核试验还无法证实,朝鲜不过在虚张声势。 </p>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6 12:29:23 | 只看该作者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b style="mso-bidi-font-weight: normal"><font size="3"><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从东北亚战略格局与朝鲜半岛局势看,主要有</span><span lang="EN-US"><p></p></span></font></b></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font size="3"><b style="mso-bidi-font-weight: normal"><span lang="EN-US"><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font></span></b><b style="mso-bidi-font-weight: normal"><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朝美矛盾说</span><span lang="EN-US"><p></p></span></b></font></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font size="3">认为朝鲜发展核武器是美国逼迫的结果,是朝美矛盾激化的结果。由朝鲜核问题引发的危机,很大程度上是美国全球战略背景下对朝政策直接或间接的产物。认为朝鲜并不愿意与美国为敌,其对美强硬态度是美国对朝敌视态度的激烈反弹的结果。</font></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font size="3"><b style="mso-bidi-font-weight: normal"><span lang="EN-US"><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font></span></b><b style="mso-bidi-font-weight: normal"><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大国博弈说</span><span lang="EN-US"><p></p></span></b></font></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font size="3">认为朝核危机的爆发以及随后的周边大国的外交运作,体现了冷战后大国在东北亚地区还没有建立起相互信任的机制,依然在进行对抗,从而导致朝核问题的爆发。</font></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font size="3">这种说法考虑了朝核问题的大国因素,给予考察朝核问题一个更开阔的视野,但同时也忽视了大国在冷战后相互关系改善的历史潮流和朝鲜本身的自主性。小国外交“大国决定”,并不能解释朝鲜的对外政策。</font></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font size="3"><b style="mso-bidi-font-weight: normal"><span lang="EN-US"><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font></span></b><b style="mso-bidi-font-weight: normal"><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国际体制不公说</span><span lang="EN-US"><p></p></span></b></font></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font size="3">认为目前的国际社会尤其是核不扩散体制,是有核国家对无核国家的控制体制,是建立在不公正基础上,只能控制核武器的“横向扩散”而不能控制“纵向扩散”,是必然被打破的,而且已经被打破了。大国应该理智地面对现实,首先做出表率,因势利导。</font></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font size="3">要使不扩散核武器的准则行之有效,人类社会就必须解决三个问题:一,持续有效地裁减核武器,以平衡核不扩散与核裁军间的公平性;二,创造合作安全环境,不将威胁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手段;三,在制度上杜绝核武技术的扩散。然而现实难使我们乐观。美俄双边核裁军已失去持续性势头,多边核裁军从未摆上国际政治日程。非但如此,有些有核武器国家还在加紧新型“可用”核武器的研发,这使核武国家说教防扩散更显自私。同样,由于国际社会的强权现象,由于合作安全远未进入制度安排,没有安全感的国家不可能不认为发展核武能力是它们可以考虑的反应。鉴于核能的两用性,在技术上彻底杜绝相关技术的扩散,根本是不可能的。以上因素表明,《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正面临严重挑战,前景黯淡。</font></span></p>
3#
发表于 2006-11-10 01:23:27 | 只看该作者
第四和第五两种说法有些重复。情感宣泄和民族性格没法区分,感觉两者合一比较合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19 07:59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