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9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进攻性现实主义的悲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0-30 19:44: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现实主义理论至今是国际关系理论中最有解释力的理论;自由主义理论具有很大的发展
潜力,也是惟一有可能对现实主义构成挑战的理论;而建构主义理论没有任何前途。然而,
现实主义发展到今天,是在进步还是在退步?本人只想对进攻性现实主义做一评价。
1.原创性甚少的理论。新理论的成功在于它能从一个“新的视角”对规律做出解释性陈
述。进攻性现实主义与传统现实主义和新现实主义相比,在解释国际政治问题上没有提出任
何新的视角。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不能说米尔斯海默发明了一种新理论。进攻性现实主
义缺少原创性。因为米尔斯海默所用的概念大都是原来已有的,他不能像沃尔兹当年那样,
在承认摩根索“人性”、“权力”等概念的基础上提出“结构”、“单位”等一些自己独立选择
的概念。他对“权力”的界定很像沃尔兹,也很像多伊奇;他对“理论”、“结构”的解释则
与沃尔兹完全相同。①可见,米尔斯海默没能发现一些新概念比原有概念在解释国际政治规
律时更重要、更能说明问题。他对国际政治的解释,从本质上说,是对已有现实主义理论的
进一步阐释。有人认为,如果把别人的理论综合起来形成自己的理论也是理论创新。我不同
意这一观点。因为,“创新”最根本的含义是“original”,需要有“最初”和“最早”的意
义。

2.极端的理论。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的最大特点是把原有现实主义理论发展到“极端”,
即把二战后出现的现实主义理论论述到偏激。只举两个例子。
第一,把现实主义关于国家追求权力的“程度”发展到极端。首先,在米尔斯海默看来,
传统现实主义只论述国家追求权力是不够的,应当看到它们追求权力目标的最大化;在说明
国家“想要多少权力”问题上,他公开批评新现实主义只满足均势结构的稳定,认为“大国
不止是为了争当大国中的强中之强..;它们的最终目标是成为霸主,即体系中惟一的大
国。”②其次,他认为,在追求权力的过程中,不存在摩根索所说的维持“现状政策”,也没
有维持现状的国家,只有修正主义国家,国家永远不会满足对权力的欲望。最后,无论是摩
根索还是沃尔兹,他们都认为国家追求权力有相对终结的一站。摩根索期望人类通过最终建
立世界政府实现和平;沃尔兹则希望均势的维持能保持权力的相对稳定;而米尔斯海默则相
信国家争斗永无止境。

第二,把现实主义关于国家权力扩张的“方式”发展到极端。摩根索在论述国家追求权
力时再三强调“以权力界定利益”的概念;而沃尔兹则重视国家互动中的均势和对战争的回
避。然而,进攻性现实主义把国家间互动畸形发展为国家间的进攻和侵略。米尔斯海默一是
毫不掩饰地强调国家都具有侵略的意图。二是他不同意新现实主义关于进攻有可能会无功而
返的观点,认为“征服当然获得巨大的红利”,③只是人们应当注意进攻的时机和收场的时机。
他承认,美国就是通过19 世纪的征服建立起来的。三是他公开宣扬“大国可利用战争增加
它们对世界权力的占有额..。”④米尔斯海默与摩根索和沃尔兹在思维方式上的最大不同就
是:前者在论述国家追求权力时,带有既重视又鼓励的特点;后者则带有更多的无奈和希望
改变的期盼。

3.返古的理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以螺旋式上升的方式进行,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也不
例外。进攻性现实主义的出现是国际关系理论发展中一种暂时的倒退。国际关系理论发展的
历程既是各种流派百花齐放的历程,也是互相吸收和借鉴的历程。虽然至今各派仍强调自己
的范式最能说明问题,但思想上的融合已是必然趋势。然而,在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中,人
们看不到任何吸收其他非现实主义理论的痕迹,这是国际关系理论发展倒退的表现。
就现实主义理论本身而言,它发展的历程是自身不断完善的历程。近代马基雅维利等古
典现实主义的许多弊端不断被后来的现实主义理论家改进。例如,传统现实主义认识到道德
与权力之间存在着矛盾,但它对道德的力量仍不敢轻视,并承认道德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

然而,米尔斯海默对道德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完全不谈。传统现实主义补上了古典现实主义
在道德问题上的漏洞,但又被进攻性现实主义挖了一个窟窿。这是现实主义发展的悲哀,也
是现实主义发展倒退的表现。

从摩根索到沃尔兹,现实主义理论研究之严谨和细致至今让其他理论望尘莫及。进攻性
现实主义在分析技术上远不如传统现实主义和新现实主义。在米尔斯海默认为最重要的国家
追逐权力的五大命题中出现了逻辑上的问题,命题三“国家永远无法把握其他国家的意图”
与命题五“大国是理性的行为体。它们清楚自己的外部环境..尤其是,它们考虑其他国家
的优先选择和本国的行动会怎样影响其他国家的行为,以及哪些国家的行为会怎样影响自己
的生存战略”①之间是相悖的。既然国家无法把握其他国家的意图,又怎么有可能知道自己
的外部环境呢?进攻性现实主义分析技术上的粗糙是现实主义理论发生倒退的又一表现。


① 米尔斯海默说,“权力是大国政治的货币,国家为之争斗。权力对于国际关系的意义正如货币之于经济学”
(《大国政治的悲剧》第11 页)。沃尔兹说,“权力是一种可能有用的手段。”多伊奇说,“正如金钱是经济
生活的通货一样,权力也可以被视作为政治的通货”(《国际关系分析》第63 页)。米尔斯海默说,“我认为,
结构因素如无政府状态和权力分配等是解释国际政治的最关键部件。该理论对个人或意识形态等一些国内
政治因素几乎不予关注,他往往把国家当做黑匣子或台球一样看待。再看上述例子,1905 年的德国无论是
受俾斯麦、威廉二世还是阿道夫·希特勒的统治,也无论德国是民主抑或专制国家,这都对本理论无关紧
要”(《大国政治的悲剧》第10 页)。沃尔兹说,“国家是一个注重自我利益的单位,国家行为的变化主要因
为实力的不同而不同,而不是由于其意识形态,或其社会及政府形式的区别。在自助体系内,竞争的压力
要比意识形态选择或国内政治压力更大”(《国际政治理论》序,第3 页)。
②[美]约翰·米尔斯海默著,王义桅、唐小松译:《大国政治的悲剧》,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年
版,第2 页。
③ [美]约翰·米尔斯海默著,王义桅、唐小松译:《大国政治的悲剧》,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年
版,第52 页。
④ [美]约翰·米尔斯海默著,王义桅、唐小松译:《大国政治的悲剧》,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年
版,第210 页。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4 11:46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