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847|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影响未来中日关系走向的几点因素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0-3 19:47: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06-10-15 15:25:33 | 只看该作者
<p>写的不错,有见地。不过与其说中日关系的低落根源在日本对中国崛起的不适应,不如说是根植于日本民族深处的危机感引发的对中国崛起的过激反应,而这种过激反应继而影响到了中国的民族主义情绪和官方的态度,这种局面的造成双发都有责任,但显然日本的责任更大。</p><p>?? 其实中日矛盾很难找到一个深层次的最本源的起源。地缘因素与结构性矛盾肯定是主要原因,但是,日本从古代开始就存在的对于随时可能因为天灾人祸造成灭族的危机感对于其判断战略形势有着重要的影响。其民族的单一性和文化的相对封闭性和排外性也就造就了一个充满了变态的危机意识和为了保存自己可以不惜一切手段的国家。</p><p>?? 某种程度来说,日本的政治大国诉求并非是不可接受的。但是,对于中国来说,至今不肯与日本合作的态度其缘由在于,对于天然竞争对手崛起的担忧,尤其是这个对手某种程度上至今不肯接受曾经的失败,并且试图抹去过去的历史,而再犯同样的历史错误。</p><p>?? 日本会不会再成为过去的极权军国主义国家?从可以预见的未来看,不太可能。但对中国来说,一个民主的日本仍然存在着为了自身利益而不惜代价成为敌人的危险。所以,不管中国的国内民族主义多么横行,官方的态度一直比较暧昧,一切对日工作的核心在于,让日本接受过去的教训,提醒日领导人注重对自身发展的约束,避免采用任何过度的反应对邻国造成威胁。</p><p>? 很明显,一个重新武装的,具有强大经济基础的,甚至成为拥有强大影响力的联合国常理的日本,比当前的日本更加不受约束。所以中国近些年采取的所有行动也可以理解为力争保持日本的现状,敦促其放弃成为政治大国的诉求,进而维持当前的东亚格局。</p><p>? 可惜这种打算不会是日本的选择。前面提到的日本的民族性,日本一直认为必须保持自己的强大,才能避免自身的危险。而有时,这种性格也造成了其咄咄逼人和斩尽杀绝的作风。这与我们的“和谐中庸”文化根本不可能达成共识。</p><p>? 因此,可以判断日本与中国仍然不会形成任何形同与德法那样的关系。未来的亚洲,很可能将是中日在摩擦中协商的发展局面,而且摩擦肯定多于合作。</p>
3#
发表于 2006-10-28 11:30:45 | 只看该作者
<br />中日问题的症结不仅仅是具体问题的诸如钓鱼岛争端,东海划界问题,日本的“台湾帮”等等,更深层是富强中国与即将成为大国的日本之间的战略认同问题,走泛亚之路,还是继续搞美日同盟,亦或独立自主的全方位外交日本必须回答。中国需要日本崛起,日本也需要中国成为正常国家!!以后的岁月没有国家会仅凭自身实力增强而纵横捭阖,他需要更大的行为体为依托,亚洲是中日的依托,合作,互信,理解的关系才是成熟的关系,有希望的关系。
4#
发表于 2006-10-28 11:31:34 | 只看该作者
<!--quote-zhuquangang+2006-10-28 11:30--><div class='quotetop'>引用:(zhuquangang @ 2006-10-28 11:30)</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1--><br />中日问题的症结不仅仅是具体问题的诸如钓鱼岛争端,东海划界问题,日本的“台湾帮”等等,更深层是富强中国与即将成为大国的日本之间的战略认同问题,走泛亚之路,还是继续搞美日同盟,亦或独立自主的全方位外交日本必须回答。中国需要日本崛起,日本也需要中国成为正常国家!!以后的岁月没有国家会仅凭自身实力增强而纵横捭阖,他需要更大的行为体为依托,亚洲是中日的依托,合作,互信,理解的关系才是成熟的关系,有希望的关系。<!--quote2--></div><!--quote3--><br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0 03:25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