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52|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际关系学者要走出象牙塔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1-13 12:55: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国际关系学者要走出象牙塔
<br>
<br>沈丁立
<br>
<br>  2005年11月09日
<br>
<br>
<br>  最新一期美国《外交政策》公布了对全美1157所高校国际关系学者的一次最新调查,显示大多美国高校国际关系学者都不把自己关闭在大学的“象牙塔”里,而是广泛地向各界提供咨询:有25%的学者为美国政府提供咨询服务,15%的学者为非政府组织提供咨询,14%的学者担任智库顾问,11%的学者为私营部门服务,另有9%的学者在国际组织中担任一定的工作。他们的研究课题45%与政策有关,即将他们研究的阳春白雪转为现实世界的“生产力”。\r<br>
<br>  诚然,我们不应也不必言必称美国,但这个现象给我们的启示却是深刻的。\r<br>
<br>  任何知识都来自生活,来自实践。自然科学、人文科学是如此,社会科学更是直接地同社会实践相结合。无论是政治学、法学、经济学,还是社会学、国际关系,其内容都来源于现实社会,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其发现的规律必定要返回现实,或被接受,或被质疑补充,或被驳斥推翻。这样,理论与实践息息相依,无限循环,深化完善。\r<br>
<br>  就国际关系学而言,它的最根本目的是从人类社会的历史中寻出和平、战争以及发展的普适原理,从而与其他学科相结合,透彻了解人性和国家性,帮助人类处理好国家间关系,把握住世界发展趋势,并做出大致预期。\r<br>
<br>  国际关系学者的任务是在批判性地接受现有国家关系理论的基础上,在力图对历史进行新的总结的基础上,在理解归纳当今极其丰富的国际关系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新的创造性见解,以对国家间行为给以解读,给出尽可能符合规律性的预判,通过外交,提高本民族的生活和安全质量,并促进国家间关系的和谐。\r<br>
<br>  环顾我国的国际关系研究,在各地高校加中央与地方的社科系统以及各级智库中,专职研究队伍足足几千人。不可否认,半个多世纪来,我国国际关系学者呕心沥血,为国家的外交理论和对外关系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帮助推进了我国的国际利益。但至今我国学者没有产生能够指导我国外交实践的重大理论,没有产生几部在世界范围赢得普遍尊重的国际关系论著,在世界级国际问题研究的学术出版物上发表作品寥若晨星,具有世界影响的国际关系学者数量与我国国际地位相比,还远远滞后。\r<br>
<br>  要提高我国国际关系的研究水平,我们必须在重视高水平理论研究的同时,鼓励我国学者积极参与国际问题的现实研究,尤其鼓励要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从事研究。我国高校中的不少国际问题学者,潜心于在象牙塔中做学问。这种研究本身无可厚非,况且我国急需高质量的理论研究。但目前多数理论研究项目,研究水平不高,理论与现实结合不够紧密,仅仅善于研究他人已提出的规律,而不善于追求他人尚未发现的规律,更谈不上以独立学术立场与人格提出非主流观点了。\r<br>
<br>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经济高速发展、国家利益逐步扩展的过程中,我国也要召唤我们的学者更多地走出象牙塔,积极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未来精英,这不仅可以提高涉及国际问题的分析能力,也可以为我国实现国家利益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撑和谋略支持。▲
<br>
<br>  (作者是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
<br>
<br>
<br>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05-11-18 17:59:31 | 只看该作者
不善于追求他人尚未发现的规律,更谈不上以独立学术立场与人格提出非主流观点了。
<br>
3#
发表于 2005-11-18 19:13:55 | 只看该作者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发展完善真理。
4#
发表于 2005-11-23 23:40:36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的学者很自闭,也有可能是英雄无用武之地!~~~~
<br>中国要和世界接轨,国际关系的人才不可忽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5-19 05:35 , Processed in 1.156250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