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6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威慑产生的逻辑:结构与进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13 16:08: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hr /> <table border="0" cellpadding="9" cellspacing="9" height="50" width="100%"><tr><td align="left" valign="top" width="24"></td><td valign="top"><font color="#333333" face="宋体, Arial, Helvetica" size="2">威慑(Deterrence)产生的逻辑:结构(Structure)与进程(Process)                    <br />                         &mdash; &mdash;对waltz和Jervis论述的解读 <p></p><p>                                               <br />                                            0311286 左希迎<br />                                             <br />                                            威慑的含义 <br />The policy of discouraging hostile action by a potential aggressor<br />Prevent someone from doing something<br />A form of persuasion in military strategy</p><p>waltz无政府秩序下自助体系的压力<br /><br /> &ldquo;系统是由结构和互动的单元组成&rdquo;,在体系层次上由系统结构组成;在单元层次上,由互动的单元组成。<br /> 体系的结构是由三个因素决定的:系统的排序原则(无政府状态);不同单元的特定功能(国家的功能相同);单元间能力的分配。<br /> 结构中国家的行为是&ldquo;低求生存,高求主宰&rdquo;</p><p> 在无政府状态下,国家间的自然秩序就是战争状态,这意味着战争会随时爆发。在无政府社会中,自助(self-help)是<br /> 无政府秩序的行为准则。国家的安全是第一位的,只有自助才能保证自身的安全。<br />在国家的战争态下,国家的行为有defence和offence两种选择。 <br /> Offence有两个目标:征服和安全<br />两种手段:<br /> Preventively(预防性措施)<br /> Pre-emptively(先发制人) </p><p>Preventively:一国对潜在的威胁国取得其优势之前对其进行打击,使其不能再构成威胁的行为。 <br />Pre-emptively:实力相当的双方中的一方对另一方实施突然袭击,摧毁其进攻力量的行为。 </p><p> 在追求安全的原则下,自然的就会激励双方采取Preventively或Pre-emptively的措施。<br />要免除Preventively和Pre-emptively的威胁,需要一种策略是他们不敢轻易的采取行动。要达到这种目的可以采取威慑战略。<br /> 苦练内功,增加自己的实力。<br /> 阻止对方国家和别国结盟<br /> 自己和其他国家结盟。</p><p>威慑理论和安全两难</p><p>          Jervis的威慑理论 </p><p>      Jervis的分析方法:<br /> 在国际政治中运用认知心理学的分析方法;<br /> 系统&mdash; &mdash;行为&mdash; &mdash;效应&mdash; &mdash;系统<br /> 微观层次的分析&mdash;&mdash;决策者的知觉和错误知觉<br /><br />         理论假设 <br /> 一个人接受信息或者受到环境中刺激因素的刺激时,会产生一种错误知觉;<br /> 国家决策者在不确定的国际条件下,很容易发生错误知觉,这种知觉大部分是扩大对方的敌意和威胁;<br /> 国家决策者的错误知觉有可能加剧国家间的冲突,甚至战争。</p><p><br /> 知觉:指人在受到刺激后进行选择、组织和判断自己接受信息的全过程。<br /> 错误知觉产生的原因:<br /> 认知相符。人们接受信息之前原有的知识<br /> 诱发定势。以自己集中考虑的问题为定势,据此解读自己接受到的信息。<br /> 历史包袱。</p><p>             威慑的产生<br />  采取分析决策者的知觉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作用实在也承认体系和单元互动的作用基础之上。<br />在政策制定系统中,存在这样一个过程,信息输入&mdash;&mdash;系统对信息的处理&mdash;&mdash;政策的输出,在这个过程中,领导人或者政策制定者对政策的制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政策制定者对信息的知觉和错误知觉的偏离程度具有很大的影响。<br />  一个处于守势的国家必须通过一切可能的措施使攻势国家有这样一种知觉&mdash;&mdash;如果采取侵略你就会付出你不能承受的代价,或者说你根本即不能取得胜利。而处于攻势的国家必须给处于守势的国家这样的知觉&mdash;&mdash;你不要无顾忌的增加实力来威胁到我的利益,并且我随时有可能打败你。</p><p>  如果侵略者的知觉是维持现状国家既无实力亦无决心威慑其侵略,这个国家就有被侵略的危险;国家必须表现出尽心战斗的能力和意愿,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br />如果战争的代价过高、侵略国家赢得战争的可能性很低、侵略国家维护自身利益的愿望很强,稍有理性的国家就不会发动战争。</p><p><br />       威慑理论奏效的条件 <br /> 受威胁一方认为自己采取强硬政策的代价很高;<br /> 受威胁一方相信实施威慑战略的国家认为采取强硬立场的代价很低;<br /> 受威胁一方认为自己退让的代价很低。</p><p>威慑理论和螺旋模式 </p><p>        威慑的缺点 <br /> 威慑理论的解释力还是有一定限度,有可能存在威慑战略失败;<br /> 本意威慑,结果螺旋;<br /> 冲突的方式和程度偏离了最初的利益冲突。 </p><p>参考资料<br />[美]罗伯特&bull;杰维斯:《国际政治中的知觉和错误知觉》,秦亚青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br />[美]肯尼斯肺侄龋骸豆收卫砺邸罚徘恳耄虾#荷虾H嗣癯霭嫔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9 15:45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