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现实主义范式的困境与出路 [打印本页]

作者: lingq2080    时间: 2008-10-30 19:44
标题: 现实主义范式的困境与出路
现实主义是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发展得最完善的一种范式,也是迄今为止对国际关系影
响最大的一种范式。唐小松博士从理论演变及其内核的角度对现实主义范式做了非常全面、
精练、准确的概述,是目前国内理论界对该范式最到位的阐释之一。作者还从现实主义范式
自身内部的批判入手,对该范式的内在困境和历史命运做了比较客观的判断。虽然这种判断
不乏说服力,但作者似乎对现实主义范式之外部批判的揭示尚嫌不足。毕竟,来自内部的自
我批判主要是对违反现实主义核心假定的所谓“变节”行为的否定,而来自外部的他者批判
才是对现实主义范式“原教旨”的致命挑战。

现实主义范式在发展过程中不仅经历了自身内部人性现实主义、结构现实主义、防御现
实主义、进攻现实主义、新古典现实主义等不同分支的自我批判和自我发展,而且还遭到了
来自科学行为主义、自由主义(自由制度主义)、建构主义等诸多范式的外在批判。之所以
成为众矢之的,既是因为现实主义范式“木秀于林”,“高处不胜寒”,也是因为现实主义范
式存在自身难以克服的理论困境。

现实主义范式最大的理论困境在于,它只能通过背离自身的理论假定来弥补自身的理论
不足。现实主义的不足在于,过于强调国际体系的结构性力量,忽视或淡化了国内因素的作
用。现实主义范式认为,权力/能力分配是决定国际政治结构的根本因素,在以权力分配为
基础的国际体系中,所有国家都必须发挥相同的基本功能。行为体在国际关系中的广泛行为
模式是在给定的国际结构之内战略互动的结果,而不是人性、心理、国内政治、政体类型等

因素造成的。虽然也有现实主义者试图用单位层次的变量,如技术因素、地理因素、攻守平
衡、对意图的认知等来弥补,但是,这样做的结果却背离了现实主义范式关于行为体的一个
核心假定,即所有国家是在功能上相似的行为体。如果不强调国家行为体除了权力对比之外
的差别,就无法解释为什么权力与地位相当的国家会在同一国际体系中采取不同的行为。但
是,如果加入了单位层次的变量,强调国家之间因国内因素不同而形成的差别,那么就会使
现实主义理论背离自身的基本假定,并且还会变相成为自由制度主义、建构主义的维护者或
代言人。

正是因为现实主义范式本身存在着这样一个难解的理论困境,自由制度主义和建构主义
等其他理论范式才有机会对它提出批判和修正,它们或者从现实主义范式基本假设出发得出
与现实主义截然不同的结论,如自由制度主义对国际合作问题的解释;或者对现实主义理论
假定本身提出质疑,如建构主义对理性国家、无政府状态和自助体系的批判。但是,这些批
判和修正尚不能从根本上否定现实主义范式的解释力,特别是,现实主义范式对国际竞争与
冲突问题的解释、对强制性合作的解释,仍是其他理论范式所无法企及和取代的。

也正是因为现实主义范式本身存在着这样一个难解的理论困境,它本身的发展出路似乎
并不十分美好。解决现实主义范式之理论困境的方案好像只有两条:或者接受自由制度主义
的修正,或者接受建构主义的批判。但是不论何种法案,归根结底都意味着,现实主义范式
必须重新思考自己的理论假定。尽管这样做可能意味着现实主义最终要走向自我反叛,现实
主义范式可能会沦落为有名无实的空壳,但是,正如发展之初追求片面深刻使现实主义范式
独树一帜一样,继续这种对片面深刻的追求将使现实主义范式付出“符号危机”的代价。归
根结底,重要的是,理论本身是否能够指导现实,具有足够的解释力,而不是它的名分。当
然,也不必对现实主义范式的发展命运过于悲观,毕竟,现实主义范式的强大生命力仍是其
他范式所无法比拟的,它的发展潜力恰恰在于,能够在与其他范式的论战中不断实现自我完
善和自我发展。
作者: 槛外人    时间: 2008-12-11 13:12
支持下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