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旦大学大四学生刘毅(化名)的父母最大的心愿,就是儿子能当上一名公务员。这几天,他们正紧张地等待2006年上海公务员考试面试通知。刘毅是参加2006年上海公务员考试的3万多名考生中的一个,也是6000余名笔试合格者之一。春节后,他们将陆续参加下一轮面试。但其中的4000余人,还将遭受无情淘汰的命运。 15个报考者中取一个 这几年,公务员考试一年比一年热。今年上海公务员考试无论是报考人数还是录取比例,又创历史新高。今年本市共有115个部门约2400余个职位招考公务员,报名人数为37146人,比去年上升了16%,录取比例为15:1。报考综合管理类的考生最多,有20143人,录取比例为30比1! <p> 而此前举行的2006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全国共有100余万人报名,通过审核的近40万人,录取比例为38:1,一些热门职位甚至出现了2014人竞争一个职位的“惨烈”场面!国家公务员考试的竞争程度已远超高考和考研,被称为“中国第一考”。 </p><p><strong> “海归”报考街道干部</strong> </p><p> 公务员考试还引来了许多高学历者,如计算机硕士报考区机关文秘,法学博士报考工商分局行政执法人员。杨浦区新江湾城街道招一名科员,竟引来了一位刚获得英国某大学硕士学位的“海归”。有人这样形容报考中央某国家机关公务员的考生:“博士生一走廊,硕士生一礼堂,本科生一操场”。 </p><p> 如今,公务员已成许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首选。 </p><p><strong> 求稳定、收入和体面</strong> </p><p> 为何千军万马要挤公务员这一“独木桥”?在许多大学生和他们的父母眼里,工作稳定是主要的原因。其次,近年来,公务员工资稳步提高,同时还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和较好的福利待遇。此外,这还是一个比较体面的职业。公务员掌握着大量的资源,在社会阶层序列里处于强势地位。 </p><p><strong> 年轻人应当有冲劲</strong> </p><p> 不管是否适合自己,一个劲地往公务员“独木桥”上挤,大学生这种“求稳心态”令人担忧,也反映出年轻人投身市场建功立业的信心正在松动。 </p><p> 公务员属于公共管理范畴,公共管理并不直接为社会创造财富,只负责“分配财富”和“分享财富”。职业指导专家指出,年轻人应当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第一线去闯去拼,进入社会去创造财富,实现自己的价值,而不是争相涌向公共管理部门寄望“分配”和“分享”。 </p><p><strong> 基层工作经验也重要</strong> </p><p> 另外,从校门直接进入机关大门,缺乏基层工作经验,对于公务员队伍和大学毕业生本身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为此,今年本市公务员招考中扩大了社会人员招收比例,要求不低于总数的三分之一。同时,上海正在全面推行公务员下基层锻炼的制度。 </p><p> 一些报考者也应走出对公务员认识的误区。市人事局公务员管理处负责人表示,公务员并非他们想象的那样是一份高薪、清闲的工作,公务员也非“终身制”,考核不称职的公务员照样会被淘汰。据悉,从1996年到2003年,全国共有16000余名公务员被辞退。本报记者邵宁 </p><p> <strong><font color="#ff9900"><strong><font color="#ff9900">特别推荐:2006公务员面试全方位指导</font></strong></font></strong></p><p> <strong><font color="#ff0000">点击查看全部2006公务员面试、调剂信息</font></strong></p><p><font face="楷体_GB2312">在新浪网,每天有数百位公务员战友的各项疑难问题得到高手的热情帮助,你有问题吗?</font><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ff6600">快来加入吧!</font></p><p> <strong>新浪网考试频道</strong>将在<strong>公务员考试专栏</strong>内提供2006年公务员考试最完整的招考信息及最丰富的复习材料,敬请关注!</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