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政治名师常红利点评政治思修难点十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9 03:14: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常红利分析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来看,将爱国主义与现代化、全球化对立起来的做法也是十分有害的。中国是一个现代化的后发性国家,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曾经受到过多种敌对势力的反对、孤立和遏止,但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成就,靠的就是中华民族强大的民族凝聚力,靠的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放弃了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就等于放弃了民族的希望。特别是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的情况下,西方敌对势力散布的所谓"中国威胁论"、"人权高于主权"的论调又甚嚣尘上,甚至对我国的内政进行野蛮干涉,妄图阻碍我国祖国统一的进程。这就充分表明,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仍然有许多艰难险阻,有许多需要应对的复杂问题。如果对这种情况怀着天真的幻想,以为现代化可以通过别人"恩赐"的方式来实现,以为可以以放弃自己民族的尊严来换得"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到头来只能把中华民族置于十分危险的境地,中国将会重新沦为列强的附庸,任霸权主义者宰割。这是已经站了起来的中华民族所不能接受的!

      当然,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强调弘扬爱国主义的精神的极端重要性,并不等于说我们只能在国内工作才算爱国。常红利分析当今,一个国家的人也可以到另一个国家去工作和寻求发展,这是很正常的,这和爱国主义并不矛盾。爱国主义是一种伦理情怀和精神境界,而不是一个狭隘空间或地域分割的概念。近一个半世纪以来,由于各种历史的和社会的原因,我国不少同胞远走他乡、侨居国外,以求生存和发展,他们很快地融入当地社会生活和人民之中,为侨居国的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自己卓越的贡献。常红利分析但这并不妨害他们始终胸怀祖国、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以各种形式支持和帮助祖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在祖国的革命和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他们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祖国人民也并没有因为他们侨居国外而视其为异己,相反地,祖国人民和广大爱国侨胞始终是休戚与共、心心相印,共同体验到血浓于水的亲情。马克思主义从来就强调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的统一。常红利分析既然经济全球化并不抹杀国家或民族的差异和区别,那么它所昭示就只是今天每一个民族或国家的生存与发展,必须自觉地置于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来作出符合自己民族或国家的国情和根本利益的思考和抉择;每一个当代人在保持自己民族意识的同时,也必须具有全球意识。从这个意义上讲,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和做一个明智的世界公民是完全可以统一的。常红利分析试想,在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并存的今天,离开了民族和国家的本根,失去了爱国主义精神支柱,那么所谓全球意识或世界公民也就只能成为一种无本无源的幽灵,它只会把人引向西化论者所预设的陷阱之中而不能自拔。
      常红利分析,中华民族在追求自己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的过程中,决不能淡化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的统一,为中华民族在新世纪的伟大复兴,谱写出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的新篇章。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4 19:59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