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今世界的大国关系
<br>
<br>作者:王蔚 论文来源:学术连线 点击数:752 更新时间:2004-11-25
<br>
<br>
<br>
<br>
<br> 当今世界国际关系的主要特征主要是以美国为中心,以美俄关系为导。对中国来讲,中美之间的关系是基础关系,是重中之重。另外要与邻近大国俄国和日本的关系。中欧关系是一种有利无害的关系。\r<br>
<br> 自从世界成为地球村以来,世界的秩序有两种基本的模式。一种叫做非均衡模式,另一种叫做均衡模式。第一种模式的特点是一国独大,其他国家要么臣服,要么附属,这就是所谓的帝国模式;第二种模式的特点是同时存在两个超级大国,两个超级大国为争夺世界霸权,各自纠和一部分国家形成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尖锐对抗,其他国家则分属两大集团,这就是所谓的均势模式。目前的世界秩序是第三种模式,即所谓的多极化模式,这种模式介乎两者之间,其特点是一极多强,即美国是惟一的超级大国,另外还有一些比较大的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比如俄罗斯、欧洲联盟、中国、日本等。从历史的发展进程看,这种模式不长久,它有两个发展方向,要么走向单极化,回到帝国统治的老路上去,要么形成对峙局面,重复过去的冷战格局。世界秩序究竟向哪个方向发展,取决于许多因素。比如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军事因素等。有时候,偶然因素会突然改变历史的方向,这种情况屡见不鲜。现在的世界正处于要么走向帝国模式,要么走向均势模式的十字路口上。
<br>
<br> 以美国为中心的大国关系\r<br>
<br> 如果我们把欧洲联盟当成一个国家看待(经济上欧盟实际上是一个国家),那么世界上有五大国家:美国、俄罗斯、欧盟、中国、日本。目前美国是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其他国家只能望其项背。无论赞成也罢,否认也罢,美国是当今世界的中心,这一点无可置疑。美国的中心地位靠以下几个方面支撑:独一无二的军事力量,四分之一的世界GDP与对外贸易额、先进的科技创新体系和技术水平,庞大的文化力量及高效运转的行政管理机构。美国除了自身庞大的实力以外,其力量还来自于另外两个方面,一是对国际机构的把持,二是传统盟国的支持。在许多国际机构中,美国的地位类似于股份公司的控股股东。这种股东地位无论在联合国,还是在其附属机构中都表现得非常清楚。
<br>
<br> 根据与美国的关系,其他四个大国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美国的战略盟友,比如欧洲与日本,另一种是美国的竞争对手,如俄国与中国。美国与欧盟的战略盟友关系靠北大西洋公约维持,这个军事组织已经存在了五十多年。当然,在这个军事同盟中,也有不和谐的时候,比如FaGuo人常常与美国人唱反调,远的如共同的防务政策,近的如今年春天的伊拉克战争。但那种窝里斗并不真正妨碍其同盟性质。FaGuo是真正反战,到现在嘴还很硬,但当战争一起,还不是让美国使用其军事基地?美欧之间真正出现对抗那是当欧盟成为一个真正的国家时(比如统一外交权与军事权)才有可能,而现在看这种可能几乎没有。现在欧欧洲人抱团的主要目的在经济贸易方面,欧洲政治家全力推动欧盟一体化的动力也在于此。在一个可预见的时间内,欧洲人不可能与美国发生真正的对抗。另一方面来讲,从文化渊源上考虑,美国人不会支持政府与欧洲作战。当然,如果美国的国家利益受到损失,这不是个主要的因素。
<br>
<br> 美国在亚洲最主要的盟国是日本。日本的重要性不仅表现在其第二位的经济实力,更重要的是日本是美国遏制俄国与中国的最重要的东方屏障。无论是中国还是俄国,对日本都不可小觑。二战以后,日本通过了和平宪法,日本通过与美国签订日美安全条约而处于美国的军事保护之下。由于美国的军事保护,日本用于军事开支的比例不超过其GNP 的1%,这使日本可以全力发展经济。其实多少年来,日本一直在为成为政治与军事大国作不懈的努力,政治方面是力图成为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军事方面是想突破和平宪法,扩大日本的军事作用。前一个方面没有多大进展,后一个方面却有大的突破。6月6日,日本参议院通过了所谓的“有事三法案”,在此之前的5月份,日本众议院已经通过了这三个法案。日本的有事法案从1963年提出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四十年,现在的通过表明日本的右翼势力已经形成比较大的气候。从长远的角度看,日本的所谓“有事三法案”对东亚的和平与安全威胁最大,这个法案遭到亚洲各国的反对是意料之中的事。这次日本通过所谓的有事三法案暗中得到美国的支持。现在朝鲜半岛局势非常紧张,美国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对付朝鲜。但这种做法是非常短视且极不负责任的,历史会证明,美国将会为自己的短视及不负责任付出代价。\r<br>
<br> 俄国与中国是美国的战略竞争对手。从世界安全的角度考虑,俄美关系是世界关系中的主导关系。经济上,俄国已经沦落得很厉害,但在军事上,俄国是惟一可以与美国进行抗衡的国家。1999年春天。俄国不顾国际协议派先头部队占领了普什那机场,国际社会普遍担心那会成为俄美两国争斗的导火索,但什么也没有发生。美国人对于俄国人的咄咄逼人采取了忍让的政策,美国人之所以忍让,是担心俄国庞大的军事力量及背后的核武库。在国际事务中,俄国人并不很在乎美国人怎么想怎么做,我们看到,在国际危机发生时许多国家寄希望俄国人出来斡旋,俄国人也乐意这样做。现在的俄国斯总统普京是个非常精明、非常现实的人,他不会与美国作无谓的对抗,他是在暗中积蓄力量。俄罗斯也许会恢复以前的霸主雄风,但这可能是个比较长的时间。\r<br>
<br> 目前的美中关系无论对世界还是对于美中两国来讲都非常重要。这种重要性由以下几个方面决定:一、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的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中关系是北南关系的缩影;二、中国美国分属东方与西方,中美两个大国雄霸一方,自成一统;三、美中还是两种文明的代表,美国代表的是西方的文明,而中国代表的是东方的文明。这两种文明的竞争与融合是目前世界发展的主要动力,美中关系代表了世界未来的关系走向。\r<br>
<br> 以上讨论的是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大国之间的关系。这应当算是一种垂直的关系。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平行的关系。如俄欧关系,俄日关系、欧日关系等。俄欧关系的最大障碍是北约东扩及欧盟扩大,由于国力的日渐衰微,俄国对此已经无能为力。至于俄日关系,北方领土问题是日本人心中永远的痛,这个问题不解决,俄日两国定会磨擦不断,矛盾丛生;欧日关系纯粹是一种经济的竞合关系,双方虽然会在经济方面展开激烈的竞争,但在国际安全方面却保持着密切的合作。
<br>
<br> 中国与各大国的关系\r<br>
<br> 中国与各大国的关系具体来讲是中美关系、中日关系、中俄关系、中欧关系。中国与各大国的关系不是保持等距离关系,而是有重点、有层次、有差异。我们现在就来讨论这种重点、层次与差异。\r<br>
<br> 中美关系是中国外交关系中的基础关系。除了一些最重要的客观因素以外,这种定位还与中国在未来的20年的发展战略有关。**十六大已经明确提出在未来的20年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具备两个基本的条件:国内安定与国际和平。由于中国法制的建立与健全,共产党执政地位空前稳固,中国民众中的求稳思想,中国国内保持长期稳定是完全可能做到的,但保持国际和平,有一个稳定的国际环境却不是自己说了算的事。当今世界中,美国是惟一的超级大国,与美国处理好关系便成为中国的头等大事。中美之间还有个台湾问题,美国对台湾的态度直接影响到中国的国家安全。就中国大陆、台湾与美国三方来说,维持现状可能最好。中国不能容忍台湾独立,也不允许台湾独立,这是中国处理台湾问题的政策底线。这一点,无论是美国政府还是台湾当局都很清楚。美国虽然会不断在台湾问题上给中国制造麻烦,但绝不会因为台湾问题与中国大大陆闹翻,美国不会因小失大。中国只有处理好了中美关系才有可能处理好中欧关系、中日关系。这种体会中国在加入WTO 的过程中体会最深。现在美国已经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外贸伙伴。中国的许多产品都是以美国为最终消费地的,中国经济已经很难与美国经济割舍。\r<br>
<br> 中俄关系的极端重要性从胡Jintao就任国家主席首次出访的日程安排中可以看出来。胡主席就任国家主席以后出访的第一个国家就是俄罗斯,且在从FaGuo归来以后又顺访了俄国的传统盟国哈萨克与蒙古。从历史上来讲,给中国最大屈辱的两大邻国一是俄国,二是日本,而俄国由于侵占了中国的大片领土而位居首位。200多年以来,俄国从中国攫取的土地达几百万平方公里,不仅如此,俄国还直接插手了蒙古的独立活动。中俄两国在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有过短暂的友好但很快交恶。中国与俄国的关系在1969年达到低谷,两国边境部队发生了正面冲突。苏联剧变后,中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俄认识到在中俄之间建立睦邻友好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以此为起点,两国之间划定边界,结束了长期以来的不信任关系。中国与俄国除了展开经贸活动以外,还在国家安全方面进行了很好的合作,并主导了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与发展。中国与俄罗斯的合作最大限度地维护欧亚大陆中东部的安全,为世界的和平与安全做出了贡献。\r<br>
<br> 中国与日本是近邻,两国之间的友好往来源渊流长。但一百多年来,两国关系由于日本奉行侵略政策且对中国进行侵略而变得极端恶劣。1972年,中日复交,两国关系正常化。从那以来,近30年来,从主体上看,中日关系还是健康发展的。目前中日关系有两个基本的问题,一是日本对于战争的态度问题,二是钓鱼岛问题。在对战争的反省问题上,日本政府一直做得不够。这一点,亚洲各国是极不满意的。中国对日本可以说是宽宏大量,1972年,中国主动提出放弃对日本的战争赔偿要求。中国之所以这样做,是从历史着眼。中日确定两国关系是世代友好关系,但愿这种关系能够健康发展。日本目前虽说经济已经持续十年低迷,但日本经济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每年的GDP 达五万亿美元,是中国的五倍多。日本是中国最重要的外贸伙伴和投资来源国。\r<br>
<br> 中欧关系非常简单,中欧关系主要表现在经济方面,可用有利无害四个字概括。中欧在国际事务中保持密切协商对于双方来讲都有好处。欧盟中有个法德轴心,无论是与FaGuo还是与德国,中国都与他们保持着比较密切的关系。相对来讲,中法关系要更好一些。四月份,在中国非典最严重的时候FaGuo总理拉法兰毅然访问了中国,且邀请中国国家主席胡Jintao访问FaGuo并出席南北领导人非正式会昭。五月底,胡主席访问了FaGuo,这是胡主席就任国家主席以来的首次出访。最引人注目的是这次伊拉克战争中中法德俄的合作,虽然中法德俄四个国家没能阻止战争的最终爆发,但四国之间的合作却逼迫美国人投鼠忌器,在战争结束后很快又回到联合国的框架之内。中俄法德之所以在世界上联手行动,主要是为了遏止美国的单边主义,防止美国成为世界新的霸主。毕竟,对这些大国来讲,多极化比单极化更有利。\r<br>
<br> 2003.6.16
<br>
<br> (本文作者为山东财政学院教授)\r<br>
<br>
<br>
<b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