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均势理论隐含的这一限制条件意味着,那种将均势及与之相关的各种命题
看作一种普遍真理的倾向是错误的,因为这种倾向没有考虑到均势理论的形成
主要是源自欧洲国家体系的历史经验,在这种体系中始终没有能够形成一种持
续的、以陆上力量为基础的霸权,而各种潜在的霸权威胁都无一例外地导致了相
应的制衡联盟的出现,均势理论固有的这一限制条件对理解当代世界政治具有
极为重要的涵义。
这种涵义之一是,当今世界没有出现一个针对美国的制衡联盟也许并不能
算是一种特殊现象,因为均势理论揭示的那种历史上欧洲各大国对各种霸权觊
觎国的制衡倾向,针对的一般都不是主要的海权国家,因此当今及未来的人们并
不是一定会看到一个针对美国的制衡联盟的形成。这种看法并不意味着绝对不
会出现一个针对主要的海权国家或全球性领导者的制衡联盟,而是意味着这种
制衡的形成并不是注定的,因为按照传统的均势理论,陆上霸权国是否构成威胁
取决于它拥有多少力量,全球霸权国是否构成威胁则往往取决于它们最终究竟
做了些什么。① 近代历史上曾经出现的(尽管非常短暂)一个针对英国的制衡联
盟,就是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由俄国主导创立的“武装中立同盟”,这一同盟不仅
包括了欧洲大陆国家,而且包括了荷兰和葡萄牙这两个英国的海上盟友。造成
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英国对北美大陆强制推行的封锁政策严重危害了包
括荷兰和葡萄牙在内的所有其他大国的利益。这段历史经验实际上说明,在当
今及未来几十年中能否最终形成一个针对美国的制衡联盟,关键就在于美国是
否持续以一种足以威胁其它大国利益的方式来行动。② 实际上,当今世界的国
际政治状况已经在某种程度上使得对美国的制衡已显得越来越有必要:首先,当
今美国具有的那种在全球范围内投送军事力量的能力,已经使英国在它的鼎盛
时期所能做到的一切都显得黯然失色,而这点也大大降低了需要对它进行制衡
的门槛;其次,美国在2003年发动的针对伊拉克的大规模武装入侵实际上向世
人表明,同以往时代的那些海上强国相比,当今美国具有对其它国家的主权独立
和领土完整构成更大威胁的能力,这种威胁本身很大程度上向人们提示了应当
对美国进行某种制衡的必要性。
均势理论的限制条件对当今世界政治的第二个涵义是,鉴于美国在当今独
一无二的地理战略位置,因此任何国家(尤其是那些位于欧亚大陆的国家)如果
要针对美国采取明确的制衡行动都必须时刻警惕这种行动有可能会引起的反作
用。位于欧亚大陆的国家若是要针对在某一历史时期内占主导地位的海权国家
采取传统的制衡行动,通常都必须为这种行动的成功而进行某种形式的转型,也
就是它们必须由以往那种单一的大陆性强国转变为某种形式的陆海两栖性强
国,近代历史上的FaGuo和德国先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内为了同英国相抗衡进行
过这种形式的转型, 20世纪60年代后的苏联也曾经为了同美国在全球范围内
进行争霸而尝试过这种形式的转型。 但历史上那些位于欧亚大陆的国家试图
进行的这类转型几乎都遭到了失败,更重要的是,欧亚大陆的其他国家(尤其是
这些转型国家的邻国)不仅没有对这种转型表示过支持,反而总是同那个占主
导地位的海洋国家结成针对这些国家的制衡联盟。这种状况的根源就在于,由
于它们必须要维持一支足够庞大的陆军,因此由单一的大陆性强国转变为某种
形式的陆海两栖性强国往往使这些国家同时要面临来自陆海两方面的压力。②
在近现代历史上,占主导地位的海洋国家的霸权(首先是英国,后来是美国)一
般建立在两个基础上,即欧亚大陆的均势和全球范围的经济和海军优势,而这样
一种态势使那些占主导地位的海洋国家总能在必要时将其全球范围的势力集中
在那个主要的挑战者身上,这点也正是历史上那些占主导地位的海洋国家为什
么总是比挑战者国家(它们都是位于欧亚大陆)享有某种具有决定意义的边际
优势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英国和美国先后都将“居间制衡”(Off2Shore Balan2
cing)作为它们对欧亚大陆基本战略的主要原因。
均势理论的限制条件对当今世界政治的第三个涵义是,位于欧亚大陆的国
家如果要针对美国采取明确的制衡行动,必须时刻关注俄国的外交政策走向,因
为俄国同历史上占主导地位的海洋国家在根本战略利益上往往有着相当程度的
一致性。作为一个位于“心脏地带”的大陆强国,俄国在整个近现代历史上的地
理战略属性实际上是双重的:一方面,作为历史上占据心脏地带草原的游牧民族
的直接继承者,俄国所处的地理位置使得它能通过不断向外扩张从而使欧亚大
陆边缘地带国家不断面临其强大压力,而另一方面,只要俄国它自己不打算在欧
亚大陆的边缘地区建立某种霸权,那么它将会是保卫和平最有效的大陆根据
地。俄国的这种地理战略意义上的两重性意味着,只要俄国愿意放弃历史上
不断出现的那种建立一个欧亚帝国的梦想,那么它同那些占主导地位的海洋国
家(以前是英国、后来是美国)在根本战略利益上往往具有相当程度的一致性,
而这点同样为历史所证明,因为在近现代历史上尽管俄国同英国和美国这两个
主导性的海洋国家摩擦不断,但它们之间从来也没有发生过任何直接的冲突,倒
反而多次在针对一个其它欧亚大陆强国(即FaGuo和德国)的重大战争中结为盟
友。 历史上的俄国同占主导地位的海洋国家在根本战略利益上的一致性,很
大程度上是建立在防止其它欧亚大陆强国的崛起这一基础上的,而冷战的结束
及当今俄国的羸弱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正是恢复了俄国作为一个心脏地带的大陆
强国同占主导地位的海洋国家(即美国)在根本战略利益上的一致性,这种一致
性的核心也就是防止一个位于欧亚大陆边缘地带的强国对现存国际秩序的挑
战,因为这种挑战不仅将使美国面临巨大压力,同样也会使俄国面临类似压力,
历史上FaGuo和德国的失败不仅归功于海洋国家的抵抗,同样也是拜俄国所赐,而
这点是任何一个欧亚大陆国家都必须牢记的历史教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