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08|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周渔的火车,色情梦幻号?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3-3-3 00:17: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网络视频传播和VCD、DVD影碟的泛滥使色情文化消费成为一种日渐隐秘和私人化的行为,在倡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视色情文化若洪水猛兽的国度,吸引观众群体到公共场所观赏色情纯属妄想,色网密集、A片易得的今天,还有以“性”作噱头的宣传把戏玩转,不是卖艺的弱智就是卖艺的以为观众弱智,某些国产电影真不知趣,把“儿童不宜”、“激情戏”的“金”往自己脸上贴了又贴!算了吧!“床戏”镜头只有两手相握的《菊花茶》它敢叫“中国首部性爱电影”,根本干着挂羊头卖狗肉的勾当。如此疾言厉色斥责之,倒不是企望国产电影能在散发“肉体诱惑”之后兑现承诺,而是受不了国产电影那种自个儿作践自个儿的德行:《周渔的火车》之类,摆明的常规电影,却放出“成人电影”的烟雾,骗财之心藏得住吗?!
<br>     
<br>    性爱的活色声香,可以在香港三级片、韩国情色电影乃至日本AV中找到,国产电影的吹嘘,别去信它!你这辈子都等不到谁的“正面全裸”。那些国产无性电影永远不会出现《本能》、《蓝宇》中令异性观众面红心跳的镜头,顶多告诉你:前戏应该始于拥抱止于激吻、理智和情感的交流才是性爱活动的重要过程;女人的肩胛骨以上、大腿根以下是最性感的身体部位;至于“背面全裸”更是情色映像的最高境界,她唤起人们的无限想象,达意淫之佳境……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03-3-3 00:18:00 | 只看该作者
从《原野》(1988)、《寡妇村》(1988)到《洗澡》(1999)、《庭院里的女人》(2001),中国电影观众几次被神秘的小道消息、和媒介别有企图的暗示勾引进黑漆漆的影院里观瞻所谓的色情影像,那种从满怀希望到极度失望的巨大心情落差,N年前混迹于意大利西西里岛詹卡多镇电影院的观众们应该深有体会:在那里,每部影片公映前都要经神父的法眼审查一遍,一遇情色镜头神父即摇铃命令电影放映师艾佛特做好记号将该段胶片剪掉,因此放映中每有遭删的两情相悦画面出现,无限期待的观众们总会情绪激动哄然大乱--这种效果也许会让卫道士神父先生和孤独的电影放映师艾佛特颇为自得:拥有色情影像的予夺权岂非道德家和电影放映师至高无上的尊严所在?还好,艾佛特是很有人情味的,最后他把所有剪掉的情色镜头留给了电影人老多多,亲吻、爱抚、裸体……昔时期盼如歌岁月于多年尘封一朝解禁的情色光影中闪亮,银幕下,老多多眼中泪光盈盈。当老多多重返已被废弃的“天堂电影院”,破烂不堪的大厅里还有同样破烂不堪的情色电影海报,此节令人心头一紧:神父和艾佛特精剪洁本的苦心已成过往烟云,在走向衰败的日子里,面对观众们的情色需求,“天堂电影院”优质服务保证供应,被剥夺“知情权”的小镇观众得到了加倍补偿。
<br>     
<br>    我们能否享受“天堂电影院”级别的情色供给?肯定不能!所以,国产片《周渔的火车》,送审未通过也罢,新闻发布会上导演孙周详解“激情戏”拍摄过程也罢,2月14日情人节西安某几个影院随电影票附送贴着安全套的玫瑰花的“新闻”也罢,所谓的“突破禁忌”、“货真价实”以及“赤裸裸的暗示”都是和电影本身无关的炒作,我早就知道!
<br>     
<br>    第一眼看到这部电影的时候,并没有多少失望,便也是自然的了。
<br>     
<br>    据导演孙周讲《周渔的火车》“拍摄激情戏时完全清场”、“演员投入到死缠在一起”又说“被拿下的镜头才是最准确的”,此说之作用等同于贾平凹在《废都》里制造的(作者删去xxx字之类),意淫功夫深厚的人尽可由此将想象无限地放大,我却只相信亲眼所见。原料想过了审查这一关,剩下的只鳞片甲亦能养眼,孙周毕竟属于比较有实力的二线导演,把电影拍好看了还不容易?果然,影片格调质朴,不象张艺谋电影那么咄咄逼人,这种把平凡变美丽的功夫自然是《心香》、《漂亮妈妈》导演的擅长,谓之孙周风格,也可。
<br>     
<br>    不过看电影关键是看人、看故事,对了还要看情色看色情!影视产品的终极目的是满足观众的情色心理抑或色情心理,这个恐怕天下皆然,如好莱坞电影的大团圆和港台电视剧的大结局都少不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男欢女爱亦构成牵引观众眼球的悬念),否则,少男少女和老奶奶老爷爷会很不乐意。人们愿意在电影故事里看到两个相爱的人共同完成爱的最高形式,婚姻为做爱提供了合法保证,哪怕只是暗示,观众也会大大地满足(如香港经典文艺片《秋天的童话》,当分手的男女主角偶然相遇,影片却嘎然而止,此时,多数观众会朝二人白头偕老的方面联想)--这个还是比较传统的,由现代的时尚观念出发,更多观众会喜欢逃脱婚姻拘束随心所欲地做爱,《花样年华》等婚外恋题材的热映,可见一斑。《周渔的火车》属于后者,突破传统道德规范,让周渔和两个男人游戏。对一个有情有欲的女人来说,爱上一个很“诗”的男人又喜欢一个很“兽”的男人本无可非议,人之常情吧。男人,女人,色欲之念,由性而生。且不说现实中每个事败的政治工作者都能抱出一箩筐的生活作风问题供人评说,在虚幻的光影世界里,纵情声色之事更是常说常新,以性工作者妓女为题的佳作亦屡见不鲜《庙街皇后》 (1990)、《榴莲飘飘》 (2000)、《金鸡正传》(2002)……
<br>     
<br>    记得《大闹广昌隆》(1991)讲女鬼找负心丈夫复仇,似乎是很俗的一个艳情鬼怪故事,然而导演陈果(当时还默默无闻)却出手不凡,告诉你既爱淑女又爱荡妇乃男人本性,不管死活,男人眼里的性和爱都是两码事。去责怪去怨恨,只能徒增惆怅心生隐痛。《天堂电影院》中的少年多多曾和荡妇性交(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个重要段落被一位叫做“中六”的神父给删了),又用一生去寻找失去的初恋情人,性跟爱还不是两码事么?
<br>     
<br>    陈果当年跟随区丁平拍《何日君再来》,中途《何》剧因故暂缓拍摄,时任副导的陈果利用闲置布景拍出处女作《大闹广昌隆》,从外观上看,该片受区丁平“美指电影”影响很深,画面唯美,光影绚丽,令人想起此前区丁平的卖弄风情之作《群莺乱舞》(1988):上世纪初的香港,妓寨如云,英国政府特派英籍华人郑少秋以禁娼专员身份前往视察,郑少秋却将公务抛之脑后陷入烟花柳巷温柔乡里无法自拔,片中关之琳、利智饰演的妓女妖媚狐艳风情万种,旗袍着装比之《花样年华》中张曼玉的华丽造型另有情致,东方女性之香艳令人垂涎三尺,甭说禁娼专员受惑,是男人都要动心的。剧中群莺乱舞的场面虽无《罗马艳情史》的集体肉搏壮观,但看到连呼吁“姐姐妹妹站起来”的女权主义者都在感叹“还是躺着舒服”,观众在莞尔之余领悟“食色性也”的真义,脱不脱的倒无所谓了。
3#
 楼主| 发表于 2003-3-3 00:18:15 | 只看该作者
《周渔的火车》是专为巩俐打造的电影,这是显然的。否则导演怎会无来由地给她两个角色,把观众弄得稀里糊涂呢?剧中巩俐扮演了恋爱中的妇女,又以时尚女郎的面貌出现,形象差异之大可以用化妆前和粉墨登场的倪萍来形容,当然观众也如同了解真实的倪萍一样看穿了巩俐。导演的意图可能是告诉观众:巩俐并不像周渔那样老,但观众收到的信息却是:巩俐并不像阿秀那么年轻。电影胶片很温柔也很残酷,它能纪录一个演员的美丽容颜,也会把人的缺陷放大给无数人观赏。所以,众多女星要想在观众心中青春永留,唯一的办法就是引退,如果不去正视自身衰老的现实强要装嫩,结果只能是把自己给毁了,当然还可以像梅丽尔.斯特里普(《廊桥遗梦》)、朱莉娅·罗伯兹(《永不妥协》)、张艾嘉(《庙街皇后》)那样选择适合自己年龄特点的角色来演,遗憾的是观众将看着你一点点变老,其实也谈不上什么遗憾,因为观众也和你一起变老了,这个过程中他们对你的爱会日渐加深,在爱你的人眼中,你永远风华绝代。譬如巩俐在《霸王别姬》(1993)、《活着》(1994)中的扮相只有更老,可是我看着没有任何的不适,眼前这个周渔和阿秀到很令人反胃。好像内地电影人多会装老不会扮嫩,同样一个关之琳,《大腕的葬礼》(2001)中老态毕露,《蓝血人》(2001)中风姿绰约,真是奇怪!
<br>     
<br>    周渔的恋爱缺乏青春气息,又没有《花样年华》的优雅和华丽,我不知道小说是怎样的,只知道电影是很纯粹的老男人老女人的故事,它的观众群体必将极受限制(至少小资们厌恶了),比较迎合更年期观众口味?我想是的。周渔和男友的激吻镜头是影片最色情的部分,而且女权意识浓厚,因为只有她采取主动,前戏才能开始。还有,当两个人做爱的时候,导演果然对鲜活肉体采取了完全回避的态度,中国导演独好的象征和含蓄手法大派用场,看到奔驰的钢铁怪物代替了灵肉的碰撞,我真不知该说什么好……
<br>     
<br>    周渔的火车有很宽敞的空间,这和我所熟知的拥挤到人人自我保护的长途列车不太一样,但作为短途列车,它的空间还显得过于干净,这应该是导演的一相情愿,不过如此这般,火车倒成为很好的“艺术舞台”,可以任周渔裙裾飞舞自由发骚,脱离实际的《周渔的火车》就这样成为“很艺术”的电影。当然它也像所有的国产“艺术电影”一样苍白了乏味了。不仅仅因为缺乏色情!
<br>     
<br>    不过相信会有许多人用精巧文字去描述去回味周渔的灰色的浪漫爱情,就像当年小资们争着表达对《苏州河》、《花样年华》的无限眷恋。我是没那功夫了。
<br>     
<br>    李祥瑞 2003、2、20
4#
发表于 2003-3-3 20:22:02 | 只看该作者
看过了,不错的一部电影,反映了社会现实,既有批判又有人性的重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6 17:10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