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揭开中国国际关系学的红盖头兼论西方国际关系学的批判
本文分上、中、下三篇 上篇:论(近现代)国际格局与体系的发展、演变及趋势 中篇:构建中国国际关系学的体系框架 下篇:现代国际关系学的理论及其方法论
上篇:论(近现代)国际格局与体系的发展、演变及趋势
摘要:本文从对当代国际经济格局、国际政治(军事)格局的现状分析中提出了多元(多极)动态制衡平衡体系,并将该多元(多极)博弈的体系作为一种研究和分析(近现代)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与体系发展与演变的理论模型,同时对该理论模型进行了历史实证分析,尤其是雅尔塔体系下美苏两极(争霸)格局与体系这个典型的二元(二极)动态制衡平衡体系;试图揭示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与体系发展演变的一般性规律。最后运用多元(多极)动态制衡平衡体系理论模型分析论述了在当前经济区域一体化与全球化的历史背景下以及多元(多极)博弈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与体系中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终极较量,并由此阐述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世界经济体系及国际格局发展演变的趋势。
关键词: 国际经济格局 国际政治(军事)格局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社会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多元(多极)动态制衡平衡体系 多元(多极)博弈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与体系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及其社会历史观,结合系统论、博弈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首先分析了当代国际经济、政治(军事)格局的现状与发展,然后提出并分析了多元(多极)动态制衡平衡体系理论模型,也即多元(多极)博弈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与体系,该体系呈现出从不稳定、不平衡到新的相对稳定与平衡,进而又到新的不稳定、不平衡这样一种周而复始、循环不断而又辨证发展的格局、体系或状态;也即动态不稳定、不平衡到相对动态稳定与平衡再到新的动态不稳定、不平衡的状态。并运用近现代世界历史发展演变的事实资料对该理论模型进行了历史实证分析;从欧洲“维也纳体系”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再到“雅尔塔体系”与美苏两极争霸格局最后到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试图揭示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与体系发展演变的一般性规律。最后根据当代国际经济、政治(军事)格局的现状,并结合多元(多极)博弈的理论模型对社会主义国家以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多元(多极)博弈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与体系下的终极较量进行了分析,并由此阐述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世界经济体系及国际格局发展演变的趋势;作为先进生产力代表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生产方式以及经济制度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过程,必将伴随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生产方式以及经济制度在世界范围内不断缩小的历史过程。
一、当代国际经济格局的现状与发展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以欧盟为代表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及其快速发展成为当代国际经济关系的重要表现与特征,同时并伴随着以东南亚经济联盟、非洲经济联盟以及亚太经合组织等为重要表现的区域经济组织的形成及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快速发展,拉开了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的历史进程,并为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发挥了极其重大的促进作用。
缘于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及其生产方式的对外全球扩张,伴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的推动,经济全球化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速发展;世界经济在全球范围各个国家、各个地区间通过各种经济生产方式、经济纽带以及经济组织并在国际市场进行国际分工、国际贸易与交换的基础上有机结合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同时又相互作用、相互竞争的经济统一体,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体系,即世界经济体系,由于在该体系中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生产方式、经济制度居于主导地位,带有明显的资本主义特征,所以笔者将该体系称之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该经济体系下又包含了多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同时又相对独立的子经济体系,如包含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在内的国际金融体系,以及包含世界贸易组织在内的国际贸易体系等等。
国际经济格局是指在世界经济关系发展中,各种经济类型和各种经济力量之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具有一定格式的局面或格局状态,并且伴随着世界经济中占主导地位与起主导作用的经济势力的出现、组合、分化、兴衰与消长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同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当代国际经济格局是以美国、德国、日本等少数发达国家与组织主导的以广大发展中国家与组织参与的国际经济格局,这种经济格局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极为不利。
近年来以美国、德国、日本等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与组织同以中国、印度、巴西等国为代表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与组织之间的相互合作与竞争,共同影响和制约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变化,进而影响和制约着当代国际经济关系与经济格局的发展演变,对世界经济体系的发展变化以及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与体系的发展变化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成为影响和推动世界经济体系和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与体系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
二、当代国际政治(军事)格局的现状与发展
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欧共体以及日本等国经济的崛起,并谋求政治经济上的独立自主,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三足鼎立的(经济)格局。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苏联解体,自此世界各国各地区力量的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也因此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影响力中心(或称力量中心);同时随着欧盟的形成与快速发展、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俄罗斯的改制及发展等等带来的世界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与组织的发展变化,世界上出现了除美国以外的诸如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印度等世界性、地区性的力量中心;各政治(军事)大国或国家集团尤其是各力量中心之间相互竞争、相互制约,同时又相互联系、协调与合作。从而形成了多层次、相互交叉而又变化频繁的复杂组合系统,而该组合系统内又包含多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子系统,这便是错综复杂的国际政治(军事)格局与体系。
国际政治(军事)格局是指活跃于世界政治(军事)舞台并充当主角的国家、国家集团以及国际组织之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结构或态势,其发展变化取决于这些主要国家、国家集团以及国际组织之间实力的对比变化。
联合国作为当代世界各国、各地区政府之间最大的的政治统一体,也因此成为错综复杂的国际政治格局与体系的核心;在这个体系核心中形成了以美国、英国、FaGuo、中国、俄罗斯五大常任理事国为代表的世界性政治大国和一些地区性、组织性政治大国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与相互制约,在当代国际政治(军事)格局与体系中以及重大的国际与地区事务中发挥着巨大的影响与作用。
从当代国际与地区现实事务的情况中可以看出,当代国际政治(军事)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势,而在很大程度上则是由美国主导的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政治(军事)格局,在这种格局中许多弱小国家的利益得不到保证。
三、多元(多极)博弈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与体系
基于前面两部分的分析与论述,现将当代国际经济、政治、军事等因素结合到一起进行综合分析。当今世界存在着多种世界性或地区性不同级别、不同层次以及不同实力的影响力中心或力量中心;而这些不同级别、不同层次以及不同实力的力量中心其力量因素如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军事因素以及科技因素、文化因素等在一个国家、国家集团或国际组织内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一种合力或态势,而源于不同国家、国家集团或国际组织内部体系所形成的不同合力或态势又都相互交叉、相互联系从而形成一个新的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的组合,将这种组合称之为系统,在这种新的系统中多种不同的合力或态势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与制约共同形成一个极其庞大的规模体系,将这种体系称之为母系统。在该母系统内部,每种合力或态势又都包含多个不同层次、不同级别以及不同要素组合的子系统诸如经济、政治、军事、科技、文化等及其子系统,而处于不同层次、不同级别的每一种系统的组成要素以及要素的要素又都处于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且不断发展变化着的状态,因而使得不同层次和级别的各子系统以及母系统中的各种合力或态势始终处于不断地发展变化中且又都处于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与相互制约的格局、体系或状态之中,从而导致母系统整体始终处于不断地运动、发展和变化状态,而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因此,整个母系统始终处于从不稳定、不平衡到新的相对稳定与平衡,进而又到新的不稳定、不平衡这样一种周而复始、循环不断而又辨证发展的格局、体系或状态;也即动态不稳定、不平衡到相对动态稳定与平衡再到新的动态不稳定、不平衡,笔者将之称为多元(多极)动态制衡平衡格局与体系,简称多元(多极)动态制衡平衡体系。
在现实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各国的经济、政治、军事、科技、文化等都处于不断地发展变化中且发展不平衡从而表现出来的国家综合实力总是处于不断地发展变化且发展不平衡状态,由此导致各国力量的对比始终处于不断地发展变化中,因而形成了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与体系始终处于不断地发展变化状态,同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在其不断地发展变化过程中各国尤其是各主要大国或国家集团又都处于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与相互制约之中,并为着各自国家或国家集团的利益进行着相互间的博弈与激烈竞争甚至发动赤裸裸的战争。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各主要国家或国家集团力量对比处于均衡状态时,当相互之间利益博弈也处于均衡状态时,则这一时期的国际关系就处于比较缓和的状态,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与体系就处于相对稳定、相对平衡的状态;而当相互之间利益博弈处于不均衡状态(失衡状态)时,则这一时期的国际关系就处于比较紧张甚至是赤裸裸的战争状态,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与体系就处于不稳定、不平衡的状态甚至是重新分化、调整与组合的状态;反之,当相互之间的利益博弈处于均衡状态时,而各主要国家或国家集团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通常表现为某一个或几个新兴力量大国的崛起)且处于不均衡状态时,则该时期的国际关系也就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甚至是赤裸裸的战争状态,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与体系就处于不稳定、不平衡的状态甚至是重新分化、调整与组合的状态,国际局势或地区局势就会呈现出动荡不安的局面。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把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与体系看作是由不同策略组合形成的多元(多极)博弈的格局与体系,把某个国家或国家集团的综合实力与国家或国家集团的利益看作是一组策略组合,把处于同一历史时期的各主要国家或国家集团力量均衡且利益均衡状态下的各主要国家或国家集团的综合实力与国家或国家集团的利益组合称为各主要国家或国家集团的最佳策略组合。因此,当处于最佳策略组合时,国际格局与体系才能处于平衡、稳定状态,国际关系才能呈现出缓和的局面,否则将处于失衡、混乱甚至是战争的状态,国际关系将呈现出动荡不安的局面。
[ 本帖最后由 ychaoliu2003 于 2008-10-5 17:17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