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ont color="#ffffff">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font><p></p><p>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是广东省涉外型重点大学,位于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华南经济中心广州市的北部。是由原广州外国语学院和原广州对外贸易学院于1995年合并组建的。广州外国语学院(原隶属国家教育委员会)创办于1965年,广州对外贸易学院(原隶属国家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成立于1980年,两校于1994年先后划转广东省。<br />学校现有2个校区,总面积为1916亩。其中,北校区坐落在广州市风景区白云山北麓,占地面积821亩,目前承担本科、研究生教育的全部职能。南校区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小谷围岛(广州地区高校新校区),占地面积1095亩,正在建设之中,2004年开始招生。<br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是一所学科设置较齐全,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先进,以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为主,具有多学科、多语种、多层次,培养复合型、双语型、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涉外型大学。现有编制内教师739人,其中教授73位,副教授202位、讲师293位。此外,学校还聘有40多位外籍专家和教师、88位客座教授。学校面向全国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招生批次均为第一批。现有本科生和研究生10600余人。<br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共设14个学院和2个直属系部:英语语言文化学院、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国际商务英语学院、国际工商管理学院、西方语言文化学院、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法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国际学院、基础英语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公开学院、体育部、外国留学生部。学校现有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8个校级科研机构、13个院级科研机构。主办3种面向国内外发行的刊物:《现代外语》、《国际经贸探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现有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工学五个学科33个本科专业。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点、9个硕士点,设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文科重点基地,1个国家级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5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名牌专业。<br />学校拥有较为先进的教学、科研设施。各类实验室总面积9690.8平方米,其中包括宽带多媒体教学网络、EDI国际贸易仿真实验室和同声传译实验室、各类型号的语言实验室、视听室、影像演播室、闭路电视教室和CAI实验室。现有图书馆馆舍面积22000平方米,有中外文书刊1149135册,订有中外文报刊1300多种。图书馆自动化水平较高,为广东省高校设施最先进的图书馆之一,现已全面实现中英文馆藏文献的采购、分类编目、流通和检索的网络化管理。学校的外语音像出版社设备先进,每年编制、出版外语音像教材50多种,发行音像制品150多万盒(盘)。学校建有标准的体育场、风雨操场和设备先进的游泳馆。<br />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意识,能够直接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一专多能,“双高”(思想素质高、专业水平高)、“两强”(外语实践能力强、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涉外型高级专门人才。目前已形成五大学科互为渗透,33个本科专业交叉互补、外语学习与专业学习协调发展,重素质、重基础、重外语交际能力,重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重复合型知识结构的办学特色。学校利用学科交叉渗透的综合优势,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从单一知识结构转变为复合型、应用型知识结构。模式创新初步形成了以下3种格局:基础型—在全面优化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对全体学生进行“合格+特长”专业训练(如外语+专业方向,专业+外语);复合型—开设13个辅修专业,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复合型培养;拓展型—开设3个双语制专业、7个双学士学位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会计学、法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计算机应用),对少数小语种学生和优秀学生进行特殊培养。<br />????中国国外考试协调处广州考试中心设在我校,负责组织华南地区的TOEFL、TSE、GRE、GMAT和日本语能力考试5种国外考试,同时还负责组织教育部主办的英、德、法、俄、日5个语种的出国留学人员的水平考试。<br />作为涉外型高校,学校十分重视并积极开展对外学术文化交流,国际交流和合作领域不断拓展。至目前为止,已与美国、英国、FaGuo、德国、西班牙、意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俄罗斯、乌克兰、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韩国及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50多所大学和文化学术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br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将始终牢记自己的崇高使命,着眼未来,面向世界,保持原有特色,创造新的优势,努力把学校办成一所专业特色鲜明、外语优势突出、文化氛围浓郁,以培养外语、经贸、管理、法律、信息等高级人才为主的涉外型多科性大学。</p><p><br />学校地址:广州市白云区白云大道北2号??????????????邮政编码:510420<br />招办电话:(020)36207054??????????????????????????传????真:(020)36207051<br />http://www.gdufs.edu.cn?????????????????????????????E-mail:zchenxi@163.net</p><p></p><p>新生奖学金和济困助学制度<br />新生奖学金</p><p>奖励对象:我校当年录取的且第一志愿报考的新生。<br />特等奖:免缴在校四年的学费。奖励高中阶段参加全国数学、物理、信息科学(计算机)三门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全国一等奖者;标准化考试总分800分以上者;原始分计分的生源省(自治区、直辖市)高考成绩列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科或理科前20名者。<br />一等奖:奖金3500元。奖励高中阶段参加全国数学、物理、信息科学(计算机)三门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全国二等奖、省(自治区、直辖市)赛区一等奖者;高中阶段获国家级优秀党员、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优秀共青团员、三好学生称号者;标准化考试总分780分以上、以原始分计分的生源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科或理科前150名者。<br />二等奖:奖金2500元。高中阶段获省级优秀党员、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优秀共青团员、三好学生称号者;标准化考试总分750分以上者;原始分计分的生源省(自治区、直辖市),奖励高考成绩超过重点线50分以上考生中前20%者。<br />三等奖:奖金1500元。奖励高中阶段参加《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国际中学生英语能力测试》中获得特等奖、一等奖者;参加保送生和省外小语种提前招生考试总分前五名者(英语语种考生)、广东省小语种提前招生考试录取的各专业总分第一名者。</p><p>济困助学制度</p><p>对于家庭经济较为困难的学生,我校有一套较完善的济困助学体系,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完成学业。具体措施包括:<br />一、国家助学贷款<br />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每年可申请6000元左右的贷款,在学期间的贷款利息由国家补贴,学生可在毕业后四年内还清全部贷款。<br />二、勤工助学<br />学校建立了一系列勤工助学基地,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内外参加电脑服务、家政服务、教学楼值班、图书馆清洁、课室管理、办公室助理、家教、兼职导游、广交会翻译等工作,通过劳动解决部分生活费用。<br />三、实行困难补助、减免学费<br />????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凭有效证明可以申请减免学费或申请困难补助。<br />四、社会助学金<br />一些社会机构在我校设立了助学金,如《羊城晚报》仲明大学生助学金、联邦济困助学金等,每年资助一定数量的经济困难学生。</p><p><br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