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法国政治生态新格局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3-18 19:54: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月10日,FaGuo总理拉法兰与新闻界举行新年团拜会,并按惯例致词。他说,***是一种病毒,谁把它带进来,谁的前途就会受到损害。人们知道,这不啻是对萨尔科齐的一个警告。萨尔科齐本来是财经部长,去年11月28日离开政府接任执政的人民运动联盟主席,成为去年FaGuo政坛的一件大事。而在野的社会党在地方议会、ouzhouyihui和参议院3大选举中节节获胜,执政的右派一败 <span id="ad_dst2"><table cellspacing="4" cellpadding="0" width="350" align="left" border="0"><tbody><tr><td></td></tr></tbody></table></sohuadcode /></span>再败,以及社会党就欧盟宪法在党内举行公决,更是2004年FaGuo政治舞台上的突出大事。岁末年初,FaGuo各媒体纷纷对去年的内政进行总结分析。在距下届总统选举只剩两年多的时候,如何看FaGuo政治生态新格局?<p>  多年前,FaGuo就有这种说法:密特朗不左、希拉克不右。FaGuo前总统密特朗和现总统希拉克在入主爱丽舍宫以前分别是FaGuo社会党和保卫共和联盟的最高领导人。在FaGuo,社会党是左派,保卫共和联盟是右派,这两个党的政治色彩泾渭分明,毫不含糊。可是,密特朗和希拉克的个人政治表现却多有含混。如果说密特朗已成过去,今天又有人讥讽社会党现任第一书记奥朗德与希拉克“同流合污”。他们苦笑说:是希拉克成了社会党的一盏新的思想明灯,还是奥朗德比萨尔科齐更是希拉克派?到2007年总统选举时,我们都投希拉克的票算了!</p><p>  事实上,FaGuo政治“左右混杂”的现象并非始自今日。而FaGuo最高当权者“左右联袂”的现象也不是孤立的,左右两派在政策上也有不少相同处。抨击奥朗德的人说:2003年社会党坚定支持希拉克对伊拉克战争的立场,2004年又加快步伐,支持希拉克对欧盟宪法和土耳其入盟问题的立场,丧失了左右分界线……奥朗德旗帜鲜明地反驳说:我们是否可以因为希拉克反对伊拉克战争就转而支持美国总统布什去攻打伊拉克?借口希拉克的立场与我们一样,就否定与反对我们自己,这是愚蠢的。</p><p>  FaGuo左右两派在对外政策上没有根本差别。自1958年戴高乐将军创建第五共和国以来,不论右派掌权还是左派当政,FaGuo一直实行独立的外交路线,以争取和维护FaGuo在国际舞台上的“伟大”形象。一个例子是,戴高乐将军提出以法德为轴心、建设从大西洋到乌拉尔的大欧洲设想,其后不论左派总统密特朗还是右派总统希拉克都坚决执行,因为不论密特朗还是希拉克,他们在外交上都是从国家利益出发。另一方面,在对内政策上,左右两派也并非水火不容。10年前希拉克竞选总统的纲领就是“同社会断裂作斗争”,其内容是:使每个FaGuo人在社会上都有自己的地位和机会、运用国家有生力量创造就业、建立真正的社会团结、使每个FaGuo人都掌握自己的命运、保障共和秩序等。2002年希拉克蝉联总统后宣布,在他第二个5年任期内要减税30%。这些主张社会平等和正义的承诺同以往的“右派”定义形成很大反差,而左派执政期间也曾搞过私有化。</p><p>  FaGuo人说,希拉克主义首先是实用主义,希拉克是“试剂”,不管左的还是右的,只要有效,他就拿来使用,他不停留于经济理念,而服从于政治逻辑。而奥朗德也被FaGuo舆论认为是实用主义人物。FaGuo左右两派在对内政策上有不少相同之处不值得奇怪,因为治理国家,根本问题在于发展经济和搞好社会财富分配。同一问题使左右两派在寻求有效解决办法的过程中必然走向趋同。所以,在FaGuo,从某种意义上说,左派与右派只是政治标识,与其说两派争的是政策,不如说它们争的是“出场”机会。换句话说,它们争着要过把掌权瘾,争着要在国家政治舞台上扮演主角。</p><p>  FaGuo2004年的3大选举是希拉克本届5年总统任期中的重要选事。选举结果表明,左右两派力量对比发生了不小变化,左派回升,右派滑落。不过,国家大权仍然掌握在右派手中。当然,左右两派都不把这些选举结果视为最终结局,双方都在厉兵秣马,以求在2007年的总统大选中一决雌雄。(记者 张祝基)</p>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19 06:06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