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0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均势理论在当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2-1 17:53: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二战后变化了的国际政治环境赋予均势理论新的
含义, 均势理论的范畴、方式和运转规则都表现出新的
特征。战后均势有了两个新变化地区均势出现成
为当代国际政治中一个引人注目的新现象。一些国家
在二战后成为新兴的地区力量, 这样在许多地区性政
治舞台上, 如东北亚、中东和印度次大陆等, 出现了地
区主要国家相互牵制、相互斗争而形成的地区均势结
构。地区均势由一个地区两个或两个以上中等强国的
利害冲突所构成, 而外来力量的介人和影响常常是地
区均势稳定与否的重要潜在力量。第二个变化是核威
慑的出现。在古典均势结构中, 由于力量发展的不平衡
性总会导致大国或联盟关系分化和组合, 而且常借助
暴力和战争手段完成, 但核武器的出现, 对大国军事政
策产生了威慑作用, 大国对冒险性军事政策更为审慎,
从而对大规模冲突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
由于亚太地区现正处在一个各种力量重组的过渡
时期, 亚太诸国指望通过形成新的大国均势来维护地
区安全, 下面我就以亚太地区为例做简要分析。
亚太地区经济近年来迅猛发展, 经贸往来增多, 区
域内国家间相互依赖与合作加强。亚太国家间政治对
话空前活跃, 热点问题降温, 引发热战可能性小, 政治
局势相对稳定, 原来困难的中越、日韩及东盟与越南等
关系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本地区仍存在一些不稳
定因素, 直接威胁地区安全。激烈的经济斗争及贸易纠
纷易导致政治上的摩擦, 许多国家间存在着根深蒂固
的民族主义情绪和相互之间的不信任感, 朝鲜半岛形
势依然不明朗以及台湾问题、南沙群岛领土争端等都
极易导致地区冲突。
目前普遍认为亚太地区正形成以美、日、中、俄、东
盟为五大力量中心的多极结构, 均势外交已在一些国
家的外交战略中占有重要位置。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
大国其目的是在亚太乃至全球发挥领导作用, 但当代
亚太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 美国实力也有所回落, 任何
单一国家都不可能主宰亚太事务。美国只好退居到平
衡者的地位, 中、俄作为传统和现实的大国, 在亚太乃
至全球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日本正向着政治、经济
双重大国目标迈进, 试图建立以日美同盟为基础、以东
盟论坛为框架的亚太多边安全机制。而东盟成员国希
望维系大国间平衡, 以取得自己的政治经济利益。不可
否定, 大国关系的平衡和稳定确有助于地区安全, 但均
势在维护国际秩序方面作用是有限的、暂时的和相对
的。亚太是大国力量集中的地区, 正因为存在多种力
量, 影响均势的因素也多, 使均势变得更为不确定, 结
构稳定性减弱, 这种多极均势结构需要不断地频繁调
整, 引发地区动荡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
均势原则不可能也不应该是一个国家对外政策的
唯一指导原则, “ 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 而是它的最
终结果这些原则不是被应用于自然和人类历史, 而是
原则只有在适合于自然界和历史的情况下才是正确
的, 这是对事物的唯一唯物主义的观点” 。在外交政策
中运用均势原则本是无可厚非也毋庸讳言的, 要维护
本国安全, 就得力图准确地分析国际力量对比, 把握本
国在力量对比中的位置, 审时度势, 不失时机地调整政
策。均势在维持亚太地区暂时的和平, 若将均势作为国
家战略的中、短期目标, 或许并非完全没意义, 但若作
为长期目标, 其维护地区安全的作用就十分值得疑问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2 12:26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