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国改革开放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8-30 13:25: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改革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进入现代化建设新的 时代最鲜明的特征。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开发就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领导。
自从十一届三中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总结了历史经验教训,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确立经济建设是全党和全国工作的中心,明确指出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将长期处于这个阶段,我国当前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实现四个现代化,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建国初期,我国根据苏联模式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弊大于利,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妨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打击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十一届三中全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线,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轨道。邓小平在1987年的十三大报告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含义,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且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十五大阐明了基本纲领,明确了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是定路线,方针,政策,战略步骤的根本依据。
党的十五大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定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了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改革、发展、稳定三者是互相依存和互相促进的,发展是硬道理,是目的。改革开放是推动发展的动力,发展与改革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而社会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嘎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协调统一起来,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8 18:22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