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社交网站已成为齐家议政的平台
(华语国际通讯社记者林诗泓2009年 1月8日华盛顿)《美国参考》特约记者Jessica Hilberman从加州奥克兰报道,每天早上,我一打开互联网浏览器,总要查看一下电子邮件、重大新闻和"脸谱网"(Facebook)。我先花几分钟和朋友们联络,然后才能定下心来工作。美国20多岁的上班族大都如此。他们通过自己喜爱的"聚友网"(MySpace)、"脸谱网"或其他社交网站,每天抽出一点时间(至少一次)跟朋友们联络。这就是所谓"网络社交"──即在互联网上与人交往和建立社交圈。
当今美国年轻人网络社交成风,他们热衷于网上联络,并利用在网上建立的关系充实自己的生活,甚至力争改变社会现状。社交网络已经成为约会交友、组织抗议、解决贫困人口就业等各种活动的平台。
根据卢比孔咨询机构(Rubicon Consulting)对网络社群和社交状况进行的一项调查,在"聚友网"和"脸谱网"这两个最大的社交网站的用户中,十几岁和二十几岁的青少年是所占比例最高的年龄组。迈克尔•梅斯(Michael Mace)是卢比孔博客的执笔人,他最近撰文说,社交网站对年轻网民的影响较大。梅斯根据上述调查结果指出:"互联网在网民的社交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种作用就是帮助年轻的社交族同他们认识的所有人联络交往,不论是亲戚朋友,还是同学同事。社交网站可不是父母一辈使用的旋转式名片架(Rolodex)的翻版。年轻的社交族从小就用惯了电子邮件、数字信息管理器和手机。他们不论身在何处,都会随手通过互联网、手机和 iPod Touch进行联络。他们不要你的名片,而要把你加进他们在"聚友网"上的朋友圈。
《大众机械》(Popular Mechanics)杂志的副主编塞思•波格斯(Seth Porges)指出,互联网因其便携性而更具社交功能,并为社交提供便利。波格斯说:"由于这些装置的便携性,它们确使网上社交活动越来越接近于面对面的社交活动。"
波格斯预期,随着互联网上的社会活动从台式和手提电脑转向移动装置,会有更多人采用新软件,通过在移动装置上使用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与别人联系。他认为,在两年之内将出现新的应用技术,这些"应用技术可以让人们知道他们的哪些朋友就在附近,这样他们可以相约见面……这不是取代面对面的交流,而是会促进这种交流。我不是只从我家与朋友交谈,而是能够看到谁就在我家附近走动,这样可以很方便地去跟他们相遇,一块喝杯咖啡。"
即使没有使用全球定位系统的手机,年轻的网民也有办法在任何时候让朋友们知道他们在哪里及在做什么。这叫"微信"(亦称"微型博客")。
波格斯说,微信这一新潮最明显地体现于"叽喳网"(Twitter)之类的服务项目,这种服务项目允许用户播发一、两行字的即时信息,告诉朋友们他正在做什么或打算做什么。微信并不与某一特定网站相连,而是像"叽喳网"这样的博客网站一样,允许用户通过发送短信或短消息(SMS)更新他们的博客内容,然后将这些更新的内容发送给”脸谱网”等社交网站,既是博客又是社交。波格斯说,在”脸谱网”网站,用户不断更新"状态",这也可视作一种微信,因为用户的朋友们全都得到消息说他更新了博客网。微信也可以被视作通讯录的延伸──当某人与社交网上的朋友分享有关某项活动、示*游*消息或一段录像时,这一信息可以一次又一次地在网上张帖,直到它被传递到远离信息源的地方。
法林研究所(Filene Research Institute)和美国亚洲文化学院(U.S.Asian Cultural Academy)的信用社项目(CU Tomorrow Project)发起人兼法林研究所"30岁以下30人"计划(30 Under 30)主任本•罗杰斯(Ben Rogers)最近为该组织写了一份有关信用社如何利用社交网站来接触年轻人的报告。罗杰斯说:"社交性媒体对信用社来说可能很陌生,因为信用社大都是小型和地方性金融机构,但是这种情况在慢慢改变。"通过博客等社交网络与外界沟通,并允许社交网络成员对金融产品进行评比和议论(如亚马逊网Amazon.com的顾客给产品打分一样),企业可以表明它们深谙年轻用户的网络文化。罗杰斯说,这表明,"法林研究所知道,共用和社交性媒体是年轻人互相交往的方式,明智而有诚信的公司能够与他们交流。"
罗杰斯知道他所在的机构如何实现目标。他今年29岁,已经使用社交网多年,是"脸谱网"和"叽喳网"的网友。罗杰斯说:"有一个相当活跃的信用社"叽喳"组织。大多数参加闲谈的人整天谈的都是一些更接近于随意聊天的内容,其中约占四分之一的闲谈内容与信用社或金融事件有关,其余的则是诸如今天我们去哪里、我们的孩子得了什么病、我们从耳机里收听的是什么音乐之类。这是每天浏览网站时相互交流的一种好方法。"
对于像罗杰斯这样的年轻专业人员来说,"叽喳网"提供了一种与同事、朋友和家庭联系的快速、令人满意的方式。他说:"对我们这些写博客的人来说,["叽喳网"]也是发布新帖子通知的便利途径。对于在家工作的人来说,它就像一个办公室,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富有智慧的人士,大家交换新闻并经常就政治与经济问题展开辩论。"
杰茜卡•希尔伯曼(Jessica Hilberman)是一位作家兼编辑。她的著述甚丰,涉及科学技术、健康卫生、通俗文化和市井民生等题材。她目前住在北加州。 |
|