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2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现实主义的学术贡献与未来发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0-30 19:44: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国际政治研究领域,现实主义思想源远流长,冷战期间还一度成为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的理论流派。与此同时,其他流派对现实主义的批评也从未停止过,特别是冷战结束之后,
这种批评更加全面,更加猛烈,有些学者甚至认为,现实主义已经过时了,①但事实却是,
至今尚未出现一种替代性的理论,其解释范围和解释能力能够取代现实主义。现实主义依然
是理解国际政治最为重要的理论流派,批评者将矛头对准现实主义,恰恰反衬出这一研究传
统的重要性。

现实主义的主导地位源于其学术贡献,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发现了国际政治现实的本质特征及其影响,即国际体系无政府状态带给国家的不
安全感和由此导致的竞争状态。以此为基础,现实主义构建出自己的理论体系,发展出具有
较强解释能力的大理论和中层理论。更为重要的是,这一认识得到了其他流派学者广泛的接
受,只是程度上有些差异,其中接受程度较高的包括理性选择流派、新制度自由主义,另外
一些学者基本也承认无政府状态与国家间竞争的历史联系,如自由主义和温和建构主义,只
是同时坚持认为其他因素(如****制度、规范等)可以有助于国家克服竞争的动机。②

第二,率先完成了体系层次理论的构建,推进了国际政治研究的科学化进程。国际政治
主流学者一直努力将国际政治理论发展成为宏大的科学理论。1979 年,肯尼思·沃尔兹
(Kenneth Waltz)出版了《国际政治理论》,对古典现实主义做出了重大修正,在体系层次

上建立起高度简约和科学的现实主义理论,极大地推进了国际政治理论大理论的建设和科学
化的进程。自此以后,三种主流国际政治流派都坚持科学实在论,坚持经验研究,坚持在体
系层次发展国际政治的大理论,③主要原因在于沃尔兹的成功尝试,找到了构建国际政治大
理论的方向,其对国际政治理论知识的积累和发展做出了其他流派学者无法替代的重要作
用。

回顾国际政治学科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正是现实主义的上述两大贡献,激发了
学派之间的大辩论及现实主义内部的发展。由此可见,现实主义的贡献不仅体现在其具有较
强的解释能力和解释范围,更体现在它对整个学科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现实主义的未来取决于能否深化、扩展其已有的学术贡献。第一,深化无政府状态影响
的实证研究。比如,哪些因素或条件能有效地减弱不确定性的影响?如何有效地测量沃尔兹
提出的“体系压力”、判断国家受到了“体系惩罚”?是否某类国家,比如****国家,
能更有效地降低体系压力,因为近代以来两个体系霸权均是民主国家?合作失败的原因是否
源于国家追求相对利益?第二,明确现实主义体系层次理论的解释范围和相互关系。沃尔兹
的理论和米尔斯海默的理论是相互替代的,还是互补的?它们是否有着各自适用的范围?如
果有,这个范围是什么?第三,发展体系层次和单位层次变量相结合的理论。首先要回答的
问题是两者的结合是否可能?引进单位层次变量是不是现实主义理论的退化?如果不是,怎
样保证两个层次的结合能够推进理论的发展?


① Richard Lebow,“The Long Peace, the End of the Cold War and the Failure of Realism,”in Richard Lebow and
Thomas Risse-Kappen,ed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and the End of the Cold War,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5,pp.23-56;Charles Kegley, Controversie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Realism and the
Neoliberal Challenge, New York:St.Martins,1995,pp.5-8.
② Stephen Walt, “Enduring Relevance of the Realist Tradition,”in Ira Katznelson and Helen Milner,eds., Political
Science: The State of the Discipline III, New York:W.W.Norton,2002.
③ 参见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国际政治学的三种体系理论》,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 年第6
期,第5~10 页。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4 17:58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