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历2007年的考研,让我明白对于有心做学问的人来说,考研真的不是件很难的事。以下是我考浙江大学新闻学的一点体会,希望学弟学妹们,以更好的状态投入考研行列。
1、在准备考研之前,请你务必考虑清楚自己喜欢的学校及专业,并做好“作战”的心理准备。
如果不是很清楚自己究竟喜欢什么专业,我的建议是:你可以试着去接触不同领域的人与事,以及不同领域的理论,从中找出自己的兴趣所在;尤其是再次回头看看你所学的专业,毕竟有两三年的接触了,你可以问问自己:我真的不喜欢它吗?如果继续深入,你是否可以找到新的东西,以让你投入这个专业呢?这点很重要,因为当你投入热情去接触一个事物的时候,你才能真正感受它,而非主观的盲目。
如果不是很清楚自己究竟喜欢哪个学校,我的建议是:看看各个学校历年专业真题,从中可以看出这个学校的出题风格:是重理论的(如南京大学的新闻学),还是重现实的(浙江大学的新闻学相对来说就比较看重实际问题的解决)?等等,以此来推断哪个学校的研究风格更适合你的学习。在我看来,这一点是往往被忽视的,但事实上,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如果你认为自己已经答的很好了,而最后还是低分,这时候你是否就真的该遗憾了呢?也许未必。你已经尽力了,而他无法相中你,也许是你们无缘,彼此不能沟通,既然如此,进去后也未必能够很好的学习。(当然,这些话也许只能对那些,真正想做点学问的人才有效。)
以下插播一段广告,呵呵……
现有浙江大学新闻学相关笔记欲出售,具体有以下内容:
1、朱菁 著:《电视新闻学》,浙江大学出版社
2、李良荣:《新闻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3、吴飞《媒介经营管理》课件
4、邵培仁传播学讲座总汇
5、李良荣《新闻学导论》笔记
6、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
7、邵培仁《传播学》笔记
相信以上资料会在你考研路上助你一臂之力,有意者可发邮件联系lanxue.1111@163.com,姓杜。
广告过后,精彩继续——
“作战”的心理准备,并不是说一定要晚睡早起,甚至通宵作战,这样做最明显的效果也许仅仅是你的眼镜又加厚了一层。我所说的“作战”,也许更多的是心理战斗。给自己一个周密的计划,当然计划必须时刻修订,以防突发事件的发生,以及复习进度的改变;然后竭力一步步完成计划,在完成计划的过程中,也许你会看到某些同学找到了工作而眼红(说明你的决心下的不够狠,或者说你的人生目标不够明确),也许你会看到某些同学在寝室睡懒觉而羡慕(这也许是意志力问题了)……我的建议是,想想考研的过程会给你带来多少财富;想想如果和你并肩作战的队友最后都众望所归,而你一无所获,到那时你的损失是多少;想想以后要再后悔,想勒马回头,重新考研,你要付出的就是你今天所丢掉的以及明天需要做的,这样,值得吗?
我们不反对边找工作边考研,但事实往往是颠扑不灭的“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做每件事都是要投入精力的,找工作真的只是跑跑招聘会那么简单吗?我们可以为找工作付出很多,如找有经验的人交流,找与单位相关的资料进行分析,考察是否适合,以及如何争取等等(或许我还可以就找工作谈谈心得,呵呵)
2、(前面似乎讲的太多了)英语与专业必须贯穿整个过程,政治则可以小抱一下佛脚。
这里重点讲讲专业课的复习(针对浙江大学的新闻学):
一、通读所列参考书目,达到看到题目后至少要知道哪几本提到了这个问题;
二、仔细研究历年真题,尤其是2003年以来的;要求:
列出经常考的几个基础题,并在书中找到答案;
考察试题方向。浙大的题都很重视实际问题的解决,在简答题和论述题中,往往会涉及该年度热点话题,如近几年的新闻娱乐化问题、民生新闻等。如何得知这些热点呢?建议多看《新闻记者》杂志以及浙江在线的新闻传播学评论板块,当然其他专业杂志也是需要关注的,从中获得信息,并结合书本原理得出自己的论点以及论据。非常重要!!!
三、用自己的话来表述你的观点以及用以支持你的观点的论据,有可能的话,在答题时写成小论文形式,但必须有条理,每段一个内容。毕竟论文将是研究生生涯的一个重要内容,也许论文可以说是一种基本功吧;
四、关于实务部分的复习,平时要多关注时事,多看报纸,多练习,千万不要到时候笔生,不知该如何下手。(我就在这里摔倒了,希望把这个坑填了,后人不要重蹈覆辙)
希望以上的建议能对您有所帮助,最后,祝大家考研顺利!
以下插播一段广告……
现有浙江大学新闻学相关笔记欲出售,具体有以下内容:
1、朱菁 著:《电视新闻学》,浙江大学出版社
2、李良荣:《新闻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3、吴飞《媒介经营管理》课件
4、邵培仁传播学讲座总汇
5、李良荣《新闻学导论》笔记
6、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
7、邵培仁《传播学》笔记
相信以上资料会在你考研路上助你一臂之力,有意者可发邮件联系lanxue.1111@163.com,姓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