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5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霸权的两种形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2-1 17:25: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近现代国际关系思想史上,由于绝大部分有关均势的文献都是由欧洲人
(尤其是英国人,后来是美国人)撰写的,因此均势理论的欧洲中心倾向并不令
人感到惊讶。均势理论的说明论据一般都来自以《威斯特伐利亚条约》为开端
的现代欧洲大国体系,虽然有些学者也曾将均势运用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
城邦体系,甚至是中国和希腊的古典文明时期,但绝大多数均势理论关注的主要
还是十八和十九世纪这段欧洲均势的黄金时期。均势理论的欧洲中心倾向与它
的大国倾向是紧密联系的,因为实际上一直到十九世纪后期为止,国际体系中的
所有大国全都是欧洲国家。
值得注意的是,均势理论对欧洲大国体系的关注,集中体现在历史上那些有
关均势的论述从来不是以抽象的词汇,而是以在欧洲国家体系中的统治地位来
界定霸权的,且它们提供的对各种霸权威胁的制衡联盟的例证,也主要来自前五
个世纪的欧洲历史。正因为如此,均势理论家谈论的总是针对查理五世和菲力
二世的哈布斯堡王朝、针对路易十四和拿破仑的FaGuo和针对威廉二世和希特勒
的德国的制衡联盟,即使是象沃尔兹这种力图以普世词汇来界定其理论的学者,
同样也是以这些制衡行动来支持他的理论的。① 在现代国际关系理论史上,有
许多理论家将英国看成是十八和十九世纪大部分时期内的霸权国家或领导者国
家,但这种看法主要是同罗伯特·吉尔平代表的“霸权稳定论”、A. F. K. 奥根
斯基首创的“权力转移论”和乔治·莫德尔斯基代表的“长周期理论”联系在一
起的,而不是同均势理论联系在一起的。对于均势理论而言,此前几个世纪的霸
权威胁主要就是来自查理五世和菲力二世的哈布斯堡王朝、路易十四和拿破仑
的FaGuo及威廉二世和希特勒的德国,而所有这些国家全都是欧洲大陆国家,且它
们历来关注的也总是欧洲大陆的国际政治状况。② 均势理论固有的这种对欧洲
大陆的关注就其实质而言意味着,这一理论揭示的那种历史上欧洲各大国对各
种霸权觊觎国的制衡倾向,针对的主要是那种以庞大的陆军力量为基础的陆上
霸权,而不是那种主要以贸易、金融和海军力量为基础的海上霸权,即恰恰正是
查理五世、菲力二世、路易十四、拿破仑、威廉二世和希特勒拥有的那种强大的陆
上军事力量对体系中其他国家构成了霸权威胁,并最终导致了此前五个世纪中
针对这些国家的制衡联盟的形成。①
在所有有关均势的实际运用中,均势理论强调的这种以陆上军事力量为基
础的霸权同诸如“霸权稳定论”、“权力转移论”和“长周期理论”关注的霸权形
成了鲜明对比,因为这些理论主要以经济实力和海军力量等方面的优势地位来
界定霸权的,而这种霸权同均势理论所说的霸权基本不属于同一类型,前者可以
更确切地被称为“领导者国家”。均势理论包涵的这一限制条件,很大程度上可
以说也正是解释了为什么十七世纪的荷兰虽然在贸易、金融和海军力量等方面
占据主导地位,但当时并没有形成一个针对荷兰的制衡联盟,却反而形成了一个
针对路易十四领导的FaGuo的制衡联盟,这是因为路易十四领导的FaGuo拥有当时
欧洲最强大的陆军力量,而这点实际上就使它成为一个对当时欧洲各主要国家
最大的军事威胁。② 同样的逻辑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即使在19世纪80年代,当
英国的综合国力达到鼎盛时也没有出现一个针对英国的制衡联盟,却反而最终
形成了一个针对德国这样一个大陆军事强国的制衡联盟;为什么20世纪40年
代的美国无论从哪一个方面看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但当时并没有形成一
个针对美国的制衡联盟,却反而最终是形成了一个针对苏联的制衡联盟。在整
个近现代历史上,均势原则实际上一直仅仅只适用于欧洲大陆,这一原则的适用
范围从未延伸到欧洲大陆外的其他地区,例如人们总是以均势来解释拿破仑战
争后的维也纳体系,但这个体系在约束FaGuo及俄国的同时,并没有限制英国在商
业、海军和殖民地等方面的优势,而这正是为什么历史上英国会成为均势原则最
有力的支持者,因为任何有关维持欧洲大陆均势的理论及实践,都有助于英国这
样的海洋国家保持其在经济和海军方面的相对安全。③
在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上,同欧洲大陆主要强国相比,像英国这样的全球性海
洋国家之所以不会对其他欧洲强国构成重大威胁,其关键就在于英国在能力和
利益两方面同欧洲大陆强国存在重大差异。④ 首先,由于历史传统和地理位置
两方面的原因,英国即使在鼎盛时期也没有维持一支强大的陆军,这使它通常没
有将自身意志强加于欧洲大陆国家(尤其是欧洲大陆强国)的能力,且它也很少
有动机这么做,因为英国作为一个全球性海洋国家一般有更多的战略选择余地,
因而它完全能够以其他方式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军事力量的有效性一般是随着
距离、尤其是水上距离的增加而发生衰减的,那种集结在一国边境或者是威胁要
集结在一国边境甚至是能够集结在一国边境的庞大陆军力量,完全能够以一种
强大的经济实力及海军力量根本无法做到的方式来威胁其它国家的主权独立和
领土完整。那些相邻的、拥有庞大陆军的强国总是以它们自身的存在而对彼此
的生存构成威胁,但是像英国这样的全球性海洋国家几乎是根本就做不到这一
点。① 其次,历史上英国总是以增强其全球范围的商业、金融和海军力量来界定
自己的利益,因而它根本就不需要对欧洲大陆国家实行政治上和军事上的有效
控制,尽管英国偶尔也能够将自身意志强加于那些弱国或其他国家之上,但它一
般以其它方式而不是以赤裸裸的军事力量来做到这点,而这就往往使那些以英
国为主要对象的制衡联盟难以形成。英国作为一个海洋国家虽然在利益上同欧
洲大陆国家存在着很大差异,但这并不意味着欧洲大陆的事态发展同英国毫无
关系,历史上的英国总是在那些针对各种实在或潜在的欧陆霸权国家的制衡联
盟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因为一旦某个国家取得大陆霸权,那么将严重威胁到英国
的根本利益,因为大陆霸权将会使这个国家有可能获得足够的资源,从而最终将
有能力动摇英国在经济实力和海军力量上的优势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2 04:45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