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届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术共同体会议在清华举办【新闻中心讯 研通社 金晓田】12月13日,首届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术共同体会议在清华大学举行。本届会议是由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倡议并承办。学术共同体组委会的委员们和来自全国各院校及研究所的210余名与会代表共同参与了此次学术盛会。
13日上午开幕式在清华大学西阶教室举行。本届学术共同体主席、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阎学通教授发言指出,目前中国国际关系学界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原创性的理论成果太少,学术批评氛围不够。成立学术共同体的目的就在于促进学术同仁之间崇尚求实的学术争论和知识创新,实现政治学和国际关系等相关学科的相互启发和共同发展。
随后,上海外国语大学苏长和教授、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甘思德(Scott Kennedy)教授和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朱中博也分别代表参加本次学术共同体的国内外教师和在读研究生进行了发言。
开幕式结束后,与会代表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讨论。
本届会议借鉴了美国政治年会的举办方式,即组委会不确定一个单独的讨论主题并进行与会人员的征集,每个与会者都可以以个人身份自愿参加,并有资格提出主题和征*会议讨论者。会议召开时,所有与会代表均可以自行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去相应的会场参与讨论,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作为承办方主要是进行会议举办倡议,提供会议地点和会议服务。本届会议的学术宗旨是构筑一个综合性的知识平台,在其上,所有学术共同体成员基于自由、平等的原则,交流研究成果、研究方法。
全天的会议讨论共分为三场:其中上午场举行六个小组会议,其主题分别是“比较政治与国际关系”、“建构主义视角下的国际热点冲突与联盟政治”、“先秦国家间政治思想”、“美国大选后的外交政策走向”、“中国与欧洲的相互认知:民意中的国际关系”和“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东西方关系”。下午场分为两场,前场举行五个小组会议,其主题分别是“春秋战国时期国家间联盟政治”、“当今的国际关系处于什么时代”、“政治心理学与国际关系研究”、“中国外交与内政研究前沿”和“国际关系中的新闻传播”;后场举行四个小组会议,包含主题有“比较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和教学”、“中国外交的战略理念”、“东亚合作研究”、“国际关系中的结构概念:应用及效度”。
据悉,学术共同体会议的形式将延续下去,以每年举办一届的方式得以固定化。预期下届学术共同体会议将在明年7月份左右举行。(供稿 研通社 编辑 崔凯)
(http://news.tsinghua.edu.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