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同应对安全问题
<br>
<br> 孟祥青(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教授):和谐世界的提出对我们在新的世纪中营造有利于发展的安全环境与周边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它是对新安全观的丰富与发展。冷战后,人类所面临的各种传统安全因素和非传统安全因素的威胁相互交叉,形成了一个安全困境。\r<br>
<br> 共建和谐世界的提出对重塑我国的安全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当前在国内要建立和谐社会,这一做法向国际延伸,就是要建立一个和谐的世界。\r<br>
<br> 和谐世界的概念也进一步帮助中国在安全上融入国际安全体系。上个世纪90年代后,中国经济逐步融入世界,在安全领域开展国际合作也变得日益迫切。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和谐世界的提出,为从根本上反对“中国威胁论”提供了有力武器。\r<br>
<br> 王宝付(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副所长):2005年即将过去,从全球范围内看,今年人们所面临的非传统安全因素的威胁正在不断上升,人类对付非传统安全威胁的手段还比较有限。在处理非传统安全时,人类要树立全球视角。许多非传统安全因素已经超出了某一个或几个国家的掌控范围。今年大范围暴发的禽流感就是最好的证明。另外,由于国际社会的监督力度大,现在对许多政府来说,防治禽流感、抗震救灾等并不比打一场战争更轻松。尽管人们在应对非传统安全因素时,军事手段已经不是唯一的手段,但军事手段在应对各种危机中的地位绝对没有下降,其发生作用的方式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比如在印度洋海啸、南亚大地震中,美国军队、日本的自卫队就积极通过展开救援,为促进国家之间的关系发挥了作用。\r<br>
<br> 顾国良(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所副所长):防扩散一直是中美关系之间三大摩擦之一,但今年,防扩散却成了中美关系之间的一个亮点。美国已经逐渐认识到,要与中国加强合作,中国也认识到了与美国在防扩散问题上加强合作的意义。中美之间的分歧在于,中国强调要把防扩散和裁军联系在一起,而美国方面则在与中国合作的同时,严防中国军力的增强。\r<br>
<br> 中美在防扩散领域的合作仍然是漫长和曲折的。中美会继续合作,但美国也会不断对中国施加压力。中国要做的,应该是积极维护现有的防扩散机制,加强在防扩散领域与美国的合作。\r<br>
<b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