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4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两种均势: 理论的再思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2-2 13:59: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现实主义的批评
者指出,按照沃尔兹的说法,欧洲和日本应该在战后和
两极中较弱的苏联结盟,可事实并非如此。而且,冷战
后北约应该走向解散,而不是加强。〔20〕沃尔兹没有进一
步探讨联盟形成的均势与结构均势之间的关系,尽管
他注意到了联盟在多极系统中的平衡作用。后来的新
现这主义者如沃尔特进一步对均势问题进行了理论探
讨,提出了所谓的“威胁均势”论。也就是说,均势并不
是单单基于力量分布之上,而是基于威胁性分布之上。
因此,之所以欧日和美国结盟,是因为在他们看来,苏
联的威协更大。“威胁均势”的论述从国家的联盟方式
方面深化了新现实主义的均势理论,但这种观点无疑
抛弃了结构现实主义的规律论的核心要点,而接近于
“规则论”或“创造论”。本部分的目的就在于综合沃尔
兹和沃尔特的观点,就联盟均势与结构均势的关系提
出自己的看法。
联盟主要是指国家间由于各种各样的利益关系或
者其他关系而形成松散或紧密的力量集团。(1) 联盟
格局建立于力量分布格局(国际结构) 基础之上。在一
定的国际结构里,国家必然要向更为强大的国家学习,
并以之为外交的主要对手和朋友,尤其是在霸权存在
的情况下。霸主为了维护和巩固自己的地位,也会争
取最多的朋友(美国在冷战时期与多个独*国家关系
密切即为一证) 。即使在多极结构里,最优地位的单元
(如19 世纪末的英国) 也往往是拥有外交资源最多的
国家,因为其他国家觉得与之结盟更为安全和有利可
图(此种行为被称为同盟理论里的“见风使舵”行
为〔21〕) 。也就是说,国际结构决定一定时期外交联盟关
系的总体格局。(2) 在非平衡结构(一极结构) 里,弱势
单元往往团结起来制约优势单元。这是一条普遍规
律。例如第三世界国家往往联合反对发达国家的国际
贸易规则。就算是把目光缩小到几个主要大国的范围
里,由于这条规律导致的结果也还是存在的(这种联盟
方式实际上是一种“制衡”行为〔22〕) 。每一个大国都会
谋求相对于单极的独立。FaGuo即是较为突出的多极世
界主张者。这对矛盾规律的影响如何,关键要看弱势
国家对由于力量差距形成的威胁与现存秩序对自身的
威胁的比较认识。如果其认为保存现存秩序更有利,
它就会暂时忽视和优势单元的结构矛盾;如果其认为
现存秩序对自身不利,它就会通过种种手段来对抗系
统内的优势单元。但由于结构自我保护、自我加强功
能的作用超过了这条规律的影响,一定时期国际形势
会呈现出国际结构布局与联盟关系布局的一致。
由此,联盟均势(可以是两个联盟对峙或者一个优
势单元与一个联盟对峙) 通常基于国际结构之上。基
辛格也指出:“古典的均势概念包括为了比其他国家略
胜一筹而不断施展各种策略,这在核时代已经不现实
了。”〔23〕因此,我们现在可以解释为什么欧洲和日本不
与苏联结盟,反而与美国站在一起。两极结构已经是
一个战略均势,各国选择自己的结盟对象,要受国际结
构选择和自保功能的影响。由于美国的最优地位,力
量联盟格局的重心必然要偏向美国。欧洲和日本意识
到与美国结盟更有利于改善他们在国际权力结构中的
地位,而不是成为苏联的卫星国。意识形态和文化认
同方面的原因是存在的,它们是国家利益的一部分。
但那不是完全的原因,甚至不是主要原因。因此,这种
结盟可以纳入“见风使舵”一类。
联盟关系会深刻地制约和影响国际结构的变化。
联盟的非均势使苏联在国际权力结构中与美国相比处
于不利的地位,也极大地影响了苏联的国内发展政策
和它的市场、资源范围以及战略位置,直接导致了苏联
势力的衰弱; 从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上说,结盟实际上代
表了一种软权力。约瑟夫·奈就指出美国与英国结盟
不仅是实力的结盟,也是价值观的结盟,是“软权力行
动”。〔24〕苏联由于推行霸权主义,导致了共产主义阵营
的***,同样削弱了它在结构中的地位。随着两极结
构的走向瓦解,东欧国家普遍发生骚*,倒向西方,这
又进一步加速了两极结构的瓦解。
当然,结构均势的作用是关键的。尽管国际关系
某种程度上正朝着《权力与相互依赖》一书中所指出的
“问题的等级化正在消失”、“武力不再起主要作用”〔25〕
的方向发展,尽管综合实力不一定决定所有的规则,历
史和现实都证明,主要的权力始终握在主要国家的手
中。对于任何一个想成为霸主的大国来说,联盟只是
手段,通过联盟和模仿增强自己的实力,使不利于自己
的结构变成自己主导的结构是真正的目的。也因为
此,美妙的均势系统如“欧洲协调”等最终都会走向
崩溃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2 12:28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