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美国中文网
美国媒体,尤其是立场倾向保守的声音,一直指责共和党参选人马侃善变,不是真正的共和党;现在,奥巴马赢得初选成为民主党总统实际提名人之后,华盛顿邮报分析文章称奥巴马也是“变色龙”;国际先驱论坛报则认为奥巴马是采取务实主义,向中间路线靠拢,并不说明他这个人极端不真诚。历史学家还举例说,从美国历史上的总统到现任总统和共和党参选人,为了选举都是几经转换立场。
《华盛顿邮报》署名克劳萨莫(Charles Krauthammer)以“永远适应(形势)的奥巴马”(The Ever-Malleable Mr. Obama)为题发表文章。
文章首先以奥巴马去年10月24日阻挠谴责电讯公司免责的议案为例,说他当时那么做是为了赢得初选,“诱惑”左派。希拉里初选出局之后,他就投票支持同一内容的新法案。
文章接着说,再回到去年,奥巴马肆无忌惮地贬损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发誓要强行重新谈判,甚至威胁要单方面废除同加拿大和墨西哥签署的协定。但现在,奥巴马改口说过去对自由贸易协定说法“过火”了,他的经济顾问甚至私下告诉加拿大官员说,反贸易说法只不过是一种拉票姿态,等于亮明奥巴马会支持自由贸易协定的立场。
至于初选中信誓旦旦要在“没有先决条件”情况同伊朗谈判的承诺,奥巴马现在说要有“准备”,而他的幕僚已经把“准备”当作先决条件。
文章说,奥巴马已经开始回归中间路线的远征,因为那么做没什么不好。他不会失去左派,甚至不会失去民主党的主流,因为反布什、**和党的情绪太强烈,民主党选民到了大选日不会待在家中。11月4日是他们的复仇日,他们要用选票报复8年前的佛州重新点票事件、要报复4年前诬蔑民主党候选人凯利的“快船”事件、要报复8年来共和党给他们造成的所有伤害。
文章说,立场反复无常的总统候选人都担心媒体。但不包括奥巴马。奥巴马三个月前曾经说就像不能没有老祖母一样,自己不会离开前牧师赖特(Jeremiah A. Wright Jr.)。他流泪称赞赖特为第二个林肯。但三个月后,祖母拥抱孙子获胜,前牧师却遭到严词谴责。
这篇文章还捎带批评包括纽约时报在内的主流媒体随波逐澜,对奥巴马的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表示理解和同情。例如,主流媒体一直批评私人捐款是政治腐败的根源,奥巴马过去一再承诺使用公款选举。现在募捐顺利,他又来一个大转弯。
文章说,虽然用不用公款选举不是大问题,但奥巴马的做法让人悲哀。他的算计和反复令人失望。文章说,真实的奥巴马并不复杂:他是一个彻底的政客,但手法异常高明、野心勃勃。正如对他最了解的赖特所说:他要做政客做的事。文章的结论是,奥巴马的反复无常远远超过克林顿夫妇。
总部在巴黎的《国际先驱论坛报》说,昨天奥巴马表示支持联邦最高法院倾向保守派的枪支管制的判决,再次显示他采取务实主义,放弃自由派立场,回归中间路线。文章说,奥巴马在今年2月表示支持枪支管制,但昨天他发表的声明先说相信第二修正案保护私人持枪的权利,又说认识到街头暴力犯罪严重地区保护儿童的必要性,而最高法院的裁决支持那种观点:既要保护公民的宪法权利、也要保护儿童安全。
总统历史学家达勒克(Robert Dallek)说,总统候选人愿意被人看做务实主义,他们希望自己的策略和转变都被看作对于崇高目标的追求。那并不说明他们极端不真诚。
文章提到布什总统在2000年为赢得选举,最后也是超中间路线靠拢,声称要继续他老爸的“温和保守传统”。目前的共和党候选人马侃在初选中更是几经转换立场,目前在税收和移民问题上采取保守立场。至于被当作民主党典范的罗斯福总统(Franklin D. Roosevelt),在1932年选举时的立场很难界定,被胡佛称为“变色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