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楼主 |
发表于 2006-7-22 23:13:36
|
只看该作者
<font size="3">二、中国国际关系研究现状<br /><br />中国国际关系学界轻视研究方法,而且排斥科学研究方法的倾向,使得国际关系研究过分倚重传统研究方法,国际关系研究成为国际关系史研究和国际新闻评论。科学研究方法的缺失和研究方法的单一不仅造成了中国国际关系研究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而且也已经严重阻碍了中国国际关系学的稳健发展,成熟与繁荣。<br /><br />1. 研究方法单一<br /><br />在国际关系研究领域,学者们重视对国际问题的描述性分析解释,轻视应用恰当的研究方法进行理解。根据孙学峰对国际关系核心期刊发表文章运用方法统计看,传统方法占绝对优势,占81. 4%,其中历史分析方法占54%。[ 13 ]这说明目前在中国国际关系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单一,学者们采用包括历史分析方法等传统方法居多,采用定量分析等科学方法十分有限。<br /><br />2. 国际关系研究成为新闻评论或国际关系史研究<br /><br />虽然国际关系学愈来愈得到重视和关注,但是学科本身缺乏相对的独立性和系统性。在中国,不仅国际关系学科领域的界定混乱不堪,而且不被看作是一门真正的学问。在国际关系研究领域,没有专业背景,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都写学术文章。[ 14 ]国际关系研究成果基本上是新闻作品而非学术著作, [ 15 ]或称其为较为深刻的新闻评论或国际评论。[ 16 ]国际关系研究不是新闻评论。新闻评论侧重对当前的国际事件进行追踪描述说明和解释,而国际关系研究是对国际政治行为主体间的互动作用进行科学的系统分析和理解。<br /><br />在国际关系研究领域,还有很多国际问题分析,“只是材料与事实的堆砌和对可能的原因与影响的主观罗列。它们与其被称作是对国际问题的研究,不如说是对基本材料进行收集与整理的结果”。[ 17 ]对这一点,陈乐民先生曾批评说,国际问题研究论著“似乎等于把新华社以及当时所能看到的外国通讯社的消息(大部分又能在《参考资料》上看到)当作基本材料,变成各类专题性的文字,这样的工作至多是一种资料的整理,很难说是学术性的、理论性的研究”。[ 18 ]难怪有学者不客气地指出,“我们有些国际关系学者,是靠《参考消息》和《参考资料》(内部刊物)这样的资料‘包打天下’的”。[ 19 ]<br /><br />还有很多国际关系研究是对国际问题发生、发展过程的考察,侧重对国际事件来龙去脉的描述,使得国际关系研究成为国际关系史研究。不可否认,历史可以提供研究国际关系的背景,研究国际关系必须具备深厚的历史功底。如果不了解历史,就无法了解当今的一些重要国际问题,如巴以冲突等。但是,国际关系研究毕竟不等同于国际关系史的研究。国际关系的研究思路主要是横向的,注重国际事件中的国际关系行为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而国际关系史的研究思路是纵向的,注重对国际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的考察。<br /><br />国际关系研究与国际关系史和国际新闻评论有许多相通之处,他们的考察对象是一致的,但他们的侧重点不一样。国际关系史侧重于史,主要描述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回答“是什么”;国际新闻评论侧重于论,主要表明对事件的态度,回答“怎么样”;国际关系侧重分析,主要总结出具有规律性的可用来解释现存事实的科学有效的论点,回答“为什么”。<br /><br />3. 国际关系研究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br /><br />国际关系研究是一个非常科学的、规范的研究过程。学术规范性不仅指“治学的态度(如对他人研究成果以及观点的尊重) 、治学的方式(如对已有资料和观点的引用) ”, [ 20 ]还包括治学的过程(如文章的结构,方法的应用等) 。然而目前,中国国际关系学界学术规范薄弱,对所引用的主要观点和事实不加注释,对转引的资料不表明出处。在研究过程中,还缺乏一些必要的步骤,如有些国际关系研究文章或者没有研究问题,或者没有明确的研究假设等等。[ 21 ]<br /><br />中国国际关系研究方法单一,成果大多是国际新闻评论或国际关系史研究,且学术文章又缺乏规范等,造成中国国际关系研究低水平重复的现象非常严重。[ 22 ]中国国际关系研究不仅远远落后于美英等西方学术大国,而且也大大落后于日本、韩国等师法西方的国家,甚至与中国香港或新加坡等都有很大的距离。[ 23 ]无需讳言,中国国际关系研究水平落后的原因是我国多数从事国际关系研究的人员缺乏研究方法的专业训练,并且缺乏应用研究方法的自觉。研究国际关系必须借助研究方法,不运用研究方法就无法从事研究。但目前中国的状况是:“既没有认真的传统方法,又没有认真的科学方法。中国学者写文章很多时候无方法与章法”。[ 24 ]可以说,在宏观上,中国国际关系学没有自己的理论体系,没有方法论;微观上,没有很好的个案研究。“研究方法上的落后, 使我国国际关系研究的整体水平在20世纪90年代没有取得明显进展”。[ 25 ]以至于现在的中国国际关系研究,大多不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缺乏真正的学理研究;动态和对策研究占很大比重,基本是实用的政策研究。[ 26 ]<br /><br />三、中国国际关系研究呼唤研究方法<br /><br />国际关系研究是一门严谨的科学研究,研究方法是研究国际关系必不可少的。研究方法是手段,是取得研究成果的基础,没有研究方法就无法进行研究。目前,中国国际关系学界掌握研究方法不够,对方法论的研究也相当薄弱,大多的学者侧重于传统方法,很多研究人员没有好的或系统的科学方法的训练,而传统的国学基础也日益弱化。提高中国国际关系研究人员的方法论意识,加强他们的方法论素养,增强研究与使用研究方法的自觉刻不容缓。首先,提倡研究方法对国际关系研究的意义;其次,实施研究方法的教育及普及;再次,鼓励学者在研究过程中采用适当的研究方法,等等。<br /><br />国际关系研究确实得益于历史分析等传统研究方法,历史分析方法可以得出深邃的洞见,某些重要成果也往往源于历史分析。但在不仅国际问题国际化,而且国内问题日益国际化的形势下,影响国际关系的因素日趋复杂多变,且不稳定因素和不可测因素越来越多,国际关系变动的幅度也在日益加剧、频繁。如果仅依赖传统方法,显然不能满足研究国际关系的需要。通过西方行为主义与传统主义的论争,已经证明国际关系研究既需要科学的研究方法又需要传统方法。对于任何科学研究领域来说,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可以说是两种最基本的分析方法,它们也是两种互相补充的研究方法。“科学的方法使对问题的解析精确化,人文的思考使我们不断的反思我们研究的对象”。[ 27 ]科学研究方法可以克服摸棱两可,大而化之表述的障碍,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和精确性。其实,“进步不在于传统方法还是科学方法,而在于传统方法和科学方法;不在于对一种方法褒而对另一种方法贬,而在于使一种方法为另一种方法服务”。[ 28 ]在国际关系研究中,应该把不同的方法结合起来使用,这样,解决问题和取得研究新成果的机会才越来越多。</font><br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